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孩子是大人的开心果,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童年,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病,由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较为多见。小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在治疗小儿肺炎的同时,也应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目录
1小儿肺炎症状
1、发热情况
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2、咳嗽和呼吸
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
3、精神状态
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2小儿肺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用于细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若效果不佳或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头孢噻肟。轻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弗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
2、对症处理
(1)吸氧有发绀者予吸氧。
(2)镇咳非那根口服或肌注。
(3)化痰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3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你知道多少
肺炎在冬季的发病率最高,几乎占全年的80~90%,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肺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家中有新生宝宝的父母要特别注意,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肺炎可能没有发烧、流鼻涕等典型症状,而只表现为吐奶,精神差等症状。因此,父母不可大意,稍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居家护理:多给宝宝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拍背的方式是竖起来抱,手空心,从下往上拍,这样能促进纤毛的运动。多吃水果、汤汁,少吃鸡蛋。饮食要清淡,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若宝宝有发烧症状,可用冷毛巾敷额头给宝宝降热,退热贴也可用;但是父母要注意,退热贴不能贴上降热了就不管了,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诊治。因为宝宝发烧很容易引起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时,宝宝会神志不清地抖动,短则十几秒,长的会有5~6分钟。
4小儿推拿治肺炎
清肺经
术者拇指蘸爽身粉,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起向指尖推100次;反之为补肺经。
推揉膻中
在胸骨上,平第四肋间隙处,相当于两乳头中间。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再用中指端揉膻中100次。
揉天突
用中指端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揉30次。
搓摩胁肋
将小儿两手放在头上,用两手掌从小儿两胁腋下至天枢(脐旁两寸)处搓摩100次。
揉肺俞穴
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处。操作时,用两拇指或示、中指端揉,揉30次。
运内八卦
用拇指在以手掌中心为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的圆圈上顺时针运100次。
清天河水
用左手握住小儿手腕,蘸取爽身粉,右中、食指螺纹面着力,沿小儿前臂正中,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5小儿肺炎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