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疾病就会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身体里,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口腔癌是一种现在我们常常遇到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不容小觑。所以在疾病出现之前,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对它进行一下预防,那么吃什么预防口腔癌?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口腔癌有哪些症状
1.疼痛
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特别是牙龈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若疼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苦疼痛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症。
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粘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
2. 斑块
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
3. 溃疡
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
4.肿块
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总可见到癌组织病变。另外,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故如突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应仔细检查口腔部位
2吃什么预防口腔癌
很多的人都不明白口腔癌的病因,如果想要预防此病知道他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可以通过吃一些东西来对它进行预防的,经常吃什么可以预防口腔癌?我们每天吃一些维生素的食物也是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的。维生素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成分。对预防口腔癌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另外一些家常小菜都是可以预防口腔癌的。西红柿炒蛋、西红柿丝瓜汤这两道就是比较家常的菜品,做法自是不必多言。西红柿所含有的西红柿红素有助于杀掉不正常的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防止肿瘤的扩 散和转移,对口腔癌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口腔癌的出现,经常的抽烟人群也是可能会出现此病的,所以为了身体健康着想要尽量少抽一些烟。避免因为一时之快,造成终身的遗憾。口腔癌我们可以通过吃一些食物来对它进行预防,经常吃什么可以预防口腔癌?我们可以多吃一些苦瓜、菜花这类的食物,是可以很好的预防。
口腔癌是一种骇人听闻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日常饮食进行预防。只要平时注意饮食的均衡,多吃一些可以预防口腔癌的食物。还要定期补充营养。注意口腔的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疾病就可以离我们而去。
查看详情>>3口腔癌是怎么回事
(一)长期嗜好烟、酒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印度Trivandrum癌肿中心1982年治疗234例颊粘膜癌,其中98%有嚼烟叶及烟块史。世界上某些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的居民,有嚼槟榔或“那斯”的习惯。
咀嚼槟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美国Keller资料显示吸烟不饮酒或酗酒不吸烟者口腔癌发病率分别是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的2.43倍和2.33倍,而有烟、酒嗜好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15.5倍。酒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粘膜。
(二)口腔卫生差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三)异物长期刺激
牙齿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粘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
(四)营养不良
有人认为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因为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维生素C缺乏尚无资料证明与口腔癌有关。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铁量低。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粘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粘膜白斑与红斑
口腔粘膜白斑与增生性红斑常是一种癌前期病变。Silveman等报道257例口腔粘膜白斑病,平均追踪7.2年,45例经活检证实为鳞癌(17.5%),经以往报道的0.13%~6%高。因此不论口腔粘膜白斑病病程多长及其良性表现,均需长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癌变。据国内口腔粘膜白斑防治科研协作组1980年普查报道,中国人白斑患病率为10.47%。虽白斑癌变者甚少约为3%~5%,但舌是白斑的好发部位,白斑癌变的舌癌在舌癌中可占1.6%~23%。Silverman等还指出癌前变除粘膜白斑病外,增生性红斑更危险,其恶变几达白斑病人的4倍。有作者认为红斑实际上已是早期癌,其红色是肿瘤血管生成及机体对肿瘤发生免疫反应的结果。Kramer等报道舌和口底白斑病人,平均随4.3年,癌变占15%,且红白斑变比白斑的高5倍。对红白斑病变取活检应尽可能从红斑区取材,此区阳性率较高。
(六)紫外线和电离辐射
从事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较高。电离福射可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激活肿瘤基因而导致癌变,无论是r线或X线都有致癌作用。在广东省,由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放射区的口腔任何部位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性都有所增高。
(七)其它
诸如微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饮,锌和砷的缺乏等都会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4口腔癌术后饮食原则
1.采用均衡营养的饮食,维持适当体重。
2.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取,如水果、蔬菜、全类及豆干类。
3.多摄取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深绿色、浅黄色的蔬菜、水果。
4.多摄取含维生素C者,如蕃石榴、柑橘类、木瓜、新鲜绿色蔬菜。
5.避免高脂肪饮食。
6.油脂避免高温油炸及反覆多次使用。
7.多选择新鲜及自然食物,少食用腌、烟、碳烤或加硝制备食品。
8.避免太烫或较刺激性的食物。
9.避免吃发霉的食物。
10.如饮酒,应限量。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锌量低。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黏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
5常见口腔癌前病损的处理有哪些
1.白斑:癌变率为9%-19%,病因为局部刺激,白色念珠病感染等。治疗:去除口腔内不良刺激,戒烟,少食辛、辣、烫食物,定期复查。局部白斑可用维生素A、E药膜敷贴,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2.口腔毛状白斑:可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B病毒感染引起的。PAS染色可见念球菌。电镜检查可见EB病毒。治疗:阿昔洛韦、地昔洛韦、齐多天定等。
3.红斑:病因不明。病损表现为红色光亮、似天鹅绒样斑块,一旦确诊,尽早手术。
4.口腔扁平苔藓:病变率为1%-10%不等,可能与免疫、精神、遗传、药物、局部刺激、白色念珠病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去除局部刺激,应用皮质激素、维A酸类、环孢素、雷公藤、左旋咪唑等。怀疑恶变者,及时活检,手术治疗。
5 .口腔黏膜黑斑:黏膜黑斑区域出现粗糙、隆起、出血、溃疡时应警惕恶变,及早进行手术作病理诊断。
6.口腔黏膜下纤维化:1/3可发展为癌。本病与咀嚼槟榔、吸烟、饮酒、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发白,颊部、翼颌韧带处有条索状瘢痕,张口受限。治疗:无满意治疗方法,手术松解瘢痕。戒除咀嚼槟榔习惯,严密观察。
7.上消化道上皮萎缩性病变:是一种潜在的癌前病损。发病原因主要是铁摄入不足及B族维生素缺乏。患者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口角炎、黏膜经久不愈的糜烂、溃疡,眼结膜苍白、干燥、静脉迂曲。治疗:口服铁剂、多种维生素。
8.乳头状瘤:多由慢性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治疗:为交界性肿瘤,手术切除要彻底,有足够的安全切除缘。
9.皮角:为一种癌前病变,50%的可发生癌变。治疗:局部彻底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