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在不停的进行代谢,势必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毒素,一般而言这些毒素会通过身体的各种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但也可能种种因素留在体内,像肠道内有毒素就是典型的例子,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教你清光肠内废物?肠道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一起来看下。
目录
1肠道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大肠积聚的食物腐败以后,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中毒,于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现象。
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人之所以会生病:一是因为长期的营养摄入不均衡,造成营养不良;二是因为毒素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受损。
毒素存留体内可导致各脏腑、组织、细胞的功能障碍,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引发多种疾病,如:便秘、座疮、头疼、失眠、体重增加、色斑等症状。更有甚者,下腹部鼓胀,,皮肤粗糙并失去光泽注意力不集中,无缘无故地抑郁。如果毒素残留在呼吸系统,使人经常感冒、咳嗽,气管过敏、哮喘。如果残留在胃肠道,就会使人有口气,偶发便秘、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若是残留在皮肤,会使皮肤出现斑点、过敏、暗疮粉刺、湿疹。残留在骨骼,则会感到腰背疼痛、关节痛。残留在大脑,使人失眠、焦虑、抑郁、容易疲倦、神经紧张。
2教你清光肠内废物
只“进粗”不喝水,便秘更严重
大便六成是水分,其他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细菌、胆色素和电解质。多吃蔬果、高纤食物,多喝水,粪便变软才好排便。因为,膳食纤维是肠内粪团的主要成分,它能增加粪团中的水分,让粪团体积扩大,刺激肠道蠕动,使排便通畅。
与此同时,你得喝足够多的水,膳食纤维才能发挥润肠的作用。不然纤维素"阻肠",会让便秘更严重。
有些人喜欢吃燥热的东西,如辣椒、咖啡,烧烤、煎炸的食物,容易“津枯藏燥”,致使大便中的水分不足,引起便秘。
重“油水” 过多过少都造成便秘
摄取肉类过多,粪便中会缺乏纤维素。因为若摄取的食物过于精细,被小肠吸收了之后,就没剩多少渣了。生活中有些人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只吃素,认为这更利于排便。这是错误的。脂肪摄入过多固然对身体有害,但摄入过少或不食用,亦不足取。
脂肪可使大便柔滑,同时因脂肪酸刺激肠道而使肠运动加快,如果在高纤维的食物中适量慑入脂肪,能改善排便情况。
中药中的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决明子这类通便材料就属于含油脂的,捣烂油脂释出再煮水喝,可缓解便秘。
饮食结构要多元化,粗细粮混合、荤素搭配,同时适当增加多脂食物(牛奶、花生、芝麻、核桃、松仁等)。早餐吃点含油脂的食物,如芝麻、坚果等,多少可帮助软便,减轻便秘困扰。
憋回“便意” 大便失水变干
大肠每天会有三四次蠕动,把废物从结肠推送到直肠。当粪便来到直肠,直肠扩张,会产生便意。如果常忍着便意不排,大便只好再退回到直肠或S形结肠,便会扰乱排便习惯。
大肠总长度约1.5米,可说和一个人一样高,负责吸收钠和水。如果大便停留在大肠太久不排出,水分会被吸光,变成颗粒状,更难排出。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特别紧张,经常忍便不排,慢慢地,大便在肠道中被吸收的水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干燥,就越来越难排了。
厕所“文化人” 大脑不指挥排便
不少人喜欢在边解便边玩手机看报纸,容易形成便秘。因为排便是大脑控制的,其过程是大脑通知中枢,中枢通知肛门排出大便。
如果排便时看报纸,大脑注意力不集中,此时中枢已通知肠道、肛门用力排便了,可大脑没空管,大便就会停留在大肠、肛门。长期如此,破坏排便反射造成便秘。
排便是有“天时”的
人类经过进化,遗留了两个排便“黄金时间”: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个是吃完早饭后的“胃-大肠反射”。
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大脑会给大肠发一个信息,使肠道蠕动,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此时,你无需太用力,大便就能顺利排出。你应该养成好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厕所蹲个5分钟,即使拉不出也要坚持下去。
早餐是一天中的最早一餐,进食后,胃会通知大肠赶快运动,造就另一个排便“天时”。
排便不仅是身体活,也是心理活
排便,表面看起来就是臀部肌肉协调地收缩。其实也有“心理戏”。很多年轻人便秘跟工作忙碌压力大,心情紧张、不放松有关,日积夜累形成习惯性便秘。
环境的改变也容易引发便秘,其本质还是由于精神紧张。例如,宝宝的生活环境改变了,比如搬家、换了一个保姆。不过,这些都是临时性的便秘。
润滑肛门可协助粪便排出
偶然的便秘、长期卧床者的便秘,别忙着吃泻药,可使用一些辅助排便措施,如开塞露、甘油栓润滑肛门,协助粪便排出。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
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些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液、容积性泄剂等,通过增加肠道内的水分缓解便秘。
番泻叶不能长期喝
刺激性泻药如大黄、番泻叶可以用于治疗急性便秘及进行肠道清洁,但不建议慢性便秘患者使用。这类药材一般起效快,对短期便秘有效,若久用,会导致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甚至变性。这样一来,即使肠道内有足够的粪便,也无法刺激肠道引起排便反应,反而加重便秘。
目前,许多品牌的常润茶、通便茶主要成分便是大黄、番泻叶等。医院经常收治到长期喝这类“保健茶”而引起结肠炎的病人。
3清洁肠道的六种食物
1.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异硫氰酸酯,不但有助于清除肠道垃圾,还能抗癌。为了最大化地保留营养,专家建议,这类蔬菜最好不要长时间烹饪,西兰花可以清炒,或焯一下凉拌。
2.洋葱。肠道中益生菌和致病菌共存,当致病菌打败益生菌时,肠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多种问题。为了给肠道内的益生菌补充养分,刺激其增长,要多吃富含低聚糖的食物,洋葱则是优质选择之一。
此外,吃洋葱还可以预防癌症、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研究发现,生吃洋葱保健效果最好,可以凉拌或加入沙拉中,吃牛羊肉等味重油腻的食物时,搭配生洋葱能解油腻。
3.大蒜。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是一种强大的抗菌物质,能活化细胞,加快肠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为了保证大蒜的保健功能,最好遵循“吃生不吃熟,吃碎不吃整”的原则,用生蒜拌凉菜、调制蒜泥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4.豆类。豆类中含有大量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减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预防便秘,降低结肠癌风险。黄豆、黑豆等豆类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是分解油脂的“高手”,能促进脂肪代谢。专家建议,谷类和大豆混着吃,其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73%,与肉相当,比单吃一种蛋白质利用率要高。
5.海带、黑木耳等菌藻类食物。它们含有大量植物胶原成分,能有效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减少便秘,清洁肠道,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好帮手。海带不论煮汤、炒或凉拌,味道都不错,烹调时放几滴醋,不但可以调味,还有益于钙的吸收。
6.全谷食物。燕麦、糙米等全谷食物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清洁肠胃、调节血糖,还能帮助肠道代谢一些致癌物质。另外,这类食物加工少,营养也更丰富,但口感却一般,因此搭配很重要。宋新建议,蒸米饭时可以加点糙米,煮大米粥、打豆浆时加一把燕麦,既能让营养升级,口感也更好。
4清理肠道饮食注重五习惯
1. 吃的情绪比吃什么重要
“想要有健康的消化道,第一要务就是将吃当作重要的事。”美国自然医学营养治疗师兼心理咨询师赖宇凡说。因为肠道布满神经,如果紧张,身体会以为你在被老虎追,从而关闭消化系统,其实你只是赶着上班而已。“一餐就足以让肠道受伤。”赖宇凡说。放松地和同事、朋友相聚,不疾不徐享受食物的色香味,就能透过感官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顺畅。
中国台湾地区美兆健康管理机构营养科主任詹恩慈也建议,时间太赶或紧张时宁可不吃,肠胃也可以因此模拟断食,而获得休息。
2. 细嚼慢咽
从小父母就教我们,细嚼慢咽让唾液分泌,混合食物再下肚,才不会带给肠胃负担,只是匆忙的我们都忘记了,常常只嚼个五、六下就咽下肚。而且,咀嚼也是给肠胃一个讯号,通知即将有食物要往下了。詹恩慈营养师建议,“至少要嚼20下才可吞下!”
3. 吃发酵食物
赖宇凡每天早餐都吃韩式泡菜或德式酸白菜等发酵食物,因为不用烹煮,又对肠胃有好处。食物透过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菌等)产生的化学变化,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都可称为发酵。发酵食物不易腐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益菌获胜。而肠道正需要益菌大军来维持正常运作。
“吃高纤食物、全麦食物当然很好,但我们往往需要好菌让肠道恢复秩序。”《新快餐》作者纽希瑙(Jill Nussinow)营养师说。韩国釜山大学研究表明,将韩式泡菜萃取物放入肠癌细胞里,可在短时间令癌细胞锐减超过七成。发酵食物除了大家熟知的酸奶、优格、泡菜之外,
还包括醋、味噌、纳豆、盐曲、酸黄瓜、臭豆腐等。虽然目前没有任何标准建议一周该吃多少发酵食物,但纽希瑙营养师认为,为了整体健康,一周最好吃个几份,一份代表1/4~半碗的德式酸白菜或1~3匙的味噌。若担心部份发酵食物高盐,可选择偏酸或低盐产品。
4. 早晨喝一杯水
“水,口渴的时候再喝就好,如果你也这样以为,那就太可惜了。”《自律神经健康人》作者小林弘幸说,他自己起床后,习惯在早餐前喝一杯水。他要求来他便秘门诊的所有病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早晨喝杯水。他解释,早晨第一杯水固然是为了补充睡眠时流失的水分,但更重要的意义是,诱发“胃结肠反应”。
因为早晨是放松的副交感神经优势切换为活动交感神经优势的时候,借着喝杯水,适度刺激副交
感神经,诱发自然的便意。“很多人根本水就喝得不够。”中国台湾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病房副主任陈建宏提醒,水喝得不够,吃再多高纤食物,也无法排出便来。
5. 多吃高纤食物
要找回洁净的肠道,需要膳食纤维这支扫把。膳食纤维也会吸附毒素,降低大肠癌发病的危险。中国台湾地区人民营养调查发现,中国台湾男性每日平均摄取13.7克、女性14克,距离理想的25~30克有段距离。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非水溶性即蔬果中一丝一丝的纤维,而水溶性即QQ滑滑的食物,如菇类、海藻类等,还有一些看起来不黏,却有丰富的果胶的食物,如苹果、燕麦、牛蒡等,也要多加摄取。
主食也要改变,膳食纤维才吃得够。例如将白米、白面改为糙米杂粮、全麦面包等。如果觉得难以吃够膳食纤维,只要一天一餐蔬食大餐(吃素),就能解决排泄问题。
5吃素对于肠道排毒来说有用吗
素食主义者认为有一种“生物体浓缩作用”,牲畜在饲养过程中会被注射荷尔蒙、抗生素等药物,如果是可以代谢,这些动物会自行代谢,假使动物代谢不掉的,这些残留的药物或毒素也会累积在人体内。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因为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一般会有更高的环境污染物浓度。
另一方面,人们吃太多动物形饮食时,会造成肠道里的菌群失衡,使肠道原生益菌消失殆尽。肠道有超过500种原生益菌,它们会分泌酵素清除细胞、化学性废物、胆汁、病毒和细菌性毒素等废物,可以说是人体的清道夫。因此,适当吃素给肠道休息时间。吃进肉类时,要同时吃进更多的青菜、水果,以补充更多的纤维质、维生素C、抗氧化物等,帮助毒素排出。平时也可以补充一些益菌,像是优酪乳、啤酒酵素、泡菜等,增加肠道的益菌,促进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