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患有痛风病症的人,尿酸值都正常,而一般的女性是要比男性要低些,这有可能是由于男性比女性所补充吃的高脂高膘的食物更多,男性也更喜欢和啤酒,这些因素都是对痛风病人尿酸高值得影响因素,那么痛风病人尿酸应该是在怎样的水平,来看看吧。
目录
1痛风一般在什么部位
1、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
2、脚趾及趾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好发的部位,其中又以脚拇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跗、踝、跟、手指关节,再次为掌指关节及腕、肘、膝关节等。较大的关节如髋、肩、骶髂、关节受累机会较少。而下颌、胸锁、脊柱、胸肋等关节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则更为少见。
3.以上内容就是痛风病常发部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现在大家该了解了痛风疾病在什么部位发作痛风的危害较多,一定要及早治疗。在生活中及时发现痛风,并到相关医院进行确诊及采取必要的治疗方法从而使痛风得到一个有效的控制。祝您身体健康。
2痛风病人尿酸应该是在怎样的水平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是由于我们人体内摄入了过多的嘌呤,导致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值过高,过多的尿酸如果没有办法排泄出去的话就会沉积在身体里面,有可能形成痛风,高尿酸值的水平不一定会引起痛风,但如果这个数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越久就越容易导致痛风的发生,只有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红肿热痛的发作的时候,就是痛风的形成了,所以痛风跟尿酸值的高低不是平行的关系,尿酸值可以一直高于正常水平不痛风发作,但一旦痛风发作就很有复发的机会。那尿酸值的高低标准是怎样的呢?
痛风是由于机体的尿酸值过高导致的,过高的尿酸值前期不一定会引起痛风,所以对于痛风来说,是没有最高值而言的,只要你的尿酸值高于正常的水平,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不要等到痛风一发作再来治疗就没那么好的逆转效果了,有什么不明确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果痛风病人尿酸值不在一个一个正常的标准值内,那么就存在高尿酸的情况,需要如何解决与治疗,尿酸偏高需要特别注意,就算不是痛风也应该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就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应当多锻炼身体,然后逐一饮食上的问题。
3六点建议提高痛风用药效果
1. 痛风的急性期和慢性期用药有别。在慢性期,一般用丙磺舒、痛风利仙等排尿酸药或降尿酸药,急性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急性发作要及时就诊,遵医嘱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2. 用排(降)酸药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一开始就大剂量使用排(降)酸药,或会引起痛风急性发作,亦或因尿酸短时排出量过大而伤害肾脏。
3. 平时不可擅自增加排(降)酸药剂量。临床发现,有些病人认为痛风发作是平时药量不够控制不好,常擅加药量以减少发作。可是,这样做反而延长了痛风发作时间或引起痛风转移性发作。
4. 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也可考虑西药和中药(如痛风舒胶囊、痛风排酸胶囊、清热利湿汤、右归丸、参苓白术散等)联合应用。有些病人经中成药治疗或中药热浴有确切疗效。
5. 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如秋水仙碱引起的腹泻会较严重,有胃肠病的病人不宜使用;还要防范秋水仙碱对肝肾的损害;此外,消炎痛等抗炎药对胃肠道刺激较大,有消化道疾病者慎用。
6. 痛风病人要禁用可影响血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噻嗪类利尿剂等。
4老年人痛风在生活中要怎样保养
1、避免受冷、过度疲劳、感染、外科手术、进餐过饱、饮酒等诱发因素。
2、控制摄入含嘌呤的食品。患者以肥胖者居多,因此必须控制饮食,降低体重。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排泄蛋白质代谢产物的负担。本病系嘌呤代谢紊乱所致,故每个患者应熟知各种食物中所含嘌呤的多少。
富含嘌呤的食物有:动物内脏、骨髓、鱼子、沙丁鱼。含嘌呤较多的食物有:贝壳类水产品、锂鱼、牛肉、羊肉、猪肉、肉汤、鸡汤、鸭、鹅、鹌鹑、小扁豆、糙谷类主食。含嘌呤较少的食物有:鸡、鳝鱼、虾、白鱼、龙须菜、菠菜、食用菌、豆类。含嘌呤极少或不含嘌呤的食物有:精粮、一般蔬菜、水果、花生米、牛奶、奶制品、蛋类。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应选基本不含嘌呤的低脂食物;慢性期和无症状期可适当地“放宽”限制。
3、脂肪具有阻碍肾脏排尿酸的作用,故应限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
4、禁酒,尤其是啤酒。有人做过试验,剧烈活动后饮一瓶啤酒,可使血中尿酸浓度成倍增高。
5、尽量多饮水。必须使每天尿量至少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利尿酸的排泄,保护肾脏。在炎热的夏季,尿量往往较少,故更应注意多饮水。
6、不要服对本病有害的药物。
5中医古法针灸助您摆脱痛风
痛风症状的早期表现
痛风这是一种关节性的恶疾,大多数患者病发于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疼痛时往往给人以痛不欲生的痛苦,急性痛风关节炎这是痛风的早期症状之一。约有半数发生于一脚掌骨关节,因此病人疼痛难当,无法穿上鞋子。
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且常伴随发烧症状,有些病人且可能出现关节肿大积水,此时可能会持续一、二天或至二周,而后会慢慢改善,这是典型的痛风的早期症状。反复发作后倾向于多关节性,发作较严重,发作期较长,且伴随着发烧。
早期通风病人血清中的尿酸浓度会增高,但并未出现临床上的关节炎症状,痛风石,或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有些男性病人会在青春期即发生此种情形,且可能与家族史,女性病人则较常在停经期才出现。
如果老年人痛风急性发作多数表现为关节炎,发图的时间半夜已经凌晨比较多见,受到连累的关键最开始会有打哆嗦的感觉,然后会开始发肿并且疼痛。老年人痛风常常受到连累的关节是踝关节以及手腕或者膝盖关节,有时候肘关节也会受到连累。
老年人痛风发生过后一般关节部位会红肿,并且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初次发作之后一般1到2个星期左右这些症状就会慢慢缓解。但是如果老年人生活中没有注意,比如说喝了大量的酒,或者是吃了含有嘌呤比较多的食物就可以导致痛风再次发作。
痛风再次发作一般是第一次发作过后6个月到两年时间左右,再次发作也可导致关节肿大,并且如果不积极治疗可以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或者导致关节畸形。另外痛风还可以表现为痛风是关节炎,这个时候受到连累的关节部位的皮肤可破溃,并且有白颜色的尿酸盐结晶排出。
临床表现:淤急性发作多在大趾的跖趾关节处,往往在夜间突然发生剧痛,关节部肿胀,常呈青红色,皮肤灼热,知觉过敏,恶寒,发热,到天明时疼痛缓解,发汗,退热。发作持续几天后,各种症状减退,关节肿胀消除。或在关节周围组织内形成结节。于慢性痛风,有的由急性转变而来;有的一开始即为慢性发作,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增多。可累及跖趾、踝、膝、指、腕、肘关节等。炎症反复发作,引起关节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使关节发生僵硬、畸形、活动受限。
病程:痛风常是间隔几周或几个月、几年又复发。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复发,此后每年发作一二次或数年发一次。偶尔终生仅发作一次者。春秋两季尤易发作。
中医古老针灸疗法助你摆脱痛风
治疗因新陈代谢机能障碍引起的痛风,全身性穴位和局部性穴位并用,兴奋法和抑制法并用。一则改善新陈代谢机能和胃肠的消化力;二则减轻局部疼痛;三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取穴:大杼、风门、胃俞、气海俞、肾俞、膀胱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曲池、新义(在桡骨粗隆与尺骨粗隆之间,肘关节折量二节,同手三里穴平高)、手三里、合谷、梁丘、血海、鹤顶、行间、内庭、三阴交、太冲、公孙、中封等。
治法:
①取患部附近穴位,用兴奋法二型的针法,如症状的发作在跖趾关节,用行间、太冲、内庭、公孙;如在踝关节,用中封、三阴交、丘墟;如在膝关节,用梁丘、血海、鹤顶、阳陵泉、足三里。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
②在患部稍远隔部位取穴,用抑制法一型手法,取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丰隆、曲池、新义、手三里、三阴交,可以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③取背部、腹部的穴位,用抑制法二型手法或温和灸、熨热灸,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和机体代谢,增强抵抗力作用,取大杼、膏肓、风池、天柱、胃俞、气海俞、肾俞、膀胱俞、大肠俞、中脘、关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