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转基因玉米的危害

什么叫转基因玉米?就是利用最新的生物科技,整合优良的基因到玉米上,使之高产、高营养;但是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为,转基因产品有潜在的危害性。转基因玉米有什么危害呢?本文做详细介绍。

目录 玉米的种植技术 转基因玉米的危害 紫玉米的营养价值 常吃玉米的六大神奇功效 玉米的适用人群

1玉米的种植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茬、整地

  (一)选茬

  实现3年以上轮作,选正茬、肥茬、软茬。

  通常优先选择大豆茬、西瓜茬或马铃薯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作物做前茬。

  (二)整地

  采用以深松为基础,松、翻、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

  1、秋翻整地

  最好秋翻、秋耙、秋施肥和秋起垄,随后镇压。翻深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

  如果不能秋起垄则应在早春土壤化冻10-15厘米时顶浆打垄并立即镇压,严防跑墒。

  2、耙茬、深松整地

  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茬和马铃薯茬。先灭茬深松垄台或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合成新垄,然后及时镇压,严防跑墒。

  二、选种、处理

  (一)选种

  1、审定品种

  要选用经审定推广的耐密植的优良品种。

  2、生育期

  (1)原则

  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应比当地平均活动积温少100-150℃,保证品种在正常年份能充分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间脱水时间。

  (2)积温带

  如一积温带应选择2500-2600℃左右的玉米品种,二积温带应选用有效积温2500℃左右的玉米品种;三积温带应选用有效积温2400℃左右的玉米品种。

  3、种子质量

  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

  (二)种子处理

  1、试芽

  播种前15天进行发芽试验。 2、晒种

  选择晴朗微风天气,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经常翻动种子,晒匀,白天晒晚上收,防止受潮。

  3、药剂处理

  根据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程度选择不同药剂拌种。

  (1)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防丝黑穗和地下害虫。

  (2)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0.4%拌种,预防玉米丝黑穗病。

  (3)播种时每公顷再用辛硫磷颗粒剂30-45公斤随种肥下地,防地下害虫。

  4、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在30-35℃水中,大粒种子浸泡8-10小时,小粒种子浸泡6-8小时,然后放到20-25℃室温条件下湿润催芽,防止粉种。通常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48小时即可出芽,根尖长0.5厘米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

2转基因玉米的危害

  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最后,生物学家们担心为了培养一些更具优良特性,比如说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对农作物进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会通过花粉等媒介传播给野生物种。

3紫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富含维生素 C 等,有长寿、美容、明目、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作用。

  1、长寿,玉米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促进人的大脑细胞正常代谢,有利于排除脑组织中的氨。玉米的胚芽和花粉里含有大量维生素 E,可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中老年人常吃玉米制品可延缓衰老。

  2、美容,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作用。

  3、明目,根据 1994 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许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显示,摄取较高量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能降低 43%罹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机率。玉米含有黄体素、玉米黄质,尤其后者含量较丰,因此玉米可说是抗眼睛老化的极佳补充食物。

  4、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玉米有调中开胃及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功效。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压与他们主要食用玉米有关。玉米所含脂肪中 50%以上是亚油酸,还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及丰富的维生素 B1、B2、B6 等,故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根据营养分析,玉米含有醣类、蛋白质、 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磷、镁、钾、锌等。

  以上便是关于紫玉米的营养的介绍。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您对于紫玉米的养生功效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紫玉米的保存方法,要放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否则很容易发霉,影响食用效果,这些都是在保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4常吃玉米的六大神奇功效

  1.玉米可以延缓衰老

  中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立秋时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的医学研究表明,玉米中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现代研究证实,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玉米可以明目

  玉米含有类黄酮,对视网膜黄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5玉米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患者、记忆力减退、习惯性便秘、慢性肾炎水肿以及中老年人食用。患有干燥综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且属阴虚火旺之人不宜食用爆玉米花,否则易助火伤阴。

  孕妇可以食用。玉米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预防便秘。整根食用时应注意把接近玉米轴部的白色谷胚吃干净,因为玉米胚芽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5%,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

  产妇可以食用。玉米能够开胃健脾、除湿利尿、降血压、降血脂和延缓衰老,适宜产妇食用。

  宝宝可以食用。非糯性的老玉米直链淀粉太高,极易老化回生,很难嚼,不适合宝宝。目前市售的糯玉米棒以支链淀粉为主,质地柔软,煮食很受幼儿欢迎,每周可食用2—3次。一岁以内婴儿不建议直接将玉米作为主食。

标签:妇产科,产科,宫外孕,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高速均质乳化机技术百科问题1:乳化机是做什么的?高速均质乳化机答:乳化机是膏霜产品生产设备,日常的洗面奶、bb霜、防晒霜等化妆品产品都是由真空乳化机生产的。原理:膏霜类产品原料主要是油和水,利用机械带来的强劲动力,使油、水等其他添加物料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64)

    一:仪表箱供应商技术百科问题1:电缆桥架厂家有什么排名?答:描述:国内规模较大加工能力最强的电缆桥架专业化生产基地之一,较大的核安全级电缆桥架供应商,许昌美特桥架股份有限公司五、大全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母线槽、电缆桥架厂商)描述:大全集团有限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88)

    一:柴暖加热器技术百科问题1:柴暖加热器不着火,排气管滴柴油答:4滴油情况,在车子原地停留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车下会出现油迹,一般就是油底壳密封不良漏油、放油螺丝滑丝渗油,遇到这种情况虽然短时间机油是不会漏光的,但还是建议尽快去更换。【摘要】柴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7)

    一:河南挂车技术百科问题1:河南骏强牌半挂车怎样?河南挂车答:河南骏强牌半挂车怎样?最真的实的回答,就是实地考察。问题2:太康县天羽挂车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河南挂车答:太康县天羽挂车制造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62755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76)

    一:常见干燥剂技术百科问题1:常用干燥剂有哪几种答:常见固体干燥剂有:碱石灰、NaOH固体、氧化钙、固体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常见液体干燥剂有:浓硫酸、浓磷酸2、根据干燥剂的酸碱性可分为酸性干燥剂、中性干燥剂、碱性干燥剂酸性干燥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73)

    一:石材翻新护理技术百科问题1:如何将石材翻新护理答:清晰石材缝隙灰尘完了再做结晶---渡膜。问题2:石材翻新公司推荐石材翻新护理答:而正因为如此,所以石材翻新也成为了十分热门的一个行业,你知道有哪些出名的石材翻新公司吗?今天就由小编来告诉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