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或者晚婚、不育、不哺乳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除此之外,50岁以上绝经;使用促排卵药的不孕患者;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遗传性卵巢家族史,有乳腺癌家族史,有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史的女性也是卵巢癌高危人群。丁克晚婚女性更需警惕卵巢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1、月经过少或闭经
多数卵巢癌患者无月经的变化。若卵巢正常组织均被癌细胞破坏,患者全身状态欠佳,可出现月经过少或闭经。
2、腹胀
腹胀堪称是卵巢癌“红牌”警告,常在未触及下腹部肿块前即可发生。究其原因在于肿瘤本身的压迫,并在腹腔内牵引周围韧带所致。加之腹水的发生,使患者常有腹胀感。因此,有不明原因腹胀的妇女(尤其在更年期),应及时做妇科检查。
3、腹痛、腰痛
卵巢癌浸润周围组织,或者与邻近组织发生粘连,压迫神经可引起腹痛、腰痛,其性质由隐隐作痛到钝痛,甚至较剧烈的疼痛。
4、下肢及外阴部水肿
卵巢癌肿在盆腔长大固定,并可压迫盆腔静脉,或影响淋巴回流,天长日久使患者出现下肢、外阴部水肿。此时应想到卵巢癌“作祟”的可能。
5、性激素紊乱
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复杂多变,有些肿瘤可分泌雌激素,由于雌激素产生过多,可引起性早熟、月经失调或绝经后阴道流血。
6、不明原因的消瘦
由于卵巢癌逐渐长大,腹水形成,可机械性压迫胃肠道,引起患者食量减少及消化不良。除此之外,癌细胞大量消耗人体养分,使患者日益消瘦,贫血乏力,面色无华。
2丁克晚婚女性更需警惕卵巢癌
卵巢癌生长迅速,容易扩散,占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由于卵巢肿瘤深藏于盆腔内,患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表现类似于一般的消化系统症状。往往在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超出盆腔以外,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卵巢癌早期可能会出现腹部的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和疼痛、肠胃不适、进食困难等,或者极易有饱食感、尿频或尿急等。
有95%的妇女在确诊前会出现至少一种与卵巢癌相关的症状。其中,77%有腹部症状,70%有胃肠道症状,58%有疼痛,50%有全身症状,34%有泌尿系统症状,26%有盆腔症状。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1.5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
2.未婚或晚婚、不育或少育、不哺乳的女性。
3.使用促排卵药物的不孕症者。
4.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的女性。
5.有遗传性卵巢家族史的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有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史者。
3引起卵巢癌的原因都有哪些
1.环境因素
工业发达国家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含量有关。
2.遗传和家族因素
约20%~25%的卵巢癌的病人有家族史。所谓家族聚集性卵巢癌指一家人均高发,主要是上皮性癌,皮-杰氏综合征妇女有5%~14%发生卵巢癌,而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常与卵巢纤维并存。
3.内分泌因素
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并发卵巢癌的机会较一般高2倍,这三者均发生于激素依赖性者。卵巢癌患者中,妊娠数低,未孕妇女比例大,说明妊娠对卵巢癌的发生似有对抗作用,乳哺与妊娠期排卵停止,减少了卵巢上皮的损伤。
4.其他因素
病毒因素、妇女吸烟(直接或间接的)被认为是卵巢癌的病因之一、x线照射过多、化学致癌因素都可导致卵巢癌的发生。
4预防卵巢癌的几种措施
一、妇科检查如发现卵巢增大,而一时不能确诊者,必须按期随访,是卵巢癌的预防主要方法。
二、口服避孕药的防癌作用也已被公认,既可起避孕目的,又能进行卵巢癌的预防,应该提倡。
三、卵巢癌的预防还要注意高动物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三高”饮食习惯应加控制。蔬菜、胡萝卜、谷物、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应加以提倡。
四、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发现异常应分析原因及处理,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卵巢癌,阻断癌变途径。尤其45岁以上妇女要3~6个月盆腔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卵巢癌。
五、延长哺乳期来进行卵巢癌的预防作用仅在短期内(4-6个月)有效,超过6个月的哺乳刺激垂体在分泌催产素的同时促性腺激素的产生也增多,应该注意。
5卵巢癌患者的饮食调养
一、患有卵巢癌的女性,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少吃一些肥甘厚味的食物,对于像肥肉、肉皮等含油脂多的食物一定要避免摄取。日常饮食最好是以清淡为主,但并不是完全拒绝肉类食物,像鱼肉、鸡肉、鸭肉等含脂肪少的食物可以适量摄取。
二、醋制是中药重要的炮制方法,中医常用醋与各种药物共制,常见的妇科用药,如醋柴胡、醋当归、醋白芍等,可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妇科疾病。
三、宜多喝茶,红茶绿茶均属抗癌饮品,对于致癌物也有相当强的克制作用。宜补充高钙食物,这就必要每日坚持喝牛奶或奶制品,常吃豆制品、小虾皮、小鱼、海带及荠菜等食物。
四、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它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卵巢癌患者如果改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也会延长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