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如何挑选川贝
如何来挑选川贝母呢?大家都知道川贝母吧,其实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叫川贝,还有一种是叫 贝母,组合起来称呼也是可以的,而这个川贝母的功效很大,在很多人咳嗽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考虑选择这个川贝母来蒸梨子吃,这样止咳化痰的功效是相当的不错,不过川贝母想要有如此好的功效,就必须得选好,那么如何来选择川贝母呢?
正品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正品青贝:和松贝类似,呈类扁球形,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
伪品:主要来自于百合科贝母属其他植物的鳞茎以及百合科植物益辟坚的球茎。
益辟坚:大小和川贝母相仿,呈短圆锥形,顶端渐尖,基部常呈脐状凹入或平截,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质地坚硬,断面呈角质样或有时略带粉性,味苦而微麻。
浙贝母鳞茎:系浙贝母切割鳞茎繁殖所得,类圆锥形,表面黄白色,直径0.5~1.5厘米,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有时两瓣大小相近或开裂,先端渐尖,底部平或微凸,味苦,常冒充青贝出售。
平贝母和伊贝母鳞茎:采取幼嫩鳞茎,硫熏去外皮,按照大小分级冒充川贝销售。外形和松贝极相似,近球形,体型往往较小,直径一般小于0.5厘米,色白,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断面粉性,口尝味淡,或有时微甜。
大家在选择川贝母的时候就可以让我们提示的内容来指导着大家挑选到最好的川贝母,这样 在用来止咳化痰的时候功效也会更好,川贝母还可以直接吃,但是有些苦,放入川贝母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加点冰糖,这样就不会觉得太苦了,吃川贝母的时候一点点就够了,因为它的药性很强。
2川贝的记载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为一味润肺止咳的传统中药。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川贝的别名有:虻(《诗经》),黄虻(《管子》),苘(《尔稚》),贝母、空草(《本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别录》)。
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苏恭曰:“其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之良.......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明确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内伤久咳以川贝为宜。
松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所以称为松贝。本品外形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因其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米贝”。表面类白色,外有鳞瓣2枚,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或小鳞叶1~2枚;顶端闭合,稍尖或钝圆,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习称“蒜泥点”或“蒜泥蒂”。质地坚硬且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青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本品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两枚鳞瓣大小形态相近,相对抱合,在顶端形成裂口。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钝圆。气微,味苦。
炉贝
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在川贝中个体最大。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气微,味苦。
3川贝的功能
暗紫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川贝母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主产于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是商品川贝母的主要来源之一。主销华东、华南地区和部分出口。甘肃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przewalskii 主产于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地区。梭砂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delavayi 产于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德格等地者,色白、质实、粒匀,称白炉贝;产于昌都、四川巴塘和云南西部者,多黄色,粒大,质松,称黄炉贝,因具虎皮黄色,亦称虎皮贝,过去集散于打箭炉(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县),故名炉贝。主销华北。
【性味】性凉,甘平
【归经】入肺经、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1]
【主治】
【 用法】
1.梨(水果)切片,川贝要砸成粉末,放在水里然后倒入川贝一起煮,煮30-40分钟就好了,把梨和汤一起喝了,最好加点冰糖或者蜂蜜,(因为冰糖是凉性的,蜂蜜本来就有润肺的作用)
2.用红梨,把红梨的顶去掉把川贝放进去再盖上,配白茅根30克,陈皮15克一起煮,等梨炖好了一起把梨和川贝一起吃掉,把药汁一起喝了。
3.川贝取粉直接白开水送服。
4.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可以在发作之前把川贝+蛤蚧+西洋参打粉装胶囊预防。效果不错。
5.用苹果,去掉苹果顶部,在把苹果的心挖掉,然后放入川贝和冰糖,在放到水中煮熟,熟后一起饮用
4雪梨川贝炖冰糖
1、梨味甘,性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味甘在中药指有滋补作用。入肺经,就是说这种物质对肺的作用较强。
2、川贝母是一味中药,味苦、甘,食用的时候可以不吃。川贝母入肺、心经,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作用。
3、冰糖,它的功效主要是用来调味,因为川贝母是很苦的。专家解释说,这里治疗的是热症,所以使用了冰糖。一般治疗寒症,比如痛经,就要用红糖,红糖是温热的。
材料:雪梨二个,川贝5克,冰糖适量。
一个人吃就:雪梨一个,川贝3克,冰糖适量。
适合热气导致的咳嗽,咽痛,可以连续吃2-3天。效果更佳。
5川贝的副作用
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如果从毒副作用的角度来讲,川贝没什么毒副作用,就怕药不对证。因为川贝为凉药,主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痰火旺盛,肺寒痰白者不能用。用错不能治病,反而增病。这就是副作用!
川贝母性味苦、甘、凉,入肺经。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但若是寒性咳嗽,服用川贝粉就如“雪上加霜”,是很不适宜的。咳嗽了就喝点川贝止咳糖浆,成为很多人的经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能用川贝类止咳药治疗。
川贝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药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于止咳的中成药中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但由于组方和用量的不同,使用起来也是有所区别的。以“川贝”命名的药也很多,较为常见的如:“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枇杷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液”、“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等。大多用于热症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
简单的辨证方法是看痰的颜色和稀稠,热症咳嗽共同特点是咳出的痰稠色黄,而痰稀色白的寒症咳嗽和虚症咳嗽则不适宜,否则的话咳嗽症状不但不会好转,甚至会雪上加霜,加重病情。
燥热所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口干、痰少稠黏、色黄、咽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选用川贝粉确有良效。如果口淡不渴,咽痒,以晚间咳嗽为主,痰稀白者,切忌使用,应及时请医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