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出现牙龈出血的问题,一旦出现牙龈出血,很多人都不引起重视,因为牙出血感觉是不疼不痒的,但是有的时候牙出血也是因为一些疾病所产生的,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展越来越严重了,甚至难以控制,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牙龈出血如何防范
健康的牙龈,刷牙时并不容易出血,如果经常刷牙出血,肯定就是牙龈出问题了。临床上可以从牙龈的色、形、质三方面来鉴别判断牙龈是否“无恙”。健康牙龈的颜色应该是粉色的,坚韧而富有弹性。如果牙龈充血、水肿或暗红,有松软之感,则表明牙龈有状况了。
牙龈出血如何防范?
牙龈出血是由于龈下有炎症了,龈下的牙石和污垢是由于牙刷无法清洁的地方,慢慢通过牙龈跟牙齿的缝隙进入龈下,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从而导致内牙龈发炎而出血。由于这些外部原因的影响以及口腔免疫功能的退化,这在成年人中是很常见的,牙龈出血的根本原因是牙龈发生轻微萎缩。
牙龈出血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是很容易发展成为比较严重的牙龈炎、甚至牙周病,因此必须及早重视和治疗。
对于牙龈出血,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洗牙,龈下刮治,做些消炎处理,但是这些方法不可避免带来些痛苦,而且要分步治疗,比较耗时,同时也只是暂时解决问题,无法治本。
要杜绝牙龈出血,就必须控制住牙龈萎缩,预防方面是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也可以选择一些口腔产品进行预防保健,保持牙龈的健康和口腔环境的平衡;对于已经萎缩的牙龈,是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需要通过有效补充养分的产品来治疗。这样才能对牙龈出血的症状治本。
由于牙龈炎是牙周 炎的早期,所以,定期的洁治(超声波洁牙)以去处牙体上的牙石,缓解牙龈的炎症,可以使牙龈炎得以康复。
2子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牙出血就是牙龈出血的简称。一般情况下,牙龈出血常见于牙周炎的早期——牙龈炎。当口腔当中的牙菌斑在牙体表面形成后,如不及时清除,可逐渐硬化,形成牙石。牙石多位于牙体与牙龈的结合部位,这种较硬的牙石对于牙龈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当正常的牙龈受到炎症的刺激,牙龈的毛细血管增多,变得充血,牙龈颜色变暗,一但受到刺激,牙龈就容易出血。这就是牙龈出血的原因。牙周炎时,不仅牙龈出血,而且牙齿开始出现松动,仅仅定期的洁治(洗牙)已经不能使病变恢复,只有采取刮治和其它牙周治疗或牙周手术治疗,才能缓解病症。
牙龈出血不仅仅出现于口腔科的疾病,全身性疾病也是不可忽视的引起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坏血病、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盆血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肾炎后期等,也可发生牙龈出血。近年来,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也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识。
既然患者已经有牙花子出血了,平时就更加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牙齿,注意牙齿的清洁和卫生,每年去医院洗牙,去除牙结石,刷牙的刷子选择软毛的,不要吃一些刺激的食物,比如辛辣的,生冷的,过酸的,都不要多吃了哦。
3牙龈出血不都是牙龈炎
很多人在刷牙、吮吸、吃水果或剔牙时牙龈会出血。由于没有痛感,牙龈出血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牙龈出血是牙龈炎的一种症状,但也会隐藏着其他问题。
牙龈炎
牙龈出血90%是由牙龈炎造成的。牙龈炎引起的出血较容易治愈,而一旦发展到牙周炎出现牙齿松动,治疗起来就会很困难。患有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人,牙石是罪魁祸首。此外,如假牙不合适、食物嵌塞、牙周损伤等,都可造成牙龈出血。有些人因使用牙签不当,剔伤牙龈而出血,最好改用牙线。
血液病
出现口腔问题先到口腔医院就诊,这当然没错。但是,有一部分牙龈出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例如坏血病。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所致的全身性出血性疾病,牙龈出血就是该病的一个突出表现。患有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均可表现为牙龈出血或拔牙后出血不止。如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请内科医生做详细检查,找出引起出血的原因。
鼻咽癌
如果你口中的分泌物带血,需仔细观察鼻腔分泌物是否也带血。鼻腔后部和口腔后上部是相连的,医学上称之为鼻咽腔,如果此处干燥、腺体发炎或生长肿瘤都可引起出血。血液自后鼻孔可流入口腔,再从口内吐出。这种情况流血量一般不大,但患者常误认为是牙龈出血,往往贻误了诊治。
妊娠期
有些孕妇在孕早期牙龈容易出血,称为“妊娠期牙龈炎”。这是由于孕妇体内的雌、孕激素增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当然,随着产后体内雌、孕激素减少,症状会自行消失。得了牙龈炎的孕妇除注意口腔卫生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也可口服维生素C片,以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平时还要多喝牛奶,补充钙质,以坚固牙齿。
4牙龈出血的原因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牙龈出血常见于牙周炎的早期——牙龈炎。牙龈出血不仅仅出现于口腔科的疾病,它还会出现于全身其他疾病,可能预示着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遭遇放射性辐射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肝病患者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减少,以致血液凝固不佳,当口腔受到损害时,可发生持续性出血。对于现在我们生活中多发的牙龈出血这种口腔异常的症状表现,因为牙龈出血不仅是代表着口腔出现了疾病,还有可能是其他的部位出现了疾病,所以弄清牙龈出血的病因及时的治疗也很重要。
牙龈出血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局部性原因和全身性原因两种。
原因一
局部性引起的牙龈出血常见于牙龈炎或牙周炎病人,另外牙龈增生也可引起牙龈局部出血。
原因二
在人的牙龈边缘和牙齿之间有一条浅浅的牙龈沟,当口腔不清洁时,牙龈沟内常会堆积许多已经腐化变软而且带有粘性的食物残渣,其中混有大量的细菌,形成软性牙垢。日久之后,再加上唾液中分离出来的矿物质沉积在牙垢中,就会形成坚硬的牙结石,又叫牙石。这些软性牙垢和硬性牙垢(即牙石)不断刺激牙龈,加上细菌的不断侵袭,就会造成牙龈发炎,表现为牙龈红肿、龈缘溃烂,只要稍加触碰,就会引起出血。
原因三
除了牙龈炎(或叫牙周炎)会引起牙龈局部出血之外,牙龈增生也可引起牙龈局部出血。有些青年人由于口腔不洁而引起了牙龈肿大、隆起,用手指压牙龈有一种较软的感觉。这种增生的牙龈,有的可以覆盖牙面1/3到1/2,可将牙垢,牙石盖在增生的牙龈下面,从而引起经常性的牙龈出血。服用治疗癫痫的药物等也可使牙龈增生。
原因四
有些人喜欢用大头硬毛牙刷刷牙,特别是横刷更易造成局部出血。还有不恰当的使用牙签、镶有不合理的假牙、龋洞边缘锐利的刺激以及有嵌塞的硬性食物残渣等等,也可以引起局部牙龈出血。
原因五
在同样的条件下,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人由于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渗透性强,比常人遇到上述刺激后更易出现牙龈出血,多吃蔬菜可以提高人体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
原因六
牙龈出血者中,另有一部分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引起,这类牙龈出血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信号之一,比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等。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后期,能引起凝血机能低下或严重贫血,也可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如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肾炎后期,播散性红斑狼疮等。牙龈出血还是坏血病的一个突出症状。
现在大多数市民错误的认为刷牙仅仅是刷牙齿,但实际上,正确的刷牙应该是清洗牙齿和牙周组织,其中牙周组织包括牙龈。若刷牙的时候,只是刷牙齿而没有清洗到牙周组织,长时间污物会积聚在牙齿和牙周组织的交界处,污物会引发炎症导致炎症。炎症会导致牙周组织小血管扩张,刷牙触碰时会导致小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牙龈出血。同时牙周组织有炎症时,会伴随疼痛感,每次刷牙时会刻意避开炎症部位。长此以往,会引起恶性循环。
防止牙周局部炎症引起的牙龈出血,关键在于学“会”刷牙。要选择软硬适中的牙刷,刷牙时记得全面清洁口腔,把积聚在口腔的污物清除掉才是根本。若是全身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要及时去专科医院治疗。
5牙龈出血的诊断
健康的牙龈,刷牙时并不容易出血,如果经常刷牙出血,肯定就是牙龈出问题了。临床上可以从牙龈的色、形、质三方面来鉴别判断牙龈是否“无恙”。健康牙龈的颜色应该是粉色的,坚韧而富有弹性。如果牙龈充血、水肿或暗红,有松软之感,则表明牙龈有状况了。
牙龈出血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受到轻微刺激如刷牙,进食,吮吸等时即出血,这种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出血量较少。另一种情况是在无任何刺激时自动流血,出血量较多,无自限性,前者与局面因素有关;后者常系全身因素引起。
牙龈出血的综合诊断方法:
(1)龈炎和炎症增生:不洁性龈炎,牙间乳头炎和牙龈炎症性增生等,是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常在刷牙,咬硬食物,剔牙或其它刺激时发生出血,一般均能自行停止。治疗:首先应去除病因,如病因为牙石的刺激,必须作洁治术,如食物嵌塞,则需矫治食物嵌塞;如为不良修复体,应去除。其次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控制感染。
(2)牙周病:炎症型牙周病患者的牙龈易出血,此外,尚有牙周袋形成并溢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症状,变性型牙周病虽然一般炎症不明显,但有些病例在早期尚未出现明显的牙周袋和牙槽骨吸引以前,即有出血的主诉,这些患者常找不到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唯有牙龈水肿,易出血。治疗时可按牙周病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3)坏死性龈炎:为梭形杆菌和口腔螺旋体的混合感染。主要表现为牙间乳头的溃疡,坏死,腐臭,疼痛和牙龈出血。治疗时,首先要改改善口腔卫生情况,局部使用3%双氧水液含漱,此外给予维生素C,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4)妊娠期龈炎和妊娠瘤:妊娠期间,牙龈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妊娠3——4个月后,妊娠瘤易发生在牙龈乳头上,呈肿瘤样增生,触之易出血。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妊娠性龈炎在分娩后多能自愈,妊娠瘤在妊娠期后可缩小或停止生长,也可在产后进行龈瘤切除术。
(5)肝脏疾病:可使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减少,以致血液凝固不佳,当口腔受到损害时,可发生持续性出血。检查时可见肝肿大,肝功异常,凝血时间和凝备酶原时间过长。可采用凝血酶或肝素肌肉注射,注射维生素K进行治疗。
(6)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病:在口腔粘膜或牙龈受到损害后,可出血不止;也可发生牙龈广泛的自动流血,除口腔外,皮肤和内脏也可出现瘀斑,化验时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明明延长,治疗时可使用全血或血小板输入,可使用可的松,或ACTH,等。
(7)白血病:口腔牙龈珍现为带污秽样的肿胀,溃烂,并可突然发生大出血可长期少量渗出。此外,常出现全身贫血,白细胞和不成熟的白细胞增多,治疗时,应采取输血,可的松,强的松等全身治疗。
(8)血友病:仅见于男性,多在拔牙或口腔轻微损伤后发生持续性渗血,常因缺之凝血活素而致血液凝固延长,治疗时可采取全血可新鲜血浆输入,局部可用凝血酶或凝血活酶等
(9)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珍现为牙龈广泛出血。是由于红骨髓明显减少,造血功能底下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全白细胞减少,常以贫血为量先症状。可采取输血治疗。
(10)肿瘤:有些生长在牙龈上的肿瘤如血管瘤,牙龈瘤等,较易出血,有些从身体其实部位转移到牙龈的肿瘤,也可能引起牙龈大出血,如绒毛膜上皮癌等。应着手肿瘤的治疗。
面对这些牙龈问题,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自我控制菌斑,以求长期或终生保存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