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们并不是由于自己平常的姿势不对而导致的驼背,甚至是在自己出生以后的时候就出现了驼背的情况,如果是天生驼背的话在治疗方面的时候就会比较的麻烦的,主要就是由于先天性的疾病是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可以去治疗的,而且不是通过自己平常姿势的调整而可以得到治疗的,所以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去治疗天生驼背的呢?
目录
1驼背怎么办如何才能快速矫正
驼背怎么办?1. 手扶墙压胸腰练习
距墙一步距离站立,两臂上举,扶墙,上体尽量向前任,挺胸、凹腰,脚不能前移,胸贴住墙,保持4拍再还原。这个练习应经常性练习,以使少年儿童逐渐形成挺胸拔背的姿势。
驼背怎么办?2. 两臂翻握挺胸腰练习
背对墙一步距离站立,两臂内旋后举翻握杠,然后抬头,挺胸至最高,两臂尽量内收夹拢,两腿直立。保持4拍再还原。做6~8次,注意呼吸自然。
驼背怎么办?3. 背手挺胸练习
两腿开立,两手体后十指交叉握紧,然后两肩呷骨后锁,两臂后上举至最高,挺胸立腰,再还原。2拍1动,做16次。
驼背怎么办?4. 坐位挺腰背
椅背上绑一物(不要太硬),如小皮球等,人正坐于椅子L,臀部尽量靠里边,后背顶住物体,两手向后扶住椅子后背,然后尽量内夹两臂,抬头挺胸。4拍完成1次,做6~8次。
2天生驼背怎么办呢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的代谢和血清钙、磷浓度的变化有一系列的反馈调节,所以一般不致使人中毒。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D,由于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在血中过饱和可引起中毒。对维生素D敏感者也可导致中毒。一般认为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50~100倍,如小儿每天用维生素D 500~125μg(2万~5万U),连服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关于维生素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个体差异颇大。误服大量维生素D制剂也可引起急性中毒。
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主要是高血钙症,异位性钙化及纤维性骨炎。异位性钙化可发生于多种脏器如主动脉、心脏、软组织、较严重的为肾脏钙化导致肾功能衰竭,发生于骨髓使骨硬化。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头痛、无力、低热、嗜睡、口渴、多尿,尿中出现糖、蛋白质、红细胞和管型、尿钙阳性。血钙>3mmol/L(12mg/dl)。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密度增加及增宽,骨干皮质增厚,骨质疏松或骨硬化。
如考虑有维生素D过量,应立即停药,限制钙和维生素D摄入。口服泼尼松2mg/(kg·d),也可使用降钙素50~100U/d,肌内注射或使用二磷酸盐及补充水分,大部分患儿能恢复。
维生素D缺乏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孕妇应有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供应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妊娠后期7~9个月可每天服维生素D 25μg(1000U)或给维生素D2 2500~5000μg(10万~20万U)一次口服,每天应由膳食中补充1000mg元素钙,不足的需用钙剂补充。新生儿期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户外活动,接触日光,由于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因此应开窗晒太阳。目前认为新生儿即有维生素D缺乏或亚临床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我国的维生素D膳食推荐量为10μg/d(400U/d)。婴幼儿需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如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每天1~2h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增加维生素D强化奶制品的摄入等。对于早产儿、双胎、体弱儿、生长发育特别迅速的小儿可用维生素D3 7500μg(30万U)一次肌内注射,也可口服胆维丁乳剂(商品名为英康利)15mg/支,内含维生素D3 30万U。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亦应摄入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骨软化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其实对于天生驼背的人们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维生素d,这种物质的缺少才会导致自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那么如果想要去治疗的话最主要的就是应该要让自己的身体当中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不过维生素d也不能够服用过量的,一旦得到缓解就应该要立即停药。
3驼背治疗护理
一、矫正练习
1、手扶墙压胸腰练习:距墙一步距离站立,两臂上举,扶墙,上体尽量向前任,挺胸、凹腰,脚不能前移,胸贴住墙,保持4拍再还原。这个练习应经常性练习,以使少年儿童逐渐形成挺胸拔背的姿势。
2、两臂翻握挺胸腰练习:背对社一步距离站立,两臂内旋后举翻握杠,然后抬头,挺胸至最高,两臂尽量内收夹拢,两腿直立。保持4拍再还原。做6~8次,注意呼吸自然。
3、背手挺胸练习:两腿开立,两手体后十指交叉握紧,然后两肩呷骨后锁,两臂后上举至最高,挺胸立腰,再还原。2拍1动,做16次。
4、坐位挺腰背:椅背上绑一物(不要太硬),如小皮球等,人正坐于椅子L,臀部尽量靠里边,后背顶住物体,两手向后扶住椅子后背,然后尽量内夹两臂,抬头挺胸。4拍完成1次,做6~8次。
5、扩胸运动:两腿开立,两臂前平举,然后两臂向侧打开扩胸,再还原,如此反复练习 16一20次。要求向后扩胸速度要快,有一定力度,扩胸时抬头、挺胸、收腹。
6、俯卧两头起:俯卧地上,膝关节伸直,绷脚尖,两臂前举,两臂与两腿同时从两头抬起,腰背肌肉紧缩,然后还原,做8~12次。要求起时两腿夹紧,抬头挺胸。
7、仰卧拱背:仰卧,两臂于体侧伸直拉地,背部离地,用力向上挺胸,保持2秒钟,再还原,做8~10次。要求挺胸时,背部离地面至最高点,脖子不能放松。
8、持棍绕肩:两腿开立,两手握棍比肩略宽,举棍过头,双臂后绕,木棍落至后背,然后双臂再从后背绕至前由。练习12~15次。要求前后绕肩时手臂要伸直,挺胸收腹。
9、爬行运动 两手和两脚尖着地,像婴儿一样在地上爬行。距离由短到长,速度由慢到快,直线爬也行,转圈爬也行,为防止把手磨破,可戴手套,每日爬两次,每次10~15分钟。
10、打滚运动 将身体躺直,在床上打滚,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为避免头晕,速度不可太快。
11、太极拳 太极拳处处要求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使腰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直竖状态,对驼背有很好的矫正作用。
12、挺胸转体 自然站立,两手叉腰,抬头挺胸,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反复做30~40下。做这套动作要尽力挺胸收腹,用力转动。
13、持棍转体 自然站立,两手持1米长小木棍放在背部肩胛处,同时挺胸转体20~30下。
14、床边振臂 仰卧位躺在床上,使肩部靠近床边,头自然后仰,两臂伸展下振20~30下。
15、仰卧拱桥 仰卧在床上,以头和脚为支撑点,把身体像桥一样拱起来,停5~10秒钟落下,如此反复做10~20下。
16、俯卧撑法。两手两脚同时触地,将头、颈和身体撑起。练习时曲肘推臂,身体挺直上下运动而 不着地,反复15~30次。
17、反撑倒立法。民间又称“蝎子倒爬墙法”。先距墙1米左右面墙而立,然后两手与肩同宽在离墙 30~50厘米处着地,并将两腿伸直向后翻于墙上,两脚在上,头在下成反弓形。每次坚持1~2分钟为宜。
18、贴墙站立法。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腿夹紧膝盖稍用力后挺,臀部肌肉收紧,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两肩要平并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轻贴身体两侧,脖颈挺直紧贴衣领,下颌微收,头向上顶。练 习时使两脚跟、小腿肚、臀部、两肩及头部后侧均紧贴墙壁。每日可贴墙站1~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19、后仰振臂法。身体正坐于椅子上,两臂伸直从前方向上向后举起,同时头向后仰。或两臂伸直从身体两侧平举由前向后运动,同时头部后仰。每次10~20分钟。
20、侧向振臂。上身正坐或两腿分开站立,两手直举于头侧,掌心相对,适当用力使腰部以上身体 向左向右往复摆动。反复30~40次。
21、单杠悬吊法。立于高约2.5米的单杠下,两手与肩同宽抓住杠体使身体自然伸直悬空吊起,而后 小幅度上下振摆。每次1~2分钟为宜。
22、睡觉的时候可以尝试睡硬床 不枕枕头趟着休息 每次10~20分钟
23、爬行运动:两手和两脚尖着地,象婴儿一样在地上爬行,距离由短到长,速度由馒到快,每日爬两次,每次 0~15 分钟。
4驼背预防保健
大多数驼背都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引起的,所以也称姿势性驼背,只要是自己注意,姿势就能改善的,都属于姿势性驼背。姿势性驼背在35岁以前都可以矫正,年纪越轻,矫正越容易,效果越好。
专业的形体训练,是指舞蹈的形体训练。大家都知道舞蹈演员的体态是最佳的,除了自身条件的优秀以外,专业的形体训练方法更为重要,舞蹈界称为“整形”。专业形体训练的方法是:站立,脚跟并拢,双脚脚尖向外打开180度,成“一”字,术语称为“一位”。大家可以自己体验一下,这样站立时人的体态就会特别的挺拔,舞蹈演员的“八字脚”也就是这样形成的。舞蹈教材认为,“一位”的核心,是通过双脚的外开,强制人体重心后移。驼背者的重心是在前脚,体态挺拔者的重心是在脚跟,把重心后移到脚跟就可以矫正驼背,这是从根本上矫正。长期的训练,腰背部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形成有力的肌肉夹板,使脊柱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是一种健康无风险的方式,而且效果持久。这就是舞蹈的“整形”,舞蹈演员的完美体态就是这样“整”出来的。
专业形体训练的简化。专业形体训练是针对专业舞蹈演员和学员的,有一定的专业难度,比如双脚外开一般人就很难做到。但根据相同的原理,可以用简化的方法替代,比如正常站立时,把前脚垫高(前脚踩一本书),也可以强制重心后移,矫正驼背,这也是很多舞蹈教师使用的形体训练方法,主要针对初学者,降低难度。同样,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使用前低后高的形体训练鞋,也是垫高后脚,这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矫正驼背。
5驼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先天脊椎侧弯或驼背症
2、脊椎的结核病:结核菌从肺部藉由血液跑到脊椎骨去,把脊椎椎体给破坏掉,尤其是孩童时期就患了骨结核,而这些椎骨是无法再生长的部份。但后方部份之椎骨却持续成长,所以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慢慢呈现出驼背,而且胸腔的前后径也变的很大,而个子就变的的很矮
3、僵直性脊椎炎:驼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驼背可由其他疾病产生的。有些较严重的病人常出现驼背的现象,甚至连头部转动都有困难。
4、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致使椎体容易造成压迫性骨折而产生的驼背。
5、青少年的特发性佝偻症
驼背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病人本身因工作所造成的腰酸背痛,而且也可能是因慢性的背肌长期受到异常张力而没有维持正常生理性的一个完美弧度曲线,因此肌肉处于一个长期疲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