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饮食容易带给我们健康的身体,而不好的饮食会带来疾病,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就更加关键了,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有很多的禁忌,不能随便乱吃,所以在护理高血压的病人上面我们在饮食这个环节上要多加留意,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吃虾干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高血压患者怎样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1.加醋增咸
食醋是调味品之一,在烹饪中,可起到不同的调味作用。如辣时力口点醋,可以减轻辣味;太苦时加点醋,可使苦味减轻;煮甜粥时加点醋,可使甜粥更甜。食醋还有增咸作用,即食物偏淡时加点醋,可使食物变咸。日本专家做过试验:将食盐水分为4种,①为1%浓度的食盐水100毫升;②为①类水中加4.2%浓度的谷物醋0.5毫升;③为①类水中加4.2%浓度的谷物醋1毫升;④为①类水中加4.2%浓度的谷物醋1.5毫升。让20位受试者品尝,所感受的味道结果:依次为④到①,即第④种食盐水咸味最大,第①种咸味最弱。这就证明,盐浓度相同的液体,如果力口醋,就会使人感觉较咸。所以,在烹饪中,如果适量加点醋,不仅起调味作用,而且减少了食盐的用量,这对防治高血压病十分有利。如在用醋拌黄瓜、豆芽菜、卷心菜、萝卜丝等时,少用或不用盐,吃起来仍会很香;又如糖醋里脊、糖醋鲤鱼、糖醋洋白菜及糖醋土豆丝等,调味中只要用少量盐,吃起来也仍为美味可口。
2.用香辣调味品增味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肾性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会使饭菜无味,这对食欲差的人更难以接受。此时,可用日常烹调中的香辣料调味,如芥末、咖喱粉、辣椒、胡椒、五香粉、生姜等,根据个人的口味不同,选择其中1~2种少量加入菜及汤中,可起增味作用,即使盐少加了,汤菜的味道也会较好。香辣料调味,不影响血压,除有增味作用外,还有促进胃蠕动、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的作用。
3.用稀释酱油保味减盐
酱油是烹饪中的一种重要调味品,能增进菜肴的色、香、味,有促进食欲的作用。酱油分风味型,保健型两种,其中无盐酱油虽不含盐,但仍有一定的咸味,特别适合于肾性高血压患者使用。酱油因含谷氨酸等氨基酸,故味道芳香鲜美;一般酱油,含食盐18%~20%,即5毫升酱油中含盐1克,除调味增咸外,还起到防腐作用。用酱油代替食盐加入汤、菜中,是一种减盐的好方法;如果能用稀释酱油代替盐,则更能减盐。稀释酱油,是把普通的浓酱油,用2~3倍普通凉白开水(或用无盐汤水等)稀释而成,它仍会保留酱油原来的芬芳鲜美味道。稀释酱油,可现用现配,也可每次配2~3日的用量,用完后再配。做汤、菜,做凉拌菜等,均可放入此种酱油,不需要再放盐,其味道仍鲜美可口,不愧为是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好的减盐方法。
2高血压能吃虾干吗
虾干,即虾晒成的干制品。虾干营养价值很高。检测发现,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20.6克,还含有脂肪、灰分和钙、磷、铁、维生素及核黄素等成分,肌体亦含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故它是名贵佳肴外还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骨和镇静等功能,用它可治疗手足抽搐、皮肤溃疡、水痘、筋骨疼痛,骨结核等多种疾病。
中医上认为,海虾性味甘、咸、温,具有开胃化痰、补气壮阳、益气通乳等功效,对肾虚阳痿、腰酸膝软、筋骨疼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虾干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虾干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干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虾干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
老年人常食虾干,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的饭菜里放一些虾干,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很有好处。
3中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中年人的工作、生活都比较繁忙和紧张,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或机会减少,又值容易发胖的年龄,故中年人高血压是处于该病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如下:
中年人高血压分类中,以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为主,约占中年人高血压的90%左右,而继发性高血压在5%~10%。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多见,而第一次发现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的中年人,且多数又属于第二期或接近第三期,即发现时病情就较严重。
中年人高血压,有不少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有些虽有某些症状也不引起重视,相当多的人只是在偶尔体检中才被发现。已发现高血压者,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故易贻误病情。
部分老年性高血压病,可以是青、中年高血压病的延续和发展。
目前,我国将60岁或60岁以上的人,划为老年人范畴。这部分人员所患的高血压,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故统称其为老年人高血压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高血压特殊类型的老年人高血压,多数是青年、中年期发病的继续和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病症。老年人高血压病与成人普通高血压病不同,有它自身的特点,现概要介绍如下。
患病率高 在40~4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其高血压病患病率就增加10%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病率约在2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患高血压病。
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居多 有人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或不相称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大于80毫米汞柱(>10.6千帕)。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血压者与普通型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降低,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65~69岁是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其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增高,80岁以上患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7%。
4怎样有效预防高血压呢
1、戒烟限酒:总说“感情深,一口闷”,殊不知,就在一杯杯美酒下肚的同时,你也渐渐向高血压迈近了。烟草中的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加快心率,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激素,升高血压。美国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收缩压会增高10—25毫米汞柱。
2、胸怀开阔、精神乐观: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情,就是要做到劳逸结合,同样要积极参的去参加文体活动,脑力劳动者坚持作一定的体力活动等,有利于维持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
3、不超过5克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吃盐越多的地区高血压病人越多。因此,远离高血压,首先要控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5克就已足够。减盐方法很简单,比如烹调时不加盐,起锅时再加;充分利用醋、糖、苦瓜、辣椒等自然食材调剂口感;每个月“戒盐”一天;警惕食物里的“隐形盐”等。
4、吃芹菜:芹菜饱含丁基苯酞类物质,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紧张,减少肾上腺素分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从而降低和平稳血压。将芹菜根煎服,效果更好。
5、常规检查:那么在进行体检的时候将血压列为一项常规的检查,那么像是那些有着高血压家庭的人,就要更加的重视着常规的身体检查。
6、定期健康检查:闲杂的社会也是在有着群众性的防病工作,其实要经常进行集体的定期健康检查,对有哪些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那么更要定期的进行随访观察,则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
7、运动:运动可使高血压患者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因此,除了高血压初期和轻型的患者,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运动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免自行运动不当,如用力过猛、憋气用力等,导致发生意外或并发症。
5谈谈高血压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1、用药跟着感觉走
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凭着自己的感觉来用药,感觉不舒服才会服药,一旦有好转就减量或不服降压药。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它心脑血管疾病。
2、用药断断续续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再度升高。这样不仅加重病情,还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甚至引起“高血压危象”等急症。如长期服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3、没有症状停止服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很高,却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并不表示不需要用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自己加大剂量
大剂量用药虽然可使血压下降得多一点,但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所以,对于慢性血压升高者,不必急于使其血压降至正常,应逐步使其接近正常,以免意外发生。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