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卵圆形或圆球形,柱头宿留,直径6至12厘米,果100克至600克,大者可达1500克,幼果绿色,成熟时黄色,果皮光滑,革质厚约5毫米。未成熟时有乳汁,果肉乳白色,透明胶状睬清甜,宜鲜吃或做水果沙拉。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什么是黄晶果
黄晶果又名雅美果、亚美果、黄金果、加蜜蛋黄果,成年树高4至16米,叶互生,单叶簇生枝端。花两性,单生或数朵丛生叶腋处,每结果枝开花20至280朵,浆果卵圆形或圆球形,柱头宿留,直径6至12厘米,果100克至600克,大者可达1500克,幼果绿色,成熟时黄色,果皮光滑,革质厚约5毫米。未成熟时有乳汁,果肉乳白色,透明胶状睬清甜,宜鲜吃或做水果沙拉。
黄晶果为山榄科常绿热带果树 ,大多为少量或尚未经济栽培之果树,部分仍具有发展之潜力。原产亚马孙河上游之常绿果树,分布于安底斯山脉之东,自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千里达以至巴西均有栽培,巴西、秘鲁等中南美洲以外地区较少见,1914 年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南部,发现幼株不耐低温寒害。
台湾最早约20 年前由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王德男主任自新加坡引进,其后屏东科技大学又自菲律宾大学及夏威夷引进大果品系。目前栽培面积预估已超过100 公顷,各地市场均可见到果实贩卖。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有零星栽培,消费者尚难于市面上見到,物稀为贵之下,目前销售价格颇高。
2黄晶果的市场价值
黄晶果为山榄科常绿热带果树 ,大多为少量或尚未经济栽培之果树,部分仍具有发展之潜力。原产亚马孙河上游之常绿果树,分布于安底斯山脉之东,自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千里达以至巴西均有栽培,巴西、秘鲁等中南美洲以外地区较少见,1914 年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南部,发现幼株不耐低温寒害。台湾最早约20 年前由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王德男主任自新加坡引进,其后屏东科技大学又自菲律宾大学及夏威夷引进大果品系。栽培面积预估已超过100 公顷,各地市场均可见到果实贩卖。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有零星栽培,消费者尚难于市面上見到,物稀为贵之下,销售价格颇高。
黄晶果为热带果树,喜温暖潮湿之气候,温度最好在10℃以上,20-35℃最为适合,雨量在1000-3000mm平均分布者较佳,于终年温暖潮湿之地生长良好,台湾中部海拔500m以下仍可生长,冬季遇10℃以下温度可能使叶片黄化落叶,幼株不耐寒害,喜肥沃、排水良好之土壤,不耐积水但微耐旱,土壤pH值在5.5-7.5均可生长。
3黄晶果的果实特色
黄金果(Abiu或caimito)又称黄晶果、加蜜蛋黄东及爱蜜果等。黄金果口感介于洋香瓜和芒果之间,甜度可达14度,含有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钙、磷、铁及多种维他命等。果肉乳白色半透明,未熟果有涩味,成熟后甜而具芳香,带有微粘之乳汁,呈半透明胶质状,甜度12-15度之间,果肉含水份74﹪,种子1-4枚,夏季果实自开花至采收需60-70天,冬季果实生长期可达80天。果实易遭小昆虫危害影响商品价值,尤其是以果蝇最严重,套袋或网室栽培可有效防止虫害,尤其果蝇之危害,亦可增加着色及果实美观。
4黄晶果的栽培与管理
黄晶果(Pouteria caimito Radlk)又称加蜜蛋黄果、黄金果、黄星苹果,中国及新加坡名为黄晶果,英名 Abiu 或 Caimito,属山榄科(Sapotaceae)胶木属(Pouteria),为原产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果树,主要分布于安地斯山脉东侧,包括委内瑞拉、秘魯、厄瓜多尔、千里达及巴西等,并传入澳洲北部达尔文及马來西亚、菲律宾等国。1987 年凤山分所首次自新加坡引入,在本分所及屏东县高树乡试种,1994年又由马來西亚引入兩品系,另国立屏东科技大学也引入數个品种。试种结果发现,黄金果颇能适应台湾风土,种植后 2~3 年即可开花结果,病虫害少,管理方便。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有零星栽培,消费者尚难于市面上見到,物稀为贵之下,目前销售价格颇高。
5黄晶果的植株性狀与品种
黄金果为多年生常綠性乔木,枝葉及幼果均会分泌白色胶狀乳汁。株高可达 2m 以上,枝梢细长下垂。葉互生,长 10~500px,宽 3~150px,长椭圆形,嫩葉淡綠,成熟葉转呈深綠色,全缘,先端钝尖,葉表光亮。花为兩性花,花小,花梗甚短,单生或 2~9 花簇生于分枝或主干上。花瓣4~5 裂,淡綠色,长 0.4~0.8 cm,花柱短,可自花授粉,大多在夜间(6:00~8:00)开放,少數花在早上 6:00 开放,开花期有特殊香气,为虫媒授粉。果实形狀因品系及结果期而異,呈长卵圆、椭圆或圆形;幼果皮深綠色,有少许绒毛,成熟时果皮转呈光滑鲜艳明亮之金黄色,果顶平整或微尖;果重 100~900g,果径 7~275px;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狀,皮肉不易分離,未熟果或近皮部会有胶狀乳汁,食之带涩味,成熟果则味甜,平均甜度 12~15°Brix,无酸味;果肉质地与风味,品种间差異极大,有极甜至淡而无味者。种子 1~4 粒,单粒种子重约 5~6g,长 3~4 ㎝,黑褐色或深褐色,外有胶质物。中国目前尚无命名的栽培品种,品种名称大致依据引进地区及果实大小而分:(1)菲律宾大果种:果重 600g 以上,糖度及风味较差,果肉硬度也较低;(2)新加坡中小果种:果重 250~600g,产量高,甜度高,口感较脆;(3)夏威夷长果种:果实扁长形,果尖微凸,果重约 250~350g,虽较为耐寒,但包装运送较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