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还应注意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尽量摄入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少吃一些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羊油、黄油、奶油等);注意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摄入,对肝细胞的修复及机体提免疫力的提高是很有利的,其实饮食也相当于一种辅助治疗脂肪肝的方法,只要在饮食上多注意就可以控制脂肪肝的病情。那么轻度脂肪肝患者饮食注意哪些?
目录
1生活中如何预防脂肪肝呢
一、多喝奶少喝肉汤
预防脂肪肝要学会“挑食”,这里的挑食跟小儿挑食只吃肉不吃菜可没有关系。因为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调理可恢复正常。
二、预防脂肪肝当然要少吃高脂肪食物,要做到:
1、少吃:内脏及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鸡皮等。辛辣如辣椒、胡椒、咖喱。
2、少喝: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要尽量避免。
2、预防脂肪肝以下食品要多吃:
1、银耳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微量元素、胶质及对预防脂肪肝十分有益。
2、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3、燕麦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不但可预防脂肪肝,还具有通便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减肥也很有效。
4、洋葱所含的烯丙二硫化物和硫酸基酸,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内的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可以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能有效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5、无花果含有苹果酸,柠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水解酶,能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促进食欲,因其含有多种脂类,故所含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成分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的 沉淀,进而起到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具有降血脂,扩张血管的功效。无花果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脂类,维生素,活性生化物质,矿物质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防癌,抗癌,护肝,降血糖和血脂等药用。
6、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营养素,实验证明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因此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三、最好身体锻炼法:多蹲少坐
多做运动,勿要长期坐着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但绝大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预防和消除脂肪肝,不仅要调理饮食,还要首先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预备时两手插腰、双脚开立与肩等宽,双目平视,然后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下蹲时脚跟离地,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上身尽量保持正直,避免前倾,同时口念“呵”字呼气。起立时,咬紧牙关,气引丹田,随着吸气,站直身子。
2脂肪肝饮食多禁忌
一、热量控制: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均衡为宜,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比例。适当吃些酸的、性味甘甜的食物,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肝脏和胃肠负担。
二、绝对禁酒,最好禁烟。
三、低脂低糖低盐饮食:选用脱脂牛奶,烹调时尽量选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脑髓等含脂肪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少食煎、炸食物,少吃甜食,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5克之内。
四、保证充足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虾、瘦肉、海米等。
五、多食用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六、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芥茉等。
七、少吃不洁、半生水产品。进食不干净的海鲜,容易感染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主要原因:高糖高脂饮食及缺乏运动,过量饮酒加重脂肪肝。影响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肝硬化。
3脂肪肝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呢
1.急性小泡性脂肪肝
急性小泡性脂肪肝临床表现类似急性或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常有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黄疸,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和癫痫大发作,严重病例短期内迅速发生肝性脑病,腹水,肾功能衰竭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最终可死于脑水肿和脑疝,当然,也有部分急性小泡性脂肪肝临床表现轻微,仅有一过性呕吐及肝功能损害的表现,肝活检提示小泡性脂肪变,但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并不明显,电镜可见线粒体异常。
2.慢性大泡性脂肪肝
慢性大泡性脂肪肝即通常所述脂肪肝,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可能多于女性,起病隐匿,一般多呈良性经过,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即使已发生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有时肝病相关症状仍可缺如,故多在评估其他疾病或健康体检作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肝脏肿大为脂肪肝的常见体征,发生率可高达75%以上,多为轻至中度肝脏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正常或稍硬而无明显压痛,门静脉高压等慢性肝病的体征相对少见,脾肿大的检出率在脂肪性肝炎病例中一般不超过25%,局灶性脂肪肝由于病变范围小,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但同时并存其他肝病时例外。
症状
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饮食过量或高脂饮食造成者,临床称为“隐性脂肪肝”,中度或重症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者症状较明显,常见的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右季胁痛,恶心,腹胀等肝功能障碍症状,可伴腹痛,主要是右上腹痛,偶尔中上腹痛,伴压痛,严重时有反跳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似急腹症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此种表现少见,手术中见肝包膜被伸张,肝韧带被牵扯,病人疼痛原因是肝包膜受伸张,肝韧带被牵拉,脂肪囊肿破裂和发炎等所致,重症脂肪肝可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和消化道出血,同时由于维生素缺乏还可伴有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
体质超重肥胖者占64%,肝脏肿大占15%,可有肝区叩压痛,脾肿大,以及皮肤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等。
4脂肪肝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重度脂肪肝
重症脂肪肝是指临床症状凶恶,预后不良的脂肪肝。严格来说,它是某些危重疾病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妊娠急性脂肪肝、脑病脂肪肝综合征。它与一般脂肪肝在临床症状、体征、疾病预后方面具有明显不同。
(一)妊娠急性脂肪肝
本病又称为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较为少见,预后恶劣。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末三个月(30-40周)发病。据认为,妊娠期大量口服与滴入四环素,有可能诱发本病。
主要临床症状:骤发的持续性恶心,呕吐,甚至呕血,伴有上腹疼痛,一周出现黄疸,常无瘙痒,以后黄疸迅速加深,继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血清胆红素轻至中度升高,如合并DIC,则呕吐咖啡色液或鲜血。以及尿血,便血,紫癜,齿龈及注射部位出血,同时,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减少,FDP值上升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半数病人少尿,代谢性酸中毒等早期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二)脑病脂肪肝综合征(Reye综合征)
本病主要发生于小儿和青少年。发病前常有某种病毒感染,感冒样前驱症状和水痘,感染症状改善2-3天后,突然出现频繁呕吐,伴剧烈头痛,数小时内进入谵妄,痉挛,木僵和去大脑皮质状态,最后进入昏迷。常伴有发热,低血糖,肝功能异常等表现。本病起病凶险,病死率高。
二、肝癌
肝癌是一种恶性肝脏疾病,在临床上可有恶液质、甲胎球的升高、肝功能异常、血沉增快等。但早期肝癌与局灶性脂肪肝的鉴别,大多借助于CT检查。必要时作肝穿活检,以资鉴别。
5脂肪肝是怎么形成的
1、男人:酒桌上泡出脂肪肝
每当体检,被查出脂肪肝的大有人在,其中以应酬多的业务员、生意人等居多。据统计,嗜酒者中脂肪肝发病率占57.6%,饮酒量和持续时间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如果饮酒量中的酒精是每日80克,一般不会发生酒精性脂肪肝;如果每日在80—160克,则脂肪肝发生率可增高5—25倍;若每天摄入300克,8天后就可出现脂肪肝。大多数酒精性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一般情况下,戒酒后脂肪肝会逐渐消失。但如果长期酗酒,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可致肝硬化。
2、女人:过度减肥“饿出”脂肪肝
很多人不知道,饮食不规则,饥一顿饱一顿的,身体很瘦也会出现脂肪肝。因为身体为了抵抗营养不够的状态,会在有营养时提前在肝脏储存足够的脂肪,以备营养不够时补充体能,这样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3、孩子:“小胖墩”吃出脂肪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脂肪肝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这些小胖墩多喜欢蛋糕和可乐、爱吃肯德基麦当劳,不喜欢吃蔬菜,大鱼大肉;出门坐车,其余时间呆在学校或家里学习、很少运动。殊不知,这些含有激素的垃圾食品,没有节制的大鱼大肉,大量可口的奶油、甜点也是健康的杀手,如果再忽略了必要的运动,那么肥胖引发的诸多健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不仅是脂肪肝,还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等。
4、糖尿病
约有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脏堆积下来,引发脂肪肝。
5、高脂血症
当血液中脂类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处理的限度,便会造成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引起脂肪肝。
6、肥胖
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有合并脂肪肝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的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引起肝脏脂肪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