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疾病现在是一种发病几率很高的疾病,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要认真的面对这个疾病,也要从生活中来做好相应的改善和护理,避免疾病一天天的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很多患上心力衰竭的人总是埋怨这里不适那里不适的,而防止这个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目录
1干咳或许是左心衰征兆
78岁的朱老先生患冠心病多年,平时用药物维持,病情稳定。近一周来,他总是无缘无故地咳嗽,没有痰,也不发热。晚上睡觉时,咳嗽症状会明显加重,他必须坐起来,才感觉好受一些。起初,朱老先生以为咳嗽是感冒所致,便吃了些消炎药。不料几天以后,他的咳嗽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晚上一躺下来就咳嗽,只能坐着。家人很着急,连忙陪老人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诊断朱老先生患了左心衰,经抗心衰治疗后,咳嗽便缓解了。
心脏病也会引起咳嗽
心衰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左心衰早期主要表现为频繁咳嗽(多为干咳)、胸闷、气短,活动后尤其明显,这种咳嗽在临床上被称为“心源性咳嗽”。
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患有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故当左心衰以呼吸道症状(心源性咳嗽)为主要表现时,常被误认为是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
心源性咳嗽与体位关系密切,卧位时症状加重,坐位时症状减轻,且常在夜间发作。除合并感染外,心源性咳嗽一般无发热或脓痰,抗生素疗效不明显。
7大特征帮助识别心衰
1.稍活动或劳动,即感心慌、胸闷、气促。
2.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若无肾脏疾患,多提示心脏功能已处于失代偿状态。
3.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呼吸急促或喘息,坐起来后症状很快消失。
4.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后即感到胸闷气短,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才舒适。出现这些症状时,说明心衰症状已进一步加重。
5.咳嗽、咯少量白痰。当发生急性左心衰时,主要表现为咯大量白色泡沫或洗肉水样痰,并伴有口唇或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喘息等。
6.心衰发生以后,因大脑供血不足,不少老年病人会出现精神症状,如心情烦躁、焦虑、恐惧、嗜睡等。
7.当病人发生右心衰或全心(左、右心功能不全)衰时,因全身静脉回流不畅,会出现颈部血管(静脉)明显充盈或怒张、肝脾肿大、下肢或全身水肿等静脉淤血症状。此时,病人可能感觉不适症状较以前有所好转,但实际上却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左心衰急救策略:
当病人发生急性左心衰时,家属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可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减轻心衰症状:1.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缓解呼吸困难;2.若家里配备氧气,可立即给病人吸氧;3.让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4.若病人有焦虑或烦躁症状,应给予适当安慰。若有可能,可给予少量镇静剂。
左心衰的症状和容易和呼吸道疾病混淆,老人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2如何防止心力衰竭呢
及时治疗疾病
及时治疗各种心脏病的原发疾病,如脚气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风湿病、动脉硬化等。
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疾病
如心痛、胸痹、肺胀、心悸、怔忡、眩晕等,以防止心衰的发生,一旦发病,应积极抢救,及时治疗。
以上内容中我们介绍了关于如何来预防这个心力衰竭疾病的各种方法,大家在做预防的时候一定要先护理好自己各方面的饮食生活,从中来改善,有不要有暴饮暴食的习惯,这样如果造成身体肥胖的话就很容易患上这个心力衰竭疾病,吃的食物必须要降低脂肪含量。
3心力衰竭的危害大吗
危害一: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可给予抗菌素。
危害二:血栓形成和栓塞: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栓子大小有密切关系。小的肺栓塞可无症状,大的肺栓塞可表现为突发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压下降,同时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衰竭加重。相应肺部呈现浊音,呼吸音降低伴有湿罗音,部分病人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巩膜可有黄染,或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起病后12-36小时或数天后在下肺野出现三角形或园形密度增深阴影。巨大的肺动脉栓塞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心原性休克和猝死。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颤动者,易发生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而引起脑、肾、四肢或肠系膜动脉栓塞。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及时翻身按摩肢体作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对有栓子脱落引起肢体动脉栓塞者,轻症者可用尿激酶或链激酶进行溶血栓治疗,肢体缺血严重者应作外科治疗。
危害三:心原性肝硬化:由于长期右心衰竭,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萎缩和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出现门脉高压,表现为大量腹水、脾脏增大和肝硬化。处理:经强心利尿等治疗,腹水仍不减退,大量腹水影响心肺功能者,可行穿刺适量放液。
危害四:电解质紊乱:常发生于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尤其多见于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后,其中低血钾和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最为多见。①低血钾症。轻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加重洋地黄毒性,必须及时补充钾盐,轻症可口服氯化钾3-6g/日,重者可用氯化钾1-1.5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给予。②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是由于大量利尿和限制钠盐摄入所引起,多发生在大量利尿之后。发病较急,出现软弱无力,肌肉抽搐,口渴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头痛、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低钠性脑病表现。患者皮肤干燥,脉细速,尿量减少,甚至血压降低。化验:血钠、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皆低,红细胞压积增高。治疗,应不限制食盐,并可用3%氯化钠液100-500ml缓慢静脉滴入。
这些就是因为心力衰竭而引发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造成心衰变得更加的严重,让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健康,而这些后遗症还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失,让身体面临一些危害当中,心衰本身就是很严重的疾病,如果这个时候还会因为心衰而引发一些后遗症的话,那么就更严重了。如果患上心衰请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检查,然后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积极的配合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必须采取长期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和诱因的治疗、调理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及改善心室功能等,达到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左室进行性扩大、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及降低死亡率等目的。对不同病人的治疗方案的制定要按心力衰竭不同的临床阶段并注意个体化。无症状者应预防疾病的进展,如控制高血压,心肌梗死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治疗症状性心力衰竭先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如早期休息、限制工作强度和时间、限钠盐,早期症状可以用ACEI,剂量逐渐增加到标准剂量。如果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持续或复发,再逐步用更严格和更强有力的治疗措施。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各位对不要让心衰的危害大吗有了一定的认知,祝您健康。
4心衰需不需要多运动
一、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益健康,过量运动则会损害健康,凡事要酌量而行。也要适当的休息,劳逸结合,但是彻底根治还是要来医院进行诊治,治疗心衰从全方面入手,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从源头上遏制病源。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进行适量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是安全而有益的。
二、心衰患者运动需要注意事项:
1、从小量活动开始:如患者开始只是在家人或医护人员陪同和监护下做些室内活动,能耐受后再移至室外,漫步的距离逐渐递增,并适当的逐渐做一些四肢及关节的活动。活动时间不宜过长。2、运动时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每天参加运动两次,一次20~30分钟,宜在饭后2~3小时或饭前1小时进行。天气炎热时,可选在早晨或晚间进行。冬天宜在有太阳时进行,总之应选择不太寒冷或不太热的温度下运动。3、勿做暴发性的运动或活动:如突然跳跃、转体、提重物、抱小孩、启酒瓶盖、抱东西等。4、运动或活动时对症状的监测:运动中若出现过度疲劳、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头痛、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时,表示心脏无法承受此运动量,应立即停止,并要充分休息,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不能缓解则应进行治疗。5、运动后的观察:通过适量的运动或活动,病人心情舒畅,感到精力较前充沛,夜间睡眠好,无其他不适症状,说明运动量适度。若出现不适症状或睡眠差,表示运动或活动量大,需要减少或调整。
三、心衰患者可以适量的做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也叫做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的好处是: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坚持3到5次。通过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心衰患者可以适量的慢跑,一定要注意强度,不可以太累。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简单轻微的运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各位对心衰患者需不需要多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5面对心力衰竭我们要如何预防
预防心力衰竭方法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心力衰竭如何护理
1、避免诱因
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所以慢性心衰患者无论何种感染,均需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有些体弱患者感染时症状不典型,体温不一定很高,仅表现为食欲不佳、倦怠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心衰发生。
2、合理休息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110次/min,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min,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3、心理护理
慢性心衰患者常年卧床,易产生“累赘”感,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患者自己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各种活动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因为过分紧张往往更易诱发急性心衰。
4、合理饮食
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消化食品),足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5、合理用药
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并应熟悉常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6、皮肤护理
慢性心衰患者常被迫采取右侧卧位,所以应加强右侧骨隆突处皮肤的护理,预防褥疮。可为患者定时按摩、翻身,护理动作应轻柔,防止皮肤擦伤。对水肿严重者的皮肤更应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