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治疗膝盖积水的办法有很多。小编今天主要讲的是它的运动疗法,因为它可以自己动手。所以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膝盖出现了问题,我们能够好的运动吗?答案是不能。对于膝盖积液真的可以运动吗?这个问题,我想我们还是需要讨论一下。
目录
1膝关节的这些知识
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察觉不到。
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缓冲膝关节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60%的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
50岁以上: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逐渐产生关节炎。
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2 膝盖积液真的可以运动吗
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面积最广、最复杂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关节负重大,运动多,最易受到损伤。滑膜主要分布关节周围。于关节腔相通,分泌润滑液润滑关节。在受各种病因(如骨质增生、关节炎、关节结核、风湿病等和创伤性外伤、骨伤、关节内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损伤产生炎症反应,而滑膜对炎症的刺激的反应是分泌渗液。产生疼痛,严格地讲,只要关节内有渗出积液,就证明滑膜炎症存在,其主要表现关节充血肿胀,疼痛,渗出增多,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功能受限。
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炎症,主要症状是产生积液,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治疗期间尽量减少抽水注射频率,过多的抽水注射会刺激滑膜下结缔组织组纤维增生,以及滑膜组织老化等,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再治疗就比较麻烦.积水消除之前也一定不要劳累和锻炼,过多活动会损伤骨骼,简单通俗的可理解为:滑囊是一个储油器,是为骨骼肌腱运动加油的,目地是为了增加润滑减少摩擦,如果有了积水,积水稀释了滑液就起不到润滑作用了,此时剧烈活动就会产生骨骼摩擦,最终损伤骨骼.
滑膜炎属无菌性炎症,主要是微循环不通阻碍所致,所以治疗应以调理微循环系统为主,只要微循环畅通了,积水也就循环消失了,同样炎症也就解除了。中医药外敷(滑膜炎膏)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绿色疗法,由于药物用于肌表薄贴,因此可直接作用于关节滑囊部位,使药性直达病灶,达到活血化淤,通经走络,祛风散寒和调节微循环的目的。贴于体表的药物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受阻的微循环畅通,消除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使之重归于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就会彻底康复
3关节炎和风湿的区别
1.疼痛
是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
2.肿胀
肿胀是关节炎症的常见表现,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
3.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及炎症引起的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
4.体征
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体征也不同,可出现红斑、畸形、软组织肿胀、关节红肿、渗液、骨性肿胀、骨擦音、压痛、肌萎缩或肌无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神经根受压等体征。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延续下来,至今在风湿病分类上,广义的已有100多种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狭义上应该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其中有些病还是跨学科的,如痛风,骨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等。
4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
一、县党校老乔之妻,60岁,1987年6月7日诊。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年不愈。股胫变细,状如鹤膝。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次/分。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
生芪45克,熟地30克,麻黄3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30克,油桂、姜炭各5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生苡仁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草1O克。
上方连服5剂而愈,追访1年未发。
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岁,1988年2月3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3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掀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2月。
今日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90,继发感染,积液。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
1.忍冬藤120克,生苡仁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30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30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1O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1O分钟,2次分服,3剂。
2.白芷240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2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月6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毕竟年过6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
生芪45克,防己12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克,木瓜30克,肾四味各18克,白芷10克,外敷同前,3剂。
2月9日探视,肿全消,已可扶杖步行。
三、刘老汉,76岁,铁厂李建明之岳叔,1983年5月17日初诊:60岁时深秋涉水过河,寒湿人骨,患双膝关节肿痛达16年。近日外感引发宿疾,双膝关节肿痛积液50天。用风湿宁1号,强的松30余日,肿势日重。双膝肿大如斗,憋胀难忍,曾抽取透明胶粘液体400毫升,旋抽旋肿。左腿强直,不能打弯,卧床不起已1月。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寸脉极弱。曾服四妙、五苓合方无效。
患者年逾古稀,脾胃气衰,饮食入胃不化精微,湿浊下流,聚于关窍。傅山先生云:“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即《内经》“下病上取”之义。盖脾主四肢,主运湿而恶湿。高年久病体弱之人,中焦脾胃气虚,则聚湿成水,下流关节。用补气升提之法,益气健脾而运湿,气旺则周流全身,而水湿得化,亦即“气能化水”之理。
遂拟一方,令服5剂:
生芪45克,防己12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1O克,苡仁45克,茯苓30克,泽泻、独活各15克,白术30克,炙草10克,白芷10克,鲜生姜5片,枣6枚。
5月23日二诊:上药服2剂后,小便畅通,日夜约2000毫升以上,肿减强半,可以扶杖出游。5剂服完肿痛全消,已参加田间劳作。唯觉气怯腰困,是老年肾气已衰,原方加红参10克(另炖),肾四味120克,胡桃4枚,又服5剂,追访4年,健康逾于往年。
四.文化局长段焕忠,70岁,1982年2月17日诊。双膝关节积液,月余卧床不起。先用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不效,后服中药清利湿热之剂,5剂后不能起床。气短自汗,畏寒腰痛,面色苍白无华,脉沉弱。局部虽扪之灼热,然小便余沥,夜尿频多。一派肾阳虚衰征象,此宜治本:
生芪45克,熟地30克,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肉各10克,附子、油桂、牛膝、车前子各10克,肾四味120克。
以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红参、肾四味,温补脾肾之阳而化湿,一方守服10剂,诸症均愈。追访5年未复发。
按:余治上症,不下200例。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4类,皆从调燮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5膝盖积水的症状
膝盖积水的症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一些外在反应察觉出来吗?答案是可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般表现出的膝盖滑膜炎症状有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出现跛行,关节会产生积液,而且在上下楼和下蹲的过程中疼痛严重,有压痛点,局部皮肤温度还会升高。膝盖滑膜炎症状稍事休息会有所减轻,但再次长期行走或运动,症状就会加重。
那么,患上膝盖积水后,该怎么办?
1、膝盖积水患者的房间要阳光充足,保暖防寒防潮湿。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潮湿受冷,病变的关节应用护套保护。
2、要经常正确的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3、要防止过度的疲劳,急性期应适当休息,减少活动,保持关节于功能位,但在亚急性或缓解期,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体态护理,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保持关节的最佳功能。
4、要改变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饮食。在饮食中应增加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D,另外服用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以易消化为宜。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生冷硬的食物。食物应既有营养,也要兼顾口味,以增进食欲。
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对你的病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再结合医生的治疗,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