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和儿童心脏病很少见,该年龄级的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导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问题可继发于哽噎、气道疾病、肺部疾病、气道或颅脑损伤。假如婴儿停止呼吸,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时对这些患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目录
1新生儿肚脐要如何护理
1、清理肚脐
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溼,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第一,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第二,最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第三,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保持干燥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还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2怎么护理新生儿
1.居室
空气要新鲜,时常开窗通气,最好选朝南房为新生儿居室,有利于阳光照射,室内光线不宜过强,设备简便。经常湿擦家具、地板,保持卫生。避免生人接触和过多的人探视,保持安静、和谐的环境。
2.脐带
脐带是新生儿的一个创面,易受病菌入侵,应盖上消毒纱布,不要沾水,防止感染,一般在生后3-7天,脐带自然脱落,脱落后局部仍应保持干燥、清洁。若局部红肿有分泌物,应涂消毒药水,如75%酒精、1。5%碘酒等,必要时找医生诊治。
3.宝宝洗澡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即可洗澡,最好每天中、晚给宝宝各洗一次澡,洗澡可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是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洗澡时间:早晨起床和晚上喂奶后1个小时。
洗澡用品:
准备专用小浴盆,干净衣服,包被,大小浴巾,尿布,婴儿浴皂。洗澡前准备:母亲或助手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新生儿替换的衣服、尿布、包被按穿的顺序依次摆好,向洗净的澡盆内先倒冷水后再加热水,水温38~39℃,用大人的肘关节探入水中不烫为宜,然后脱宝宝的衣物。
3宝宝经常抱好吗
抱一抱宝宝可以让宝宝通过触觉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身边的事物,培养情商。因为新生儿宝宝的视觉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触觉对他们来说是最直接的感受。当宝宝醒着的时候新手妈妈爸爸可以多抱一会,因为此时的宝宝精神很好,被人抱在怀里比躺在床上更能吸引他们,使其心情愉悦而且有安全感。
可是这时候常常有人会说这样会给宝宝养成粘人、让人抱的习惯,由此变成大人失去了自由,大人想利用宝宝自己躺着玩的时间做点事都不可能了,宝宝也不容易形成独立自主的习惯。特别是一些上一辈的父母看到抱着孩子都会指责新生妈妈会让宝宝养成坏习惯。有些人还会说因为抱习惯了后,宝宝离不开父母,不抱他就会哭闹不止。
因此是否当宝宝哭闹不止的时候就拒绝抱他呢?其实有些宝宝哭闹不止如果不是尿布湿了或者饿了,则是他在那就是他没有了安全感,这是不能因为怕养成抱的习惯而置之不理。有些宝宝在这个时候只要抱起来哄一会就会好好睡觉了,也有一些其实是肚子不舒服,抱着的时候肚子依靠在父母身上会觉得比较舒服,这种时候宝宝时常就是抱着的时候不哭还可以安稳的睡觉,放下去就哭,所以各位新手妈妈爸爸们要注意宝宝哭闹的原因,不能盲目的拒绝抱孩子。
宝宝是需要被抱的,抱能使宝宝心情愉快,不吵闹。不用担心宝宝会养成抱的习惯,只需要注意挑选什么时候抱宝宝。当宝宝哭闹的时候了解清楚为何哭闹,有些孩子本身就是爱哭的宝宝,不抱又不行,不然这类孩子是哭不停的,对于这类孩子你是无法选择不抱的。所以就算你不想养成抱的习惯,也没养成抱的习惯,这类孩子还是会哭闹的。而有些孩子求抱是因为他想出去玩,所以会哭闹强烈要求抱抱,这类孩子不是因为养成抱的习惯,而是他用哭来提醒大人要带他出去玩了。
4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新生儿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这时候就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婴儿和儿童心脏病很少见,该年龄级的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导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问题可继发于哽噎、气道疾病、肺部疾病、气道或颅脑损伤。假如婴儿停止呼吸,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时对这些患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在心肺复苏中,1岁以内的小儿称为婴儿,1-8岁为儿童。其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
基本生命支持儿童基本生命支持包括一系列支持或恢复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儿童的有效的通气或循环功能的技能。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都可以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它对伤病儿童的最终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当心跳呼吸停止或怀疑停止时,同样需要迅速将患儿送到能给以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医疗机构。
高级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此时的抢救工作,并且常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处理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
5新生儿复苏后监护
1、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应继续监护,包括:
(1)体温管理。
(2)生命体征监测。
(3)早期发现并发症。
2、继续监测维持内环境稳定包括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红血球压积血糖、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等。
3、复苏后立即进行血气分析,有助于估计窒息的程度。及时对脑、心肺肾及胃肠等器官功能进行监测,早期发现异常,以减少窒息造成
的死亡和伤残。
4、应定期监测血糖,低血糖者静脉给予葡萄糖。
5、如合并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条件的单位可给予亚低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