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饮食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饮食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而乱吃东西是容易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令身体受到伤害,那么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有降压功效的食物,例如香菇,木耳以,玉米和芹菜等。
目录
1高血压管理可不能随意
问题一:从来不测或很少测血压
对血压进行监测是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及时测量,医生就无法诊断,当然也很难得到有效治疗。在一些医疗比较落后的地区,有些人60岁前甚至从来没有测过血压,患病多年却浑然不知。还有些人觉得年纪大了血压增高很常见,不需要经常测量。事实上,高血压对老年人危害更大,处于老化的心脏和血管更易出现意外事件。
指导建议:应通过患者教育等方式增加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还要推广家庭血压测量知识,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更为方便、省时、易坚持。《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2~3个读数,间隔1分钟;初诊或治疗早期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测量时要注意,先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着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尽可能确保捆绑袖带的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问题二:治高血压太随意,未坚持有效管理
很多人被确诊高血压后,没有能够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高血压当成感冒,吃了几天降压药血压正常了,就认为高血压治好了,不需要再吃药了。二是虽然知道高血压要长期吃药,但总自己扛,认为“不吃药血压可以维持在比较好的状态,一吃药高血压会加重”。
指导建议: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长期服降压药,对血压进行持续有效管理。如果血压降下来马上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另外,高血压不能扛,经过严格审批上市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安全有效的,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会让高血压加重。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可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减少心梗、脑卒中、肾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
问题三:选药不合理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长期坚持服药,但吃的药物不是长效、安全性更好的药物,当出现不良反应时会自己停药。更有甚者,在降压药选择上也“跟风”,听说别人吃什么药降压效果好,便自作主张服用同样的药,或者听信广告的夸大宣传,用保健品、降压仪等替代药物治疗。
指导建议:选用降压药的原则包括降压效果好,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一天中血压忽高忽低;安全性好,长期服用肝肾毒性低;无药物相互作用,便于联合用药。
控制血压应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长效且效果平稳的降压药,如果对一种药物效果觉得不满意,患者不要自行换药,需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另外,同一种降压药对不同患者疗效不同,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不能参照他人的服药方案自行降压。
问题四:吃药不评估效果
这类患者知道治疗高血压是有必要的,也在坚持吃长效安全的降压药,但很少进行监测,也不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一种药吃到底。
指导建议:患者要提高血压管理的积极性,在服药过程中及时监测血压,尤其要注意清晨血压的测量。高血压病人坚持每天在清晨服药前测量血压,能更好掌握血压在一天中的最高值,从而预测血压是否在全天24小时内均得到平稳控制,也能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人体的血压会受生活中各种因素影响,如季节、环境等,所以不要一种药吃到底,要定期找医生咨询调整。
2高血压能吃芝麻酱吗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是清淡的,高血压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此外高血压患者可以多摄入一些含有钾元素,钙元素以及锌元素的食物,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吃芝麻酱吗?
芝麻酱是把芝麻炒熟、磨碎而制成的酱,有香味,用作调料。也叫麻酱。芝麻酱是群众非常喜爱的香味调味品之一。有白芝麻酱和黑芝麻酱两种类型。食用以白芝麻酱为佳,滋补益气的以黑芝麻酱为佳。
1. 芝麻酱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2. 芝麻酱中含钙量比蔬菜和豆类都高得多,仅次于虾皮,经常食用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大有益处(不要与菠菜等蔬菜共食,否则与蔬菜中的草酸或可溶性草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
3. 芝麻酱含铁比猪肝、鸡蛋黄都高出数倍,经常食用不仅对调整偏食厌食有积极的作用,还能纠正和预防缺铁性贫血;
4. 芝麻酱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防止头发过早变白或脱落;
5. 芝麻含有大量油脂,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6. 常吃芝麻酱能增加皮肤弹性,令肌肤柔嫩健康。
7.芝麻酱也是涮肉火锅之中的沾料之一,好的芝麻酱能起到提味的作用,这就是火锅麻酱的好处。
上文我们介绍高血压的患者要遵循一定的饮食规则才行,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有降压功效的食物,另外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是清淡的,含有钾元素,钙元素和锌元素的食物对于高血压患者也有很大的好处,上文介绍的芝麻酱含有丰富的钙,所以高血压患者是可以吃的。
3高血压能吃酸奶吗
所以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家人要懂得一些常见食物的营养知识才行,这有利于护理高血压患者。我们知道酸奶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食物,酸奶有非常齐全的功效和作用,那么酸奶对于高血压患者有用吗?
一些营养学专家发现,酸奶中含有一种“牛奶因子”,有降低人体中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酸奶中的乳酸钙极易被人体吸收。有人做过实验,每天饮720克酸奶,一周后能使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
1.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
2.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及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而防止便秘。
3.酸奶含有多种酶,促进消化吸收。
4.通过抑制腐生菌在肠道的生长,抑制了腐败所产生的毒素,使肝脏和大脑免受这些毒素的危害,防止衰老。
5.通过抑制腐生菌和某些菌在肠道的生长。从而也抑制了这些菌所产生的致癌因子,达到防癌的目的。
6.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含有大量活性菌的酸奶可以帮助改善乳糖不耐、便秘、腹泻、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症。美国农业部的人类营养学研究中心正在塔夫斯大学进行老年研究工作,研究员吉恩迈尔表示,酸奶不仅可以改善肠道环境,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无独有偶,台湾的一项研究也发现,酸奶能提高某些消炎药的治疗效果。
7.降低血压: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员艾尔瓦罗·阿良索博士介绍说,研究发现,在那些每天饮2—3份或更多酸奶的人中,高血压的发病危险比那些不喝的人降低了50%。
上文我们介绍了高血压的病人饮食不能太过于随意,因为乱吃东西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而出现高血压并发症,所以高血压的饮食还是清淡为主,上文提到的酸奶有非常多的功效和作用,酸奶不但可以预防便秘和癌症,而且也有降低血压的好处,所以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4看我如何远离高血压
核心提示:几年来的坚持不懈,让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不仅血压一直处于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而且体重也由72千克下降到了65千克左右,不胖不瘦,身轻体健,健步如飞,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几年来的坚持不懈,让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不仅血压一直处于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而且体重也由72千克下降到了65千克左右,不胖不瘦,身轻体健,健步如飞,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当我快到50岁时,经常在不经意间感到有些 头痛 、头晕、眼花,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休息一会儿或者平静呼吸几次就缓过来了。但我并没有对此放松警惕,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意识到可能是心脑血管病正在悄然找上自己。于是,我多次去医院测量血压,并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证实的确是患了 高血压 病。
不过,令我欣慰的是,我的高血压尚处于波动和早期状态,大多数时间血压在130~145/80~95毫米汞柱之间游弋, 心电图 、B超和CT检查显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无大碍。
编辑推荐:如何调节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呢?详情: 高血压患者的推荐食谱
面对这一情况,我没有急于使用降压药物,而是首先对我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省。由于工作关系,我的饮食缺乏规律性和合理性,特别是早餐得不到保证,而且平时吃得过咸、过油腻,还会经常在夜间加餐。其次,就是缺乏运动锻炼。无论上下班,还是外出办事,都有专车接送,走路很少,自己也没有系统的锻炼计划。另外,繁忙的事务也使得我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抑郁……我想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就是我离高血压病越来越近的缘故吧!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下一步怎么办。曾经是医生的我,自然知道该如何对付高血压,于是,我制定了以下对策,并付诸于实践之中。
对策一,规律饮食,吃得科学合理。从决心与高血压病抗争的那天起,已经3年多时间了,我几乎每天都要吃好早餐,一杯牛奶,几块馍片,加一个鸡蛋和一碟小菜凉拌黄瓜、豆芽或炒一盘青菜等。午餐稍微丰富一些,但也不过分油腻,晚餐仍以清淡为主,喝上一碗稀饭或玉米粥,再配些新鲜蔬菜和豆腐、黄瓜、木耳等,既可口、舒服,又利于降压和防止 便秘 。到了晚上睡前1小时左右再喝上一杯热牛奶,吃上几片水果如苹果、梨等,使得睡眠更加踏实。同时,注意在乎日里尽量不吃过咸和油腻食物,少饮酒,不吸烟。
对策二,天天运动,常年坚持不懈。为了能够增加运动,我为自己制定了少坐车、多步行和有空就参加锻炼的策略。除了特殊情况下要车接送外,大部分时间我都采取步行与挤公交车上下班的措施,这样来回至少要步行2000米以上。在给学生授课时,我总是一边讲一边走到学生身边,和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使得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即使是处理行政事务,我也是多到现场去办公,很少坐着听汇报。到了双休日,必然要出去锻炼1~2个小时,多为散步、打乒乓球,偶尔也去钓鱼或游泳。
对策三,豁达心态,保持乐观情绪。要想拥有乐观情绪,就要学会自我放松,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去攀比,不斤斤计较,不自找气受,力求保持心态平和。对此,我是颇有心得的。在高血压病找上我的第二年,一方面为了使青年干部得到提升和锻炼,另一方面也是从维护健康出发,我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退居二线。此后,我并没有受这种人事变动的影响,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同事和工作,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由于对策切实可行,加上平日服用少量改善血管和 血液 状态的药物,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丹参片及 维生素E 、 维生素C 等,在3个月后我的血压就基本降了下来,使得高血压病开始离开了我的身体。几年来的坚持不懈,让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不仅血压一直处于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而且体重也由72千克下降到了65千克左右,不胖不瘦,身轻体健,健步如飞,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更多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尽在 中国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门户
5高血压发病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血压调控机制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张或过多的体液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自动地调节身体许多功能的部分的变化来调控。
肥胖人群是高血压的多发人群,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是规避掉高血压诱因的一大关键。而高血压病人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总着急上火。另外高血压病人要注意经常测量血压,常备些降血压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