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排泄器官,他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也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其中肾静脉血栓都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他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同时还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疾病发展的更为严重,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肾静脉血栓怎么办。
目录
1肾静脉血栓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常伴有腹泻、脱水和/或感染。
表现为:
①起病急骤,表现为发热、寒战。
②肾脏肿大及肾区叩击痛。幼童可主诉腰部或侧腹部持续性疼痛。
③肉眼血尿。
④高血压 部分病人可有高血压。
⑤下肢水肿提示下腔静脉内也有血栓形成。
⑥少尿或无尿 若两侧肾脏同时受累,常在2、3周内因尿毒症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有蛋白尿和多数红细胞。
2)血液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高。
(2)慢性肾静脉血栓形成 见于成年人,常无明显症状。
表现为:
①下肢水肿 水肿始于下肢,渐向臀骶部及全身发展。
②腰部胀痛。
③肾脏肿大 早期肾脏轻度至中度增大,表面光滑。
④腹壁静脉曲张;左肾静脉血栓形成者司引起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⑤肺栓塞症状 血栓脱落可发生肺栓塞,表现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甚至猝死。
⑥进行性肾功损害。
⑦高血压 部分病人可出现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出现蛋白尿及间断发作性大量蛋白尿。酚红排泄试验、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血流量测定均逐渐降低。
2) 血液检查血清白蛋白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胆固醇含量升高,尿 2.X线俭查
(1)静脉尿路造影 早期可见肾影增大,患肾显影迟缓或不显影;长期阻塞时肾盂输尿管上段边缘可见多处压迹,提示已形成侧枝循环。
(2)逆行肾盂造影显示肾盏斗部伸长、肾盏距离增加;因渗间质水肿造影剂回流入肾实质,呈现云雾状影像。
(3)下腔静脉造影可见肾静脉狭窄或造影剂中断征象。
3.超声检查可探及增大的肾脏,表面光滑。
4.放射性核素肾扫描及闪烁照像 肾影增大、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
2肾静脉血栓怎么办
1.血液高凝状态
常见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有肾病综合征;婴幼儿严重脱水;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先天性血栓症如先天性抗凝血酶Ⅲ缺乏,先天性蛋白C缺乏症等;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增生症等。
2.静脉壁受损
常见引起静脉壁受损的疾病有肾细胞癌侵犯肾静脉;肾脏外伤;邻近器官组织病变压迫肾静脉,如肿大淋巴结,腹主动脉瘤等。
肾静脉血栓怎么办
1.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增加活动,必要时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注意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如四肢自主伸屈活动,或按摩腿部肌肉,4次/d,每次10min,以促进静脉回流。
2.避免血液淤滞对高危患者,包括活动减少的老年人、肥胖者、手术后或制动的患者,术毕即在双下肢套上弹性绷带或穿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回流;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
3.保护静脉血管,避免血管壁受损尤其对手术后长期输液的患者,尽量保护其静脉,特别是下肢静脉,避免在同一静脉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刺激性药物时,尽量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
4.抑制血小板凝集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减少血小板积聚。
上面就是对肾静脉血栓怎么办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现不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身体的保暖,另外在身在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3静脉血栓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PE是最常见且可预防的院内死亡病因,预防PE也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策略。大块PE发生前通常没有先兆,因此这类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住院期间因PE死亡的患者中,70-80%在死亡前根本没有考虑到PE的可能。
大多数住院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VTE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通常混和存在。例如,髋关节骨折患者通常存在年龄较大、下肢近端损伤、手术修复及术后需制动数周等危险因素,因此这类患者有发生VTE的高度危险。如同时合并肿瘤则发生VTE的危险更高。对于住院病人应常规进行VTE危险因素的评价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VTE的危险因素,见下表。
危 险 分 层
预防VTE首先应该将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并采取分组预防的策略,分层的标准主要包括:年龄、疾病性质和患者自身的因素等。
外科住院病人
影响外科手术患者发生VTE的因素主要包括为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见表-2
危险因素:VTE病史、肿瘤、凝血因子高凝状态。
合并以下危险因素如高龄、恶性肿瘤、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既往VTE史或经前径路手术时。
内科住院病人
VTE除了与手术或创伤等有关外,事实上50-70%有症状的血栓栓塞事件和70-80%致命性PE发生在非手术患者。一般内科住院患者如不预防时有低到中度发生VTE的危险,无症状DVT的发生率5-7%,且大多局限于下肢远端静脉。但某些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发生VTE的危险明显增加,包括: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级III级和IV级)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化)住院的患者,卧床并伴有一个或多个其它危险因素:活动期癌症、静脉血栓栓塞病史、脓毒症、急性神经系统疾病(中风伴下肢活动不便)以及炎性肠疾病等,许多内科患者往往有多种危险因素,也较为复杂。
除住院患者外,其他特殊情况,如长途旅行也会增加VTE的危险,飞行时间超过6小时,无论有无VTE的危险,应该注意避免下肢和腰部穿着紧身衣物,避免脱水,并且经常进行腓肠肌伸缩;有VTE危险者应该考虑分级加压袜或行程前应用一剂LMWH或磺达肝癸钠。
药 物 预 防
预防血栓策略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出血并发症的顾虑。然而,大量荟萃分析及安慰剂对照、双盲、随机临床研究已证实预防剂量的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维生素K拮抗剂(VKA)几乎不增加有临床意义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新的抗凝药物如戊糖的证据也越来越多。有很好的证据表明采取正确预防策略能够达到理想的危险/获益和费用/效益。预防血栓策略不仅能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还能降低住院总费用。
一、抗血小板药物
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或高危人群的主要血管事件非常有效。有证据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对合并VTE危险的住院患者有保护作用,但不建议单独使用阿斯匹林预防VTE,主要的原因是支持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研究规模小,设计有缺陷,结果不一致,其疗效较其他预防方法差,如肝素。
二、抗凝治疗
1.普通肝素
在静脉血栓的预防中,有大量研究证实了皮下注射普通肝素的疗效,但皮下注射普通肝素较静脉用药生物利用度减少。皮下注射低剂量的普通肝素LDVH适合中、高危的患者,如:普通外科手术、内科住院病人、妇产科和泌尿外科手术。但对于极高危的患者,不适于单独应用,如髋和膝关节置换术的预防,以及其他外科手术伴有多重危险因素的病人等。
剂量:根据患者的危险级别不同,推荐两种剂量,无需监测APTT。
中危剂量: 5000U 每天两次,皮下注射。
高危剂量: 5000U 每天三次,皮下注射。
治疗开始的时间:
内科:没有抗凝禁忌证即可开始用药。
外科:大多数预防研究术前1-2小时给予LDUH 5000U皮下注射,
术后开始用药的时间:术后12-24小时,给予5000U Bid或Tid皮下注射。
2.低分子肝素
尽管不同LMWH的药理特性有显著区别,而且每种LMWH都应被当作一种独立的药物,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LMWH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目前还没有直接比较不同LMWH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疗效的研究,不同制剂需要参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推荐。
中危剂量:LMWH≤3400U,每天一次
高危剂量:LMWH>3400U/天,每天一次
表-3 不同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的剂量
治疗开始时间:
治疗开始的时间受患者手术和出血危险的影响。要充分评估某种抗凝药物的效果、出血风险来确定开始预防的时间,麻醉方式也可能对预防药物的选择和开始时间产生影响。
1.一般普外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手术,术前1-2小时皮下注射适宜剂量的肝素,术后每日早晨皮下注射,直到患者可活动,一般需5-7天或更长。
2.创伤:对大多数中危和高危创伤患者,一旦最初的出血控制后,即可开始。早期应用LMWH预防的禁忌证包括:颅内出血、进行性出血、不能控制的出血、无法纠正的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伴可疑或已证明的脊柱周围血肿。不伴明显出血的头部损伤、内脏器官(如肺脏、肝脏、脾脏或者肾脏)的撕裂伤或挫伤、骨盆骨折后的腹膜后血肿以及完全性脊髓损伤等,在排除可能存在的进行性出血后,不是应用LMWH的禁忌证。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创伤后36小时内开始应用LMWH进行预防。
3. 矫形外科:LMWH在术前与术后应用的差别不大,这两种方式均可采用。对于择期THR患者,LMWH术前12小时或术后12-24小时开始使用,或术后4-6小时首次给予较高预防剂量的半量,次日应用较高预防剂量。
4. 髋部骨折:如果HFS未立即手术,建议术前即开始采取预防措施,给予短效抗凝剂如LDUH或LMWH,
5.对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首次应用LMWH的时间应延迟到术后12到24小时,直到经检查确认手术部位出血已基本停止。
6.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用LMWH预防,并且一旦成功进行基本的止血就应该开始应用,如果CT扫描或MRI检查提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存在脊髓周围血肿,应该延迟1-3天再开始应用LMWH。
治疗持续时间:
●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包括手术和内科住院病人,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最佳疗程没有明确。
● 总的原则:中危和高危患者用药直至患者恢复活动或出院即可。
● 极高危患者需要出院后继续应用2-4周,根据情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内科患者血栓预防的理想时限尚不清楚,有证据的给药时间一般为2周。
延长治疗:下列情况需要延长抗凝治疗:
1.普通外科手术的肿瘤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LMWH 2-3周似乎可以减少无症状DVT的发生率。
2.对接受妇科大手术的高危患者,如接受恶性肿瘤手术、年龄>60岁或既往有VTE病史等,建议出院后继续抗凝2-4周。
3.THR或HFS患者建议延长预防时间至28-35天。
矫形外科大手术的患者如有以下因素则易发生VTE,如有VTE史或肥胖、活动较少、高龄或癌症等。其它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COPD病史及女性等。出院后可选择VKA(INR目标值为 2.5,范围:2.0-3.0)代替LMWH进行预防。
4.急性脊髓损伤期后,建议在康复阶段继续用LMWH预防或改用口服全剂量VKA
4浴血栓疗法治疗脑血栓
治疗脑血栓的方法是什么?脑血栓是一种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所有脑血栓患者必须做的事情。目前在我国可以治疗脑血栓的方法非常的多,因此为了使患上脑血栓的患者早日康复,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治疗脑血栓的方式方法。
(1)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是治疗脑血栓比较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方法,治疗的实施一般要依靠扩容和血管扩张药物,这样可以改善患者脑部的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缩小血栓范围。
(2)抗凝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血栓患者,只适用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延加重病情,缩短疾病治疗时间,缓解患者病痛。治疗实施之前患者还应做脑CT检查,如果患者有其它出血倾向应暂缓治疗。
(3)浴血栓疗法
怎样治疗脑血栓比较有效呢?一般来讲不仅要选对疾病治疗方法,还要把握好方法的实施时间和用药剂量。浴血栓疗法也是脑血栓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而且这方法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4)防治脑水肿
此方法主要依靠药物,常用的有高渗液、利尿剂及自由基清除剂,其中高渗液中最为常用的是甘油和甘露醇;利尿剂有脱水、降压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功能不良的患者。自由基清除剂有促进出血的副作用,所以应慎重使用。
5血栓性静脉炎有什么护理措施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护理措施?很多患者都知道静脉炎,却不知道血栓性静脉炎是什么?其实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壁发生炎症,由于发病部位的不同,血栓性静脉炎包括深部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相对比较简单,血栓性深层静脉炎的治疗比较困难一些,系统的治疗加上良好的护理,血栓性静脉炎同样可以治愈,那么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原则是什么,下面我们跟随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血栓性静脉炎护理的整体原则:针对血管疾病因循环受损所导致的组织缺血这一共同特点,护理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循环,减少组织缺血或阻止其进一步的发展。其次是解除因缺血造成的疼痛及预防组织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的溃疡和坏疽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问题,以及对病人进行有关疾病知识和护理技术的教育和指导,可以保证所有护理措施能顺利而正确的实施和坚持,更好地达到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血栓性静脉炎的心理护理:血管疾病引起的组织缺血、缺氧而产生的疼痛是慢性的、长期的,因疼痛而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并影响睡眠,情绪也随之变得易激动或抑制、沮丧、轻生等;病情恶化,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组织坏疽需要截肢,多次住院以及日益增加的医疗费,单位家庭中的烦心事;或因淋巴水肿所致的畸形外观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打击。因此,心理护理是病人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应保持良好的精神与情绪。精神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均可造成五脏气机紊乱,气血功能失常,而加重病情。人的情绪受人的思想和情志变化的影响,心情舒畅,五脏功能正常。生理活动协调,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的康复。
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应注意保暖: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和直接接触冷物品等均可引起动脉收缩或痉挛。应保持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直接接触冷水。寒冷季节外出应注意保暖,保暖时间应提前正常人半个月或一个月。避免肢体露在外面,衣裤及鞋袜要宽松、柔软。防止各种感染:注意防止外伤,保持患肢清洁,预防感染,避免病情加重或复发。
温馨提示: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
肾静脉血栓形成(renal venous thrombosis,RVT)是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内血栓形成,导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