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患上了帕金森的综合症,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的健康和行动能力,一些患者出现了哆嗦不止的现象,那么患者就要注意及时的检查了,这样才能够保证好患者的安全,避免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那么柏金森综合症该如何治疗呢?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吧。
目录
1柏金森综合症该如何治疗呢
(1)药物治疗:在疾病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制剂(商品名为美多巴或息宁),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临床上最核心的药物.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疗,病情则会复发.在最初几年药物治疗效果最佳,虽然多数病人长期应用仍然有效,但在长期服用以后,病人会感到药物有效时间缩短,有些病人会产生“剂末”现象和“开,关”波动.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经过3-5年的治疗后病情会变得难以控制,药物的副作用与其疗效会功过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疗:主要有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手术(细胞刀)与电刺激手术两种方式,原理都是为了抑制脑细胞的异?疃?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毫米的毁损灶,后者则是埋植刺激器通过高频电刺激达到类似毁损的效果.从外科手术操作技术上讲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均是将电极放在特定的脑内核团靶点上,之后进行刺激或毁损.
2柏金森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年龄在40~70岁之间,起病高峰在50~60岁之前男性多于女性,青年家族病例亦有报道,外伤、情绪低落、过度劳累、寒冷可诱发本病。起病隐匿、缓慢进展,常以少动、迟钝或姿势改变为首发症状。逐渐加剧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或运动缓慢、自主神经障碍。
1.症状
(1)早期症状患者最早期的症状常难以察觉,易被忽略。有人称之为亚临床状态。患者活动缺乏灵活性,少动,逐渐出现脊柱、四肢不易弯曲,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步幅变小,前冲说话声音变小,颈、背、肩部及臀部疼痛、疲劳,睑裂轻度变宽,呈凝视状。
(2)典型症状①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占PD80%。特点为静止性震颤主动运动时不明显。多由一侧上肢的远端其他手指其他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一般均最后受累震颤较为粗大,频率为4-8次/s4-8Hz,能为意识暂时控制但不持久,激动及疲劳时加重,睡眠时消失。②肌强直PD患者的肌强直是由于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高,促动肌与拮抗肌的肌张力都有增高被动运动关节时始终保持增高阻力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如部分患者合并有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由于肌张力增高及不平衡常表现姿势的异常:呈头部前倾,躯于前弯上肢前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直,掌指关节屈曲的特殊姿势。老年患者肌强直可引起关节疼痛,是由于肌张力增高使关节的血供受阻所致。③运动迟缓是PD中基底节功能不全的特征性症状,严重时呈现为运动不能。表现各种动作缓慢,如系鞋带穿衣、剃须刷牙等动作缓慢或困难。面部表情少瞬目动作减少甚至消失称为“面具脸”。起步困难克服惯性的能力下降,停止运动困难,改变运动姿势困难一旦迈开脚步的小步伐,双足擦地而行,称“小步态”越走越快,缺乏伴随的双臂摆动,躯干前冲,不能立即停止称“慌张步态”。遇障碍时步履踌躇或暂停步,以小步幅连同头部、躯干一起转身绕弯。语言障碍可表现为发音低、构音不清、口吃或重复语言,称为“慌张语言”写字时颤抖歪曲、行距不匀、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这些特征性的运动不良亦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咀嚼缓慢可表现为紧张或激动,突然发生一切动作停顿,有如冻僵,称为冻结现象,短暂即过。与之相反出现反常运动,即短暂解除少动现象而表现正常活动,在罕见情况下如应急状态也有显著有效的运动称为矛盾运动。开-关现象,系突然的活动不能和突然的活动自如特殊体征可有反复轻敲眉弓上缘可诱发眨眼不止两眼球向上同向凝视及会聚运动受限,即动眼危象多见于脑炎后及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唾液分泌过多致流涎皮脂腺过度分泌及出汗增多,使皮肤尤其是面部皮肤油腻血压偏低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但很少出现晕厥,以老年患者多见,生化检查发现酪氨酸含量减少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低下有关。但血钠正常,提示为周围的交感神经缺陷。患者可顽固性便秘排尿不尽,滴尿,尿失禁等其病理基础为迷走神经背核损害及交感神经机能障碍。⑤精神障碍常见为抑郁症,通常轻中度罕见自杀。约40%的PD患者在其病程中有抑郁其特征性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和性欲缺乏。其次为痴呆,其在PD中发生率为12%~20%且其一级亲属中患有痴呆危险性极高其他症状有情感淡漠,思维迟钝缓慢性格改变可见孤独自闭等。
2.体征
(1)早期特征性为眨眼率减少,通常健康人眨眼频率在15~20次/分,而PD患者可减少至5~10次/分。
(2)典型体征①“纹状体手”呈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伸直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同时亦可发生足畸形。②myerson症叩出鼻梁或眉间不能抑制瞬目反应。③动眼危象两眼球间向凝视的强直性痉挛,通常两眼球上视者常见,侧视及下视少见,反复发作,常常合并有颈、口和肌痉挛。④开睑及闭睑失用不自主的提睑肌抑制及眼轮匝肌抑制。
(3)不典型体征膝反射变异大,可以正常,亦难于引出,亦可活跃,仅限于单测的PD患者,双侧膝反射对称的,呈屈曲性的反射,下额反射和额反射很少增高。
3帕金森病晚期症状是什么表现
1得了帕金森病之后患者的上肢动作不协调,无法完成一些比较精细的活动,比如说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不能够自理,不能正常的穿衣服脱鞋子,日常的洗漱会有困难感。患者到手不活动,接触东西的时候会颤抖。
2得了帕金森病的患者由于运动比较迟缓,身体肌肉会表现出强直,姿势会出现障碍,还可能因为帕金森病而残疾。患者往往伴有精神方面的障碍,比如会时常抑郁,会感到焦虑,肢体会出现酸痛,全身都有不适应的感觉。
3有的帕金森病患者会有便秘症状,同时身体多汗,可能会不自主的流口水。人们把帕金森病形象地叫作不能动的疾病。患者的肢体会不协调,特别是在活动的时候,患者想要抓取物体会非常费劲,当离目标越近的时候,肢体的颤抖会更加严重。
注意事项:帕金森病不会无缘无故的犯病,导致帕金森病可能是因为一些脑血管病,还可能是因为化学物质中毒。一些脑外伤也可能引起帕金森病,脑肿瘤也会导致帕金森病。
查看详情>>4预防帕金森病的4个小动作
1、自我握手
左右手掌靠拢在一起交替对握,关键在于右手拇指要有意识地用劲抓住左手的小鱼际肌,左手拇指抓住右手的小鱼际肌。紧握3秒钟后双手分开。左右相互紧握5~6次。
2、旋转拇指
如果感到体力不足,不妨试着让拇指作360度旋转。旋转时必须让拇指的指尖尽量画圆形。起初也许会感到不顺,但反复进行几次以后,拇指就会有节奏地旋转,而且让人觉得心情舒畅。一般让拇指按顺时针的方向及逆时针的方向各自旋转1~2分钟即可。
3、手指交叉
当感到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时,不妨把双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一只手拇指在上交叉一会儿后,再换成另一只手拇指在上。然后将手指尖朝向自己,并使双手腕的内侧尽量紧靠在一起。反复进行几次。
4、温风吹手
风吹干。如果使用电吹风对手掌进行刺激的话,只花3~4分钟,就可取得保健效果。用电吹风向手掌送去温风,感到稍热时,就把电吹风移开,然后再靠近手掌吹风。这样反复进行6~7次,使整个手掌都被电吹风吹出的温风刺激到。
5帕金森病的患者的饮食原则
(1)供给充足的必需脂肪酸。膳食中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大脑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核桃、鱼油、红花油,月见草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多,在膳食中可适量增加。
(2)注意给予低糖饮食。因为过多的食糖,特别是精制糖摄入过多,易使脑功能出现神经过敏或神经衰弱等障碍。
(3)膳食中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丰富的食品、如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物质,能够延缓衰老。
(4)各种菜肴烹调时,不要放过多的味精。脑组织通过酶的转换使谷氨酸生成γ-氨酪酸。摄入过多的味精时,可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
老年医学研究发现,饮食中含有的一些矿物质与防治老年痴呆症关系密切,例如钙可以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功能的正常活动,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镁是各种酶反应的辅助因子,与钾、钙等元素协同维护心肌和防治动脉硬化,从而增强脑的血流量,有利于防治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补充海产品、食用菌、豆类及其制品、鱼类、乳类、芝麻酱、各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便可以使机体获得足量的矿物质。
据临床观察,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清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核黄素、叶酸、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等均低。在日常饮食中多注意补充些粗制粮食和各种动、植物性食物,便可以满足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