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别名石木耳、岩菇、脐衣、石壁花。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具有养阴润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目录
1哪些人不宜食用石耳
一旦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就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虽然食物能让我们填饱肚子,但是食物选择不当身体也会出现不舒服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石耳。
副作用
偶见轻度头昏头痛,胃肠不适,乏力等,无须停药,可在2~3天内自行消失。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的病人不宜食用石耳。
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石耳之后,我们就能更好选择饮食了,另外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食物之间的搭配,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取到健康。
2石耳的食用处理方法
石耳干制品,用时需先用沸水,加少许盐泡发,泡软后轻轻揉搓,将细沙除净。然后磨去背面毛刺,以免口感糙涩。因其自身无显味,制作菜肴须与鲜味原料相配,或用上汤赋味。需要注意的是,石耳入馔,一定要与生姜同烹,否则有异味。
3石耳的吃法
1、石耳肉片汤
1-1、石耳提前泡发洗净。
1-2、鸡蛋打散煎成蛋皮。
1-3、再切成菱形块备用。
1-4、猪瘦肉切片加入料酒,盐,淀粉抓拌一下备用。
1-5、把石耳开水焯烫一下。
1-6、炒锅倒入橄榄油放入葱花。
1-7、再倒入肉片翻炒至变色。
1-8、冲入适量的开水。
1-9、加入石耳、蛋皮。
1-10、煮开加盐、胡椒粉调味。
1-11、淋入香油。
1-12、煮开关火。
2、石耳炖鸡汤
2-1、准备好香菇、大枣、枸杞、葱姜,盐。
2-2、石耳洗干净滤干备用。
2-3、除石耳和盐外所有原料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开大火煮。
2-4、煮开后转小火慢炖一小时左右。
2-5、用筷子戳一下鸡肉,感觉烂了就加入石耳,再煮10分钟后加入盐即可。
3、石耳土豆烧鸡块
3-1、石耳泡好洗净。
3-2、土豆切块,鸡切块抄水。
3-3、放油姜蒜大料花椒爆香。
3-4、放鸡块炒,鸡块颜色变了,放料酒,鲜贝露翻炒。
3-5、放土豆翻炒,然后放热水炖。
3-6、放石耳,炖二十分放盐调味出锅。
4、酱爆石耳
4-1、石耳泡发,洗净切细。
4-2、葱洗净切段,蒜头拍散切碎。
4-3、锅里热油,爆香蒜碎。
4-4、加入石耳大火翻炒。
4-5、调入一勺蒜蓉辣椒酱翻炒均匀。
4-6、再加入一勺酱油和适量水烧入味。
4-7、最后加入葱段搅拌均匀即可。
5、石耳沙茶双心
5-1、鸡心洗净后切十字刀口,猪心洗净后切成小厚片,再将里层残余的血块洗干净备用。
5-2、葱切段,嫩姜切片备用。
5-3、滚一锅水,先放入石耳汆烫后捞起,再滴入少许油后,放入青江菜烫熟,再捞起盛入盘中备用。
5-4、锅中倒入少许油烧热,先爆香姜和葱。
5-5、再放入猪心片和鸡心片,并加入酒、香油、酱油膏和沙茶酱拌炒均匀。
5-6、放入石耳炒至猪心和鸡心熟透。
5-7、再淋入黑醋熄火拌匀后,起锅盛在青江菜上即可完成。
4石耳的形态特征
地衣体单片型,幼小时正圆形,长大后为椭圆形或稍不规则,直径12cm上下,大者可达18cm,革质。裂片边缘浅撕裂状;上表面褐色,近光滑,局部粗糙无光泽,或局部斑点脱落而露白色髓层;下表面棕黑色至黑色,具细颗粒状突起,密生黑色粗短而具分叉的假根,中央脐部青灰色至黑色,直径5-12mm,有时自脐部向四周放射的脉络明显而突出。子囊盘少见。
5石耳的鉴别方式
性状鉴别
石耳 地衣体多干裂皱缩,呈片状,平展后完整者呈不规则圆 形,直径12cm左右,边缘有时碎裂,小穿孔较大。脐背突起。上表面灰棕色较光滑;下表面棕黑色至灰黑色,较粗糙,有由多数珊瑚状黑色假根组成的羝毡层。干时质脆,易碎。折断面可见明显的黑白二层。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为佳。
应用鉴别
石耳与木耳,地耳形态略似,功用相近。然石耳以止血为优;地耳以明目为长,木耳以养阴为佳。《粤志》曰:凡香蕈感阴湿之根而成,善发冷气,多和生姜食以良、惟石耳味甘腴,性平无毒,多食,人能润肌童颜,在木耳、地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