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危险性比较高,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毒的现象,必须及时的将患者移到痛风良好的位置,保持呼吸顺畅,严重者要尽快采取高压氧治疗,及时送医是关键。怎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一氧化碳(即煤气)中毒(carbonmonoxide poisoning)大多由于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或因大风吹进烟囱,使煤气逆流入室,或因居室无通气设备所致冶炼车间通风不好,发动机废气和火药爆炸都含大量一氧化碳。
据测试,汽车运行时,发动机转速在每分钟1500~3000转时,所排出的废气中是不会有过量的一氧化碳的;但是,当发动机在怠速空转时,因为燃烧不充分,往往会产生含大量一氧化碳的废气;在运行中,油门过大,转速超过每分钟3000转时,油与空气之比超过了正常的1:12.5,油多空气少,也会出现含一氧化碳极浓的废气。
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矿井打眼放炮产生的炮烟及煤矿瓦斯爆炸时均有大量一氧化碳产生。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醇、丙酮等都要接触一氧化碳。零散中毒病例多系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全而发生。亦有城市居民因煤气管道泄漏而致中毒。一氧化碳是含碳酸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车辆启动就开空调,也容易导致一氧化碳升高中毒。空调车为节约能源,门窗大多气密良好,车内外的空气难以进行对流。只有在车子开动后,空气通过空调设备才产生对流。所以,如果车子停驶时,仍开放空调,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便可能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之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氧气逐渐减少,乘员便会不知不觉中毒而失去知觉,严重时会丧失生命。
2怎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呢
1、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取平卧位松解衣服,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2、迅速纠正缺氧。轻中度中毒患者可采用面罩或鼻导管高流量吸氧(5~10L/min),严重中毒患者应尽快采用高压氧治疗,以提高氧分压和血氧含量,纠正组织细胞缺氧,并可促进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加速一氧化碳通透性,防治脑水肿,促使昏迷患者苏醒,加快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3、防治脑水肿。可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或地塞米松10~30mg或20%甘露醇250ml静滴,同时可输入新鲜的光量子血,此有助于改善组织的缺氧。可应用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200u,细胞色素C30mg,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4、对症治疗。有呼吸衰竭时可用呼吸兴奋药,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头部戴冰帽,体表放置冰袋,使体温保持在32℃左右,如降温过程中出现寒战或降温疗效不佳时,可用冬眠药物。频繁抽搐者首选地西泮10~20mg静注。
3一氧化碳中毒的注意事项
一.请用户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不要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等已淘汰的产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目前还在使用此类的用户,应立即更换,避免用气事故的发生。
二.用户在使用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使用时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操作,切记长时间连续使用。
三.做好冬季室内的通风。冬季较为寒冷,保暖密封条件较好的用户,尤应注意在使用燃气时先将厨房门窗、排风扇打开,使空气得到流通。如果通风不足,燃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造人窒息,危及人的生命。
四、用户不得私自安装、改装、迁移燃气设施设备,用户不要自行安装、修理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
五.燃气用户应配合燃气供应单位做好安全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燃气供应单位或者政府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4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表现
一、概述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monoxidepoisoning),亦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二、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3、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4、后遗症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
三、诊断要点
1、中毒史有发生中毒的环境和条件。
2、中毒发现。
3、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液碳氧血红蛋白(hbco)阳性。
四、治疗决策与常规处方
1、改善组织缺氧,保护重要器官 (1)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冬季应注意保暖。 (2)吸氧: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有条件者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佳。鼻导管吸氧的氧流量为8-10l/min。 (3)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可用细胞色素c30mg静脉滴注(用前做皮肤试验),或将三磷腺苷20mg、辅酶i(辅酶a)50u、普通胰岛素4u加入2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 (4)有脑血管痉挛、震颤性麻痹者,可用阿托品或654-2静脉注射。
2、防治脑水肿应用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脉滴注、或并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脑水肿多出现在中毒后2-4h。
3、纠正呼吸障碍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等。重症缺氧、深昏迷24h以上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停止者立即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使用人工呼吸器。
4、纠正低血压发现休克征象者立即抗休克治疗。
5、对症处理惊厥者应用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镇静。震颤性麻痹服苯海索(安坦)2-4mg、3/d。瘫痪者肌注氢溴酸加兰他敏2.5-5mg,口服维生素b族和地巴唑,配合新针、按摩疗法。
6、预防感染对长期昏迷者给抗生素治疗。
7、其他治疗如高压氧疗法,放血疗法等。
五、综合医嘱
1、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卫生宣传,对取暖用的煤炉要装好烟囱,并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 2、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煤气发生炉和管道要经常检修以防漏气,产生一氧化碳的工作场地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并须加强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的监测。 3、加强个人防护,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环境工作时,要戴好特制的一氧化碳防毒面具,两人同时工作,以便监护和互助。
5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病人有哪些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末经治疗或末经及时彻底地治疗,易发生迟发性脑病。
(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者,尤其是昏迷时间持续2~3天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危险性高。
(3)急性中毒昏迷清醒后头晕与乏力症状持续的时间越长,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危险性越大。
(4)中毒者的年龄越大(40岁以上),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危险性越大。有人统计年龄在40岁以上者为26.7%,40岁以下者为5.30%。
(5)以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较无高血压病史的中毒者易发生迟发性脑病。有人统计有高血压病史病人发病率为42.86%,无高血压病史患者发病率为10.87%。
(6)脑力劳动者中毒后较体力劳动者更易发生迟发性脑病。据统计发病率分别为25.49%和9.15%。
(7)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昏迷清醒后,遭受不良精神刺激,易诱发迟发性脑病。如家庭纠纷、失恋、中毒事故中有病人的亲属同时中毒或中毒死亡等。
(8)在假愈期中过度疲劳或患其他疾病,如腹泻、上感、肺部感染等。
(9)神志恢复后,2~3周内脑电图持续异常者。
温馨提示:
冬天如果生炉子的话,要常通风,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管道漏气。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