溢脂性皮炎我们也叫做是脂溢性湿疹,溢脂性皮炎是皮肤疾病的一种,溢脂性皮炎的出现给患者的皮肤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但是溢脂性皮炎的治疗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对于溢脂性皮炎的预防,一旦发现了溢脂性皮炎的症状,一定要积极的去治疗才行。那么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脂溢性皮炎怎么引起的
一、护理不当、滥用护肤品:这样会使人体的皮肤本身水油机能出现一些不平衡,促使皮肤水油代谢出现紊乱,引发溢脂性皮炎的出现。
二、痤疮没及时得到根治:青春期寻如果患上了痤疮或成人痘没有彻底根治,或者是治疗不当的话,也同样会引发脂溢性皮炎的发病。
三、性腺分泌出现严重的紊乱:大量的研究都发现,溢脂性皮炎的形成与性腺分泌紊乱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由于雄激素分泌亢进所引发的。
四、在饮食上太过肥甘油腻:在生活中如果过多的食用一些糖类食物、含脂肪量比较多的食物,或者是经常性的饮酒、食用过多的辛辣油腻食物的话,就会导致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出现失调,溢脂性皮炎随之也就会产生。
五、治疗或者是用药不当:该因素也被认为是引发溢脂性皮炎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
六、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物理、化学刺激,长期的使用一些碱性洗涤用品等,均能够加重脂溢性皮炎的发作。另外,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以及细菌感染等也会引发脂溢性皮炎的发病。
查看详情>>2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
溢脂性皮炎的治疗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我们既可以采用一般的处理方法,也可以采用外用药来治疗溢脂性皮炎,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内用药来治疗溢脂性皮炎。
婴儿脂溢性皮炎通常有自愈倾向,成年人脂溢性皮炎则常为慢性复发性过程,通常需要长期反复医治。
1.一般处理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2.外用药
(1)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炎症较重的皮损,可外涂中效或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疗效好,但不宜久用,尤其是在面部。低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制剂作用较弱,适用于婴幼儿。
(2)抗菌药 外涂2%红霉素软膏或凝胶、5%甲硝唑霜或含1%氯霉素和0.1%地塞米松的霜剂。
(3)硫化硒洗剂 具有杀真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还可减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
(4)巯氧吡啶锌洗剂
巯氧吡啶锌洗头剂的浓度为1%~2%。除外用于头皮外,还可用于其他部位,如面部、眉弓部和躯干部。不用于睑缘,以免刺激眼睛。把该药涂于患处,停1~2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每日外涂1~2次,当症状已获控制,改为每日1次即可,但必须坚持下去,以免复发。该洗头剂对表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并能抑制卵圆糠秕孢子菌生长。
(5)抗真菌制剂
抗真菌制剂特别是咪唑类的药物有较好的疗效。通常使用含酮康唑(2%)、伊曲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奥昔康唑、异康唑或环吡司胺的洗发剂或霜剂及特比萘芬(1%)制剂。抗真菌制剂除抗真菌外,还有抗炎、抗菌和抑制细胞壁脂质形成等多种作用。
(6)硫磺和(或)水杨酸洗剂及其他
硫磺和(或)水杨酸具有抑菌、除屑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比不上巯氧吡啶锌和硫化硒,且刺激性大。煤焦油制剂有抗炎、抗菌和抗核分裂作用,但有色、有臭味和有刺激性,故通常仅用于头皮。
3.内用药
(1)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治疗于皮损面积大而炎症重的病例,疗程通常限于7~10天,不宜过长。
(2)雷公藤多苷 适用于炎症明显、范围较大的患者。若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则效果更佳。
(3)抗生素
炎症较重的脂溢性皮炎病灶内往往合并有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时甚至出现脓疱和颈淋巴结增大。适当应用抗生素有好处,如四环素或红霉素。
(4)B族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复合维生素B,长期内服,对本病可能有一定好处。
3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一、头部损害:病情不是很严重时只是出现轻度的潮红斑片,上面覆盖了一些白色的鳞屑,同时患者还会感觉有些瘙痒,随着皮疹的不断扩散,病情也会逐渐加重,严重后会有臭味出现,甚至会侵犯到患者的整个头部,头发也会跟着脱落,尤其是头顶部的症状最为明显。
二、面部损害:当疾病出现在面部时会有淡红色的斑点,最常见的部位是鼻翼、鼻唇沟和眉弓,斑点上面会有黄色的鳞屑,看起来还有些油腻,面部看起来有些油光。
三、皱襞部损害:最为常见的就是腋窝和乳房下出现了皮疹,边界看起来非常清楚,这些部位的鳞屑较少,但慢慢的会出现糜烂的现象,耳朵后面的皮疹会结痂、皲裂。
四、躯干部损害:主要是发生在患者的上胸部和肩胛部,表现为淡红色的斑,但有些患者是圆形的,有些患者的根本不成形,严重的患者会发展到全身,明显会有脱屑的现象。
五、婴儿脂溢性皮炎:通常婴儿出生后一到三个月才可能会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整个头皮出现了黄褐色痂屑,患儿会感觉有些痒,经过治疗后三四个星期就会完全康复,如果不能完全治愈就会并发异味性皮炎。
查看详情>>4脂溢性皮炎护理
专业护理
1、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睡眠。
2、药物内服治疗。可用维生素B6、B2或复合维生素B,烟酰胺等。瘙痒剧烈可用止痒镇静剂如抗组胺药,炎症明显或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四环素或红霉素。
3、外用疗法以去脂、杀菌、消炎、止痒为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有脂平消、脂溢康、硫磺、雷锁辛、煤焦油、水杨酸、硫化硒、咪唑类等,可按不同部位不同发病情况选用不同剂型。
日常护理
1、注意饮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止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3、需耐心坚持治疗,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5脂溢性皮炎诊断鉴别
诊断
脂溢性皮炎临床上变化多端,有的进展缓慢,反复发作,有的可局限于头部,有的分布于其他部位或全身,由于瘙痒,搔抓可造成红皮病,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等,亦有处理不当而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样变。
在皮脂溢出区出现油腻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自觉瘙痒,慢性经过,诊断较易。
中医病机及辨证:中医认为该病为先天禀赋异常或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蕴,兼感风邪,郁于肌肤,湿热上蒸(油性脂溢)所致,或饮食不节,导致气血亏少,血虚而燥,肌肤失养(干性脂溢)而成。
鉴别诊断
1、头面部银屑病损害分散成片状,境界分明,鳞屑很厚,触之高低不平,头发不脱落,短发聚集而成束状,重者损害可连成大片,扩展至前发际处,侵及前额数厘米,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即将鳞屑刮除,其下为一红色发亮的薄膜)及出血现象(即轻刮薄膜可出现散在小出血点),薄膜现象和出血现象是银屑病损害的重要特征。
2、玫瑰糠疹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呈椭圆形斑疹,中央略带黄色,边缘微高隆起,呈淡红色,上附白色糠秕样鳞屑,初起为单个损害,称为母斑;母斑渐大,直径可达2~5cm或更大,有时可有2~3个母斑同时出现,1~2月后陆续出现较小的红斑,发生于躯干处,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复发。
3、体癣损害边缘隆起而狭窄,境界清楚,有中央痊愈向周围扩展的环状损害,瘙痒明显,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癣的病史。
4、红斑性天疱疮主要分布于面,颈,胸背正中部,开始在面部有对称形红斑,上覆鳞屑及结痂,颈后及胸背部红斑基础上有水疱出现,破裂后形成痂皮,尼氏征阳性,(即在疱顶施加压力,即可见疱液向周围表皮内渗透;牵拉疱壁之残壁,引起周围表皮进一步剥脱;更为重要的是外观正常的皮肤也一擦即破)。
5、酒渣样皮炎不累及头皮部位,眉毛及鼻唇沟不是好发部位,多有长期外涂激素制剂的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