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现肝硬化,患者们就要多加注意饮食习惯,以免吃错食物加重肝硬化的病情,那么肝硬化患者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看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禁忌。
目录
1肝硬化患者日常如何调养
(一)起居调养法
1.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
2.戒烟酒及辛辣有刺激性食物。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成药
(1)穿山甲500克,醋炙鳖甲300克,鸡内金500克,蜂蜜2000克。前3味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次1丸,每日3次。
(2)黑白丑、玉米须各30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大黄虫丸,每次9克,每日2次。
(2)九气心痛丸,每次9克,每日2次。
(三)饮食调养法
肝功能损害严重时,应控制蛋白质饮食,有腹水时应进低盐饮食。饮食宜多样化,宜清淡、低脂饮食,多补充糖及多种维生素。可多服些药茶等。
(1)红枣50克,花生50克,红糖50克,煎汤,每日1次。连服30天。
(2)猪腿肉250克,赤小豆120克,共煮烂成浓汁,饮用1碗,再将肉与豆吃完。每日1次,连用49天。
(四)针灸调养法
腹水取复溜、水分穴进针,水肿加肾俞穴,留针10~15分钟。
(五)气功调养法
内养功。用仰卧式,仰卧床上,头微前俯,双目微闭,躯干正直,双臂置于体侧,掌心向下,下肢伸直,脚跟靠拢,足尖分开。意守丹田或肝区。
病情较重,有腹水者,可采用自然呼吸法。病情较轻,无腹水者,可采用“吸—呼—停”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为主。
每天练2~4次,每次30~60分钟。不能坚持者,可分段锻炼。
2肝硬化饮食注意什么
1、绝对禁酒和刺激性食物
胆汁性肝硬化应禁食肥腻多脂和高胆固醇;当出现时应限制盐的摄入;肝昏迷时,应禁蛋白质;食道静脉曲张时应忌硬食,给流质或半流质;上消化道出血时应暂时禁食,以静脉补充。肝硬化晚期并有肝昏迷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浮肿或伴腹水者,应少盐或无盐。
2、忌过量食糖
肝硬化时,肝细胞遭到严重破坏,肝脏将单糖合成糖元贮存和将一部分单糖转化为脂肪的功能已显著降低。此时,若病人长期大量地进食糖,就会出现肝性糖尿病和脂肪肝,给肝硬化的治疗增加困难。
3、忌食盐过量
盐也是肝硬化饮食禁忌,肝硬化病人肝脏破坏抗利尿素的功能减弱,因此尿量减少,使盐潴留在体内,加之血浆蛋白质的减低易出现浮肿或腹水。因此,肝硬化病人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4、忌食辛辣食物
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会引起食管下端、胃底和肝门静脉扩张,且常常并发胃黏膜糜烂和溃疡病。病人若再进食辣椒等辛辣食物,会促使胃黏膜损伤,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5、忌吃过硬食物
由于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下端和胃底血管变粗、管壁变薄,粗糙食物未经细嚼慢咽就吞入胃中,就可能刺破或擦破血管而引起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千万不可大意。
6、忌吃廿碳五烯酸含量高的鱼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据报道,有些鱼中含有一种叫廿碳五烯酸的物质,为不饱和的有机酸,在鱼油中含量特别丰富。食鱼又往往是诱发出血的因素之一。过去多认为,出血是由于鱼刺刺破食道曲张的静脉和胃底静脉。目前看来,食用某些鱼后,导致机体内凝血功能发生改变,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如沙丁鱼、青花鱼、秋刀鱼和金枪鱼中,廿碳五烯酸含量高达1~1.5%。
7、忌食过多的蛋白质
肝硬化饮食禁忌包括蛋白质,肝硬化病人多吃一些蛋白质,不仅能提高血浆蛋白含量,防止或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而且还可以促进肝组织恢复和再生。然而,如果一日三餐进食蛋白质总量过多,则会产生副作用。因为过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产生过多的氨,肝脏不能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最终结果可导致肝昏迷。
3肝硬化浑身痒是为什么
1肝硬化身体痒痒,那是尿酸高的症状,是有腹水的原因的,所以一般对症治疗的话,建议涂抹润肤油会有一定的效果的,减轻痒痒的难受感,不建议总是挠痒的,因为老是挠的话,会使皮肤受到损伤的。
2肝硬化身体痒痒,究其原因跟黄疸有关系,因为肝脏逐渐出现的病变,会导致出现黄疸症状的,这时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从根本上治疗身体痒痒的症状,还有就是治疗的时期,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
3一般出现肝硬化就说明疾病到了肝脏的失代偿期了,这时候一定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的。上消化道出血,这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定要重视的。
注意事项:
治疗肝脏疾病时,尤其是到了肝脏的失代偿期时候,要注意肝性脑病的出现,这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记得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
查看详情>>4肝硬化是否会传染
肝硬化(hepatic scler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通常所见的肝硬化都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它们共同的病理改变是肝脏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肝小叶结节形成,肝硬化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过量饮酒、脂肪肝、肝吸虫病、营养不良,其中病毒性肝炎会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其他疾病多数不具有传染性,因此这些原因导致的肝硬化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专家指出,肝硬化是否传染取决于病因,并不是所有肝硬化都会传染。
如果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变,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者,可有一定的传染性,特别当化验出现乙肝病毒抗原阳性、抗体阴性时,其传染性是肯定的。乙型肝炎一般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大小便等传播。由于我们国家绝大部分肝硬变是从乙型肝炎发展而来,所以,对肝炎后肝硬变的家庭成员,须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注射乙肝疫苗以进行预防。同时病人家庭中应进行尽可能的隔离和生活餐具的消毒,肝炎后肝硬变病人不能从事厨师、主副食品加工和销售等工作。
查看详情>>5肝硬化如何护理
专业护理
1、休息和活动:代偿期病人可参加轻体力劳动,减少活动量。失代偿期病人应多卧床休息,可适量活动,卧床时应尽量取平卧位,可适当抬高下肢,阴囊水肿者可用托带托起,大量腹水者可取半卧位,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和用力排便等。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对血氨偏高者应限制水钠,钠限制在500~800/日,进水量限制在1000/日,少食高钠食物如咸肉和酱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强、粗纤维和较硬的食物,应戒烟忌酒。
3、病情观察:观察腹水和下肢水肿的消长,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体重、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变化。
4、用药护理: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服用秋水仙碱时应注意胃肠道反应和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发应。按医师处方用药,以免服药不当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5、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护理:术前说明注意事项,测量生命体征、体重、腹围、并嘱排尿以免损伤膀胱。术中和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不适反应。术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如有溢出液体可用明胶海绵处置,可用腹带缚紧,记录抽出腹水的量、性质和颜色,标本及时送检。
6、皮肤护理:常规皮肤护理外,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使用有刺激性的皂类和沐浴液,沐浴后使用性质柔和的润肤品,皮肤瘙痒者给予止痒处理,嘱病人勿用手抓痒,以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7、心理护理:病人可表现为焦虑、消极悲观、甚至绝望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在精神上给予真诚的安慰和支持,指导病人家属在情感上关心支持病人,对表现出严重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应加强巡视并及时进行干预,以免发生意外。
日常护理
1、全面准确评估病人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包括不适症状、职业、文化,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订系统的、有效的护理计划,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个性化护理,男性病人敌对现象明显,一方面耐心地劝慰病人,同时,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劝慰他,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常常产生各种疑虑,失去治愈的信心,护士应向病人说明病情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并在征得主管医师同意的情况下,及时将治疗好转的信息反馈给病人。
2、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心,找到自我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正确运用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指导、暗示等支持性治疗方法解决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3、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与家属合作,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同时应详尽地向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取得家属配合,并在告知家属在探视时谈论话题不要常常集中在病情上,要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病人,家庭成员要多理解病人,多探视病人,不要流露出厌烦、恐惧情绪。
4、加强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保健知识,其中包括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药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服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饮食治疗方法,以及疾病传播途径等,使患者改变有关疾病的错误观念,教会病人及家属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