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治疗疾病方法比较多,在对疾病治疗前,一定要先对治疗疾病方式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法,膝关节镜术是很多人不熟悉的,这类治疗方式对缓解膝关节问题有很好帮助,对这样治疗方法选择可以放心进行,那膝关节镜术后护理方法都有什么呢?
目录
1关节镜可以一次性治愈膝关节病
骨科专家介绍,在微创骨科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应属关节镜外科。关节镜包括一组放大镜和在关节内产生冷光的玻璃纤维,它为医生提供膝关节内放大的影象,并几乎可以看到关节内的任何部位。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切开皮肤3-4个“筷子头”大小或更小的孔(5-10毫米),将摄像头、手术器械伸入关节内,在显示器监视下,由医生操作,诊断和治疗各种膝关节疾病。整个手术过程在局部麻醉或一侧下肢麻醉下进行,基本没有疼痛,由于伤口微小,病人在手术后2-3天即能下地行走,多数人在10天左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轻微工作,四周以后可以参加一些运动或紧张的工作。
目前,美国每年有200万至300万病人接受关节镜手术,中国每年12万例,成功率高达95%以上,并发症极少。国际上许多优秀运动员的膝关节伤病都是采用关节镜治疗的,取得了极好的治疗效果。康复后他们重返赛场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可以说微创治疗是当今最人文、最绿色的医学发展新趋势,必将造福更多的骨病患者!
关节镜手术的治疗范围:
骨科专家提示关节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已由原来的膝关节迅速扩大至肩、肘、腕、髋、踝等关节,成为关节外科中的重要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膝关节镜手术是关节镜外科中开展最多、也是最成熟的手术,绝大多数膝关节的伤病都适合关节镜手术,包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急慢性滑膜炎、半月板损伤、关节内游离体、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髌骨软化症、膝关节僵直、滑膜软骨瘤病、各种关节炎关节清理,软骨成形、钻孔、骨软骨移植及滑膜切除等关节疾病。
手术禁忌症:膝关节肿瘤、结核或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
2膝关节镜术后护理方法
膝关节镜术后护理方法:
疼痛的护理
术后回病房1 h内开始评估,以后每4 h评估1次或疼痛时随时测量,至术后72h。评分的同时,注意查找疼痛的原因。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切口疼痛,如加压包扎过紧、关节腔积血、过度牵拉、活动、恶心呕吐等,要尽量避免或去除诱发疼痛的原因。疼痛会引发病人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痛苦、焦虑、紧张等情绪。根据疼痛评分情况和病人的耐受性及时选择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进行止疼治疗,药物包括杜冷丁、曲马多等。非药物措施包括与病人交流,进行心理疏导,让病人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对减轻疼痛也有一定效果。
观察患肢远端运动、感觉、血运情况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 h,膝后用一软枕将患肢垫高20~30°,膝关节屈曲5°左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为预防术后关节腔积血、积液和短期内关节肿胀,伤口一般应放置无菌棉垫加压包扎,回病房后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波动和末梢血液循环、皮温、感觉运动情况,及时去除被血液浸透而变硬的辅料,防止因肢体肿胀使固定物过紧。若发现肢端颜色发紫、皮温冷、麻木、肿胀疼痛,说明包扎过紧,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松解。
关节肿胀的预防护理
为预防关节腔积血、积液和短期内关节肿胀,伤口应放无菌棉垫加压包扎,并给予局部冷敷。病人回病房后即给冰袋覆盖在患膝上,术后2~3 d内使用,每天3~5次,每次30~60分钟,使用过程中严防冰袋漏水浸湿伤口。若自觉膝部胀痛严重,肿胀明显,浮髌试验阳性,说明可能关节内出血量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时通知医生检查伤口,必要时行关节腔穿刺减压。
在对膝关节镜术后护理方法认识后,进行膝关节镜术后护理的时候,家属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护理,不过对膝关节镜术后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情绪一定要注意,患者很容易受疾病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这个时候要进行调整,利于疾病治疗。
3膝关节炎概述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
关节疼痛是膝关节炎的首要症状。开始时多为轻至中度的间歇性钝痛,疼痛多在活动时发生,休息后可以缓解。疼痛缓慢发展,严重时可呈持续性,甚至出现撕裂样或针刺样疼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且常在夜间睡觉中痛醒。
另一种常见症状为缓慢发生的关节活动受限。早期常较轻微,仅在晨起或久坐后感觉关节活动不灵便,稍微活动后就可以缓解,这一现象称作“晨僵”。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加重,受累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直至固定于某一姿势。如会使患者从座椅上起身、站立及行走均感到困难。
除疼痛和活动受限外,膝关节炎患者还常常伴有关节的肿胀、活动时有响声或磨擦音、畸形等表现。
4关节镜有什么用处
早在1918年,人们就已开始研制关节镜。但在关节镜面世的最初几十年里,由于器械自身的不足,以及受到关节腔特点的限制,较长时间内未制造出理想的关节镜。1970年以后,欧美各国才对其引起重视,并使关节镜的诊断在欧美各国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镜下手术已广泛开展。
我国在关节镜的应用方面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仅有少数医院将关节镜应用于临床。只是在沈阳举办的第一期全国关节镜学习班以后,该项技术才在全国广泛地开展起来。
关节镜一般由机械、照明和光学系统三部分组成。关节镜的使用简单,损伤又小,可以在不破坏关节正常功能的情况下,用直视的方法,观察到静态和动态中的关节内各部分变化和病损。通过电视摄像系统,还可以将关节病变在电视上成像放大、拍照存档,获得可靠的资料。目前已能用关节镜诊断大部分关节疾病;另外,可通过关节镜有目的地进行滑膜活检和采取滑液供检查;关节镜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作检查的同时,可作某些关节内的手术或关节腔内冲洗治疗。它较传统切开关节进行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节镜的使用虽对关节病变的诊断有着较大的帮助,但也并非万能。特别是对一些关节间隙小、关节有严重粘连或关节强直者,使用时就有一定困难。因此必须与其他的诊治手段相结合。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概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本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发病初期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且伴有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逐渐被破坏并产生畸形.
其病变的整个过程不仅影响到膝关节软骨,还涉及半月板、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围肌肉。50岁以上的人膝关节x线片常有膝骨关节炎的表现,但并不一定都有症状,相反,有些早期骨关节炎患者的膝x线片为“正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