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又被称为小肠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普通外科疾病。一旦没有及时治疗,发生嵌顿,可导致卵巢、睾丸梗死的出现,后果严重。除了要及时治疗以为,疝气饮食也是需要注意的。胡乱吃东西可能加重疝气病情,不利于治疗,那么孩子一般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疝气手术最好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小儿疝气如何预防
1、由于疝气可在婴儿期发生,故应在该时期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肿,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2、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进入疝囊。
3、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查看详情>>2小孩疝气什么时候手术才是最好的
小儿腹股沟斜疝有药物疗法、疝气带疗法等保守疗法,目前最可靠、最安全的治疗仍是手术疗法。由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腹肌会变得强壮,手术一般只需作疝囊高位结扎术,即手术关闭鞘状突即可。小儿疝气手术创伤较小,一般在15至30分钟即可完成,尽管也存在疝复发、术后血肿、输精管损伤等并发症,但其发生率极低,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皆可避免。需要指出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单侧斜疝患儿,对侧“鞘状突”也没有闭合;一侧手术之后,由于腹部压力关系,对侧也可能发病,所以对于单侧斜疝患儿,还须注意对侧发病的可能。
至于手术时机问题,一般来说,腹股沟疝被诊断后,就可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多次发生嵌顿性疝。对于1至3个月的婴儿,因组织薄弱,推荐在半岁以后进行手术;对于体弱多病易患感冒的小儿,长期咳嗽很可能促使频繁嵌顿,此时应先治疗原有疾病,在适当季节手术治疗;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则宜暂缓手术。
3小儿疝气是怎么引起的
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於两侧。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4疝气有哪些症状表现
循环系统症状:多见于膈疝,待别是心包疝,老年患者及原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膈疝可使纵膈移位,挤压心脏使心排出量减少,心包疝引起急性心包填塞,临床以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为常见,甚至发生紫绀、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等急性有心衰体征。
泌尿系统症状:疝内容物为膀胱时、可有轻度耻骨上压痛,如发生输尿管或其开口处梗阻,可有肾区压痛、叩击痛,偶可扪及肾脏肿大。
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见于膈疝,大量疝内容物进入胸腔,可影响患侧肺泡的扩张,出现气体交换障碍及低氧血症。主要体征是呼吸加快、口唇青紫、气急、咳嗽等。慢性病程者可出现杵状指,桶状胸。
消化系统症状:以消化道梗阻为主要体征,如:腹胀、肠型,腹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压痛。腹内疝绞窄时则出现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及气过水声。
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局部缺血坏死、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5疝气患者的饮食调理
1、丝瓜。老丝瓜250g(焙干),陈皮10g,共研细末,用白酒冲服,每次3g,每日2次,连服一个月。
2、茄子。有收敛止血、健脾止带等多种效用。用茄子50g,水煎取汁服,饭前温服,一日2次。对轻度疝气有收敛固提之效,并可改善疝气带来的不适感。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将茄子凉拌、煎炒、油炸食之,对疝气皆有作用。
3、大葱、紫苏各适量,石灰袋1个,大葱、紫苏加水煮开后,待温热时浸坐15-2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即愈。
4、柚子核。柚子核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之效。柚子核30g,水煎服,一日2次,连服一月。也可取柚子皮10g,煎汤服,一日2次。两种方法都对缓解疝气疼痛有一定效果。
5、荔子核。荔子核30g、小茴香10g,水煎服,一日2次。有行气散结、止痛之效。
6、无花果。无花果有理气健脾之效。取无花果5个,小茴香10g,水煎服,一日2次。
温馨提示:
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通畅,预防制便秘。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