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的面瘫一般在冬季比较高发,主要是面神经肌肉受到刺激造成的,而这种疾病危害性很大,如不及时的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往往病情会进一步的扩展,那么怎么治疗呢?
目录
1周围性面瘫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当发生周围性面瘫时,疾病会引起病灶同侧全部颜面肌肉瘫痪,也就是说,上下部面肌都发生瘫痪,由于眼轮匝肌麻痹,故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的同时眼球上窜,在角膜下缘露出巩膜带(贝尔氏征)。患者闭嘴时,颊肌极为松弛,故口角下垂,船帆征阳性。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还有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有时外溢。示齿或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口呈斜卵圆形。健侧颈阔肌能收缩,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侧颈阔肌不能收缩。说话时,发唇音不清楚。由于颊肌的麻痹,食物贮留于颊肌与牙龈之间,以致患者必须用筷子将食物掏出。乳儿发生面神经麻痹时,吸吮受限。
当发生双侧周围性面瘫时,患者的面部无表情,双侧额纹消失,双眼不能闭严,贝尔氏征阳性,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口角漏水,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略含混不清。
此外,周围性面瘫还伴有味觉障碍:在周围性面瘫时,面部与黏膜的一般感觉是正常的,而在麻痹侧舌前2/3味觉出现障碍;多数表现味觉减低,但也有时有味觉倒错。在鼓索分支以上病变有味觉障碍。有时,在周围性面瘫时,耳廓周围有轻度感觉障碍。
2周围性面瘫治疗方法是什么
1、周围性面瘫早期需要消除神经水肿和病因治疗10天。
(1)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强的松, 一天一次,一次30mg,口服),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病毒引起,可口服阿昔洛韦,每次2片,每3小时一次,每天5次,连服5~7日;或病毒唑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每日按体重每公斤注射10~15mg,分两次注射,连续使用5~7 天,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地巴唑片10mg),营养神经治疗(口服或肌注弥可保1mg)。一周后激素治疗药物剂量减半。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无热量,15分钟,一天一次,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2、水肿消除以后主要是神经功能的恢复,大多选择针灸,自己也可以局部按摩辅助,以促进功能的恢复。
3、对于因某种原因,导致的难治性面瘫,可采用中频电疗、直流电点状刺激、推拿、电针、闪罐、梅花针等,但一般见效缓慢。
3周围性面瘫应该吃什么
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重视补充维生素和钙质有很重要的意义,钙质能够很好的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发育,患者发病后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所以生活中懂得补充钙质是很重要,排骨、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其中对于那些深绿色蔬菜、水果、胡萝卜、西瓜等也是还有丰富的维生素的。
面瘫饮食中,对于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的日常生活饮食有香菜、番茄、冬瓜、黄瓜、木瓜、杏、柿子、葡萄苹果、菠萝、梨、桃、西瓜等很好的选择,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中就新鲜蔬菜和水果方面要注意补充。但是,很多患者朋友在治疗期间,就饮食方面不是很重视,在食欲下降的后,都会出现挑食的现在发生,这对于健康来说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活中重视补充钙质和维生素是非常重要的选择,重视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4周围性面瘫对患者的危害
1. 感染:约42.5%,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另外脑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以及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等均可引起。
2.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约30 .3%,bell麻痹是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吹风引起。
3.肿瘤:约5.5%,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肿瘤包括: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
4.神经源性:约13.5%,由于脑血管病,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引起。
5.创伤性:约8.2%,颅底骨折、颞骨骨折、面部外伤、外科手术及以及面神经分布区神经毒性药物的注射如酒精、青霉素及肉毒素等药物是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
6.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
7.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8.血管机能不全。
9.心理因素: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5周围性面瘫怎么办
1、轮刮眼睑
轮刮眼睑是自我治疗此病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面瘫患者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2、指擦鼻翼
指擦鼻翼对于面瘫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专家指出:面瘫患者以两手食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此法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3、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