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这个疾病带有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患者会感觉尿道有明显的疼痛感。治疗尿路感染的时候,患者需要注意自己的卫生情况,不然容易引起疾病复发。憋尿尿路感染怎么办?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防治小儿尿路感染的措施
1、从孕早期就开始预防
孕妈咪在怀孕早期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身心健康,让胎儿的泌尿器官健康发育。如果在孕期出现羊水较少的现象时,应该警惕胎儿肾脏发育出现异常,及早做B超确定诊断,以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
2、宝宝出生后合理喂养
宝宝的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一般在1岁至1岁半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3个月以内的宝宝,食物中最好不要加盐。3个月以后可以吃稍稍带一点点咸味的食物,6个月以上逐渐增加一点点盐,但每天不能超过1克,以免损害肾脏功能。
3、腹泻时恰当进行补液
腹泻是3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病,发病时容易身体脱水,需要积极进行补液。但补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行,既要避免身体脱水,又要避免补液过度引起水肿,对尿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诱发尿路感染。
4、不明原因的发烧应及早去就医
泌尿器官先天畸形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矫治,可减少对宝贝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当宝宝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时,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尿路先天畸形,及早去医院做尿液常规检查。
5、注意会阴护理以免尿路感染
宝宝的尿路容易感染,妈咪要做好护理,特别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对于周岁的宝宝,除了要勤洗勤换尿裤、尿布,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清洗宝宝的小屁屁外,还应注意清洗方法,即由前向后清洗外阴,然后再清洗肛门,女婴更应注意这一点。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也应每天清洗外阴。提醒一点,给男孩清洗外阴时,一定要扒开阴茎包皮,把隐藏在里面的污垢洗净。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尽早穿封裆裤。
2憋尿尿路感染怎么办
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反复感染。
二、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抵抗力。
三、要多喝水,每天在1500―2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既可以冲洗和清洁尿道,又能将药物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降低药物的毒性。
四、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控制炎症,帮助泌尿道上皮细胞的修复。还应多吃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荠菜、马兰头、冬瓜等。
五、忌食韭菜、葱、蒜、胡椒、生姜等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忌食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以及油腻的食物,以免炎症加剧。
六、忌烟酒的刺激。
七、患病期间尽量避免房事,以减少泌尿生殖道充血,引发相互感染。
3憋尿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老年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从而导致平时膀胱内的残余尿量增加。它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夜尿次数增多和尿少等。如果老年人经常憋尿,往往会使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从而加重排尿障碍。
其次,经常可以见到有些憋尿的男性老年人出现“漏尿”,张力性尿失禁是其中原因之一。打个比方,老年人的前列腺就好比是水袋的出口,而前列腺肥大往往使出口狭窄,憋尿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当水袋里的水过满,而又不及时打开出口放水,如果我们这时挤压水袋,水就会从出口周围的缝隙溢出。男性老年人常常有不问程度的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以及前列腺增生等,当咳嗽、打喷嚏时使腹内压增高,相当于我们用力挤压水袋,就会导致张力性尿失禁,从而产生 “漏尿”。
再次,憋尿还可引起疝气。疝气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小肠气”。前不久,64岁的王大爷来看病,他在退休之前,身体一直没有什么大毛病。自从退休之后,到一个单位当门卫,工作两年后,开始发现右侧阴囊肿大,并逐渐加重,在站立 和劳累之后尤为明显,而躺下休息后,阴囊可以缩小,这病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不得不来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他患的是腹股沟斜疝,我经过详细地询问病史,了解到由于大门值班室离厕所很远,而门卫的工作性质又不允许他长时间离开岗位,所以他就逐渐养成了憋尿的习惯。再加上他为了提神,每天都要喝很多茶。这样一来,尿液的生成增多,而又不及时排出体外,就导致膀胱内压力不断升高,腹腔内压力也随之不断升高。长期下去,最终导致腹股沟斜疝的发生。
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神经反应逐渐迟钝,对膀胱内压力升高的感觉也迟钝。同时老年人的肌肉弹性减弱,膀胱平滑肌纤维容易断裂,充盈的膀胱,如果这时再加上外力打击就更容易破裂。前面所讲的李大爷,由于不想因为“撒泡尿”而霉了打麻将的“手气”,长时间地强行憋尿使膀胱内的尿液不断增加,膀胱内的压力也不断升高,最后超过了膀胱平滑肌所能耐受的程度而导致膀胱破裂。由于膀胱破裂后尿液外渗可引起腹膜炎,所以,出现了腹部剧痛,甚至出现休克而危及生命。
此外,憋尿还可引起其他多种疾病,如膀胱炎、膀胱结石、输尿管返流(是指由于膀胱内压力升高,尿液顺输尿管逆流而上)造成的尿路持久性或反复发作性感 染等。这不仅仅是针对老年人,年轻人也不例外。如果年轻人长期憋尿的话,同样也可能会诱发上述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曾见过一些出租车司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不敢大量饮水,同时由于经常长时间憋尿,导致反复的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结石的产生。
4尿路感染的病因
大肠埃希杆菌(95%):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
白色念珠菌(3%):
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其他病菌(2%):
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
发病机制
1、细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播散至尿道。
2、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
3、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5尿路感染的检查
当患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确诊为尿感:
1、典型尿路感染症状+脓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尿亚硝酸盐实验阳性。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10个/HP。
3、有尿路感染症状者+正规清晨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 /ml,且连续两次尿细菌计数≥105/ml,两次的细菌及亚型相同者。
4、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
5、典型尿路感染症状,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细菌>1个/油镜视野。
慢性肾盂肾炎:X线静脉肾盂造影(IVP)见到局灶、粗糙的皮质癫痕,伴有附属的肾乳头收缩的扩张和变钝等征象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