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一直给患者和家属们带来困扰,而且对于孩子的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身为父母的你们应该帮助孩子做一些康复的治疗方法,比如你们可以让孩子在平时多学习一下发声练习,适当的做一些肌肉伸缩运动等,这样对于你们治疗脑瘫是有很大帮助的。
目录
1小儿脑瘫是弱智吗
小儿脑瘫是弱智吗?目前小儿脑瘫、弱智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很多家长误认为小儿脑瘫就是弱智,其实小儿脑瘫并不等于弱智。为让大家更加明白小儿脑瘫和弱智两种疾病,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疾病:
小儿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缺氧、外伤、感染等原 因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受损)和发育缺陷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失语、走路不稳)为主的综合征。是 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神经细胞受损)综合征。
小儿脑瘫是弱智吗?专家指出,虽然在脑瘫儿中有很多存在智力缺陷,但脑瘫并不 等于弱智!多数患儿家长一听到“瘫”字,第一反应就是脑子都瘫了,那不就是傻了吗?心里就没底了, 甚至放弃治疗。其实不能这样,因为孩子是在新生儿期(0-1个月)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大脑受到了损伤, 所以,才会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现象,既然是“伴有”就不是绝对会有, 更不代表终生伴有。导致部分脑瘫儿童智力发育延迟的根本原因是:父母没及时发现,长期缺乏外界环境 适宜的刺激和学习机会,并不是因为其本身智力有问题。
智力障碍是脑瘫儿童最常见的合并症,盲目地认为脑瘫就是弱智,把脑瘫与智力低下划上等号,这是错误 的,对于脑瘫儿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很多资料和个案追踪都表明,有些脑瘫儿童的智力甚至高于一般儿童,只要给予机会和适宜的训练,他们不但可以完全康复,更完全可以创造出令人吃惊的成就。
以上介绍了小儿脑瘫和弱智两种疾病的相关内容,再次明确小儿脑瘫并不等于弱智。提醒各位父母,孩子有不适症状出现时应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耽搁病情,延误治疗。
2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患儿俯卧,沿脊椎方向,从至阳到命门的督脉诸穴顺序点按加着力叩打;按、揉脊柱旁开一寸半的足太阳膀胱经诸俞穴。刺激腰骶神经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患儿背对施术者正坐位,按、揉、摩、点、风池、哑门、天柱、脑户等枕部脑区,以及百会、络却、后顶、强间等顶枕部位。刺激脑部运动区,促进局部功能代偿。患儿仰卧,按、揉、捏、拿四肢。
下肢:在点阳陵泉穴的基础上,顺序拿、揉 、腿外侧肌群;或在点委中穴的基础上,拿、 后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点环跳穴的基础上,拿、揉内收肌群。
上肢:在点中府穴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点肩井穴的基础上,拿、揉 上臂后肌群;或在点曲池的基础上,拿、揉前臂的前后肌群。调整局部肢体的运动状态,促进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复。
头部:(1)病儿仰卧位,术者以右手掌按压百会刺激区,左手掌按压在脐下小腹部。右手掌逐渐用力,使掌力由颈椎经脊柱直达腰骶。病儿头与身体保持在一直线上,术者手感应该有顶物样支撑感。(2)接上势,术者以一指点揉百会穴,然后扣点或散点百会刺激区,可以提高头控能力和促进脑的发育功能。(3)接上势,术者手托起病儿头部,另一手屈曲五指,运用指尖之力,阱抓法自前额过百会区,直至后枕部,以及两侧颥部,如此反复数次。此法如梳头,有益开窍、提神醒脑和通调经脉之功。(4)俯卧位,两手平放于头两侧。术者揉点风池穴,然后按、揉、拿颈刺激线。
躯干:(1)俯卧位,两手上举至头之两侧,两足自然平伸。术者用手掌根,沿督脉刺激线自背至腰有节律地按压。每按一下移动一个部位,约l至2个椎节,由上直至骶部。此法有调节中枢和便于脊柱畸形的矫正。(2)接上势,术者以两拇指同时按揉两肾俞穴,能增补元气,填精生髓.并能增强腰肌和下肢力量。(3)侧卧位,背向术者。术者一手按拿病儿肩部,另一手按住髂部,两手一推一拉,以板法逐渐相反用力使腰部旋转至最大限度。用力要缓和,逐渐拉大腰部的旋转度,有效地牵张躯干各部肌肉,促进翻身动作和躯千平衡功能。(4)接上势,松开按在病儿肩部之手,按在髂部之手向前推动,使小儿成俯卧,手掌轻拍其腰背部,自上而下数次即可。
大家不妨在平日里坚持脑瘫康复的治疗方法,看看对于脑瘫的患者有没有改善作用。你们在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发病原因去选择康复的方法,而且你们要多鼓励孩子,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快的摆脱疾病。
3小儿脑瘫的前期症状
一、新生儿期:
1、身体过硬或过软,自发运动减少。
2、哺乳困难:不能吸吮或哺乳无力。
3、痉挛发作。
4、易惊吓。
5、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二、1—3个月:
1、俯卧位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直。
2、手握拳拇指内收。
3、斜视,眼球不能追视。
4、持续哭闹。
三、4—5个月:
1、不能伸手抓物或左、右有差别。
2、不会翻身或只向一侧翻。
3、紧张时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伸展或头后背、角弓反张。
4、抓物时上肢硬直或后伸,两手不能到中线接触。
四、6个月以后:
1、手、口、眼不协调,不能把看到的东西抓到手,送到嘴。
2、扶站时双下肢不能支撑或尖足交叉。
3、七个月以后还不能坐。
早期症状与脑损伤程度有关。脑损伤轻,症状出现晚且症状轻;脑损伤重则出现早、症状重,而且多个症状常复合存在。有重要诊断价值。
日本学者报导,有肌张力异常者发生脑瘫的可能性提高12-15倍;持续哭闹的提高21倍;哺乳困难的提高14倍;自发运动减少的提高19倍;痉挛发作的则提高50倍。症状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发生脑瘫的可能性越大。
4小儿脑瘫遗传吗
脑瘫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身心发育而且影响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和谐。在科技技术与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小儿脑瘫已不再是一个难治的疾病。
脑瘫是脑部神经受损引起的而神经一旦受损就不能自行修复,干细胞作为人体内的原始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人体所需的细胞,将其回输到患者体内分化成大脑神经细胞从根本上修复和营养受损的脑神经从而达到脑瘫的根本治疗效果,所以说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是可靠的也是可取的。
脑瘫会不会遗传,首先要搞清楚引起小儿脑瘫的病因:,造成脑瘫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众说不一。实际上任何造成胎儿及新生儿脑组织缺血、缺氧、受伤或中毒等损害因素,均可引起不可逆性的脑损害,导致脑瘫。归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前因素:如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母体接触毒性物质、放射线损害、妊娠高血压等。
2) 产时因素:如难产、分娩时胎儿脐带由于下垂及绕颈等原因造成脐带供血中断、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早产未成熟儿、产伤等。
3) 产后因素: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血肿、败血症导致休克、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导致脑缺氧等。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归纳脑瘫的致病原因为:早产、难产、窒息、黄疸。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极少数脑瘫患儿有家族史,不能说明脑瘫的遗传性。所以说,脑瘫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5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
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呢?小儿脑瘫是很严重的疾病,家长发现孩子患上小儿脑瘫后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那么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运动功能障碍
具体表现为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二、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三、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语言障碍
这也是常见的小儿脑瘫的危害,患儿出现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等症状。
四、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影响视力
影响视力也是脑瘫的危害,比如:患上后没有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如近视、弱视、斜视等,此外,还会导致牙齿发育障碍:牙齿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等。
五、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牙齿发育障碍
牙齿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等。
六、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口面、牙功能障碍
有些脑瘫患儿会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流口水等现象。手足徐动型患儿常常会出现龋齿或牙齿发育不全的症状。
七、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感觉和认知异常
患儿常常会出现部分感觉的缺失如触觉、位置觉、实体觉等,由于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和立体感觉,造成了患儿认知功能的缺陷,这对患儿康复训练中认识和学习新的知识带来了一些困难。
八、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情绪、行为障碍
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大脑功能受损有关。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大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回)受损时,可引起患儿情绪异 常。患儿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有的有明朗感、快活感、情绪不稳定等。
小儿脑瘫有哪些危害?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后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