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于自我的发现认识的越来越多,人们已经了解到了越来越多以前忽视的地方,我们经常经常评价一个青少年的时候会用这个孩子特别的文静,这个孩子特别的活泼,活泼的孩子固然受到大家的喜欢,但是活泼过头就会让许多的家长非常的担心。活泼过头很有可能是你的孩子有多动症,我们经常会说多动症,那么你知道青少年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孩子吃什么会引起多动症
孩子吃什么会引起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学龄儿童最常见的心理行为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有3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多动症患儿常见病因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来自于外界因素,如不良饮食,心理刺激,过度惊吓等都是致使孩子患上多动症的诱因。
儿童常食用一些含水杨酸盐多的食品(如番茄、苹果、橘子、杏等)、某些食品添加剂,如调味用的胡椒油、味精及某些食用色素,会诱发儿童多动症。所以家长要避免孩子常吃这类食品。
吃什么会诱发儿童多动症?有研究人员认为,一些多动症患儿体内含糖量过高,使这些患儿体内茶酚胺等神经递质分泌不足,从而引起多动。另外一些含铝过多的食物,如油条、油饼及使用含铅过高的餐具、食用含铅高的食物,如爆米花等,也可导致患儿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影响儿童视觉、记忆、感觉、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出现多动症。因此,高糖食品以及含铅、铝食物尽量避免食用。
多动症的患儿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生活中要多吃一些鱼,鱼类脂肪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脑细胞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判断力。另外多吃一些含锌的食物对缓解儿童多动症也有很大的益处。
2青少年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1、注意不集中:注意力不能专注在青少年患者的多动症的症状中仍然十分的明显。症状的表现为坐不住、心烦以及内心不安宁、上课听不进等,另外小动作也太多,在比较大的空间允许其活动时,活动过度的表现较明显,干扰他人。
2、行为幼稚:虽然患者已经是青少年,大多数也都进入了中学,但是在语言以及行为上显得十分的幼稚,通常喜欢和低年级的学生玩。他们比较容易兴奋,戏弄他人的时候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能和别人开玩笑,给人一种不成熟的感觉。
3、情绪问题比较多:仍然存在这克制力太差、容易急躁、冲动等症状表现。受到外界的刺激后的反应比较强烈,爱发脾气;行为较冒失、过失行为比较多;忍受能力很差,自尊心也下降,做事缺乏动力;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对于家长及老师的批评通常会对抗,和同学关系不是很融洽。
4、攻击行为多:这个时期孩子正在处于青春逆反时期,通常不服从指令,与家长的冲突会渐渐增加,甚至会导致家庭暴力的产生。如果是那些早期伴有违抗、攻击行为的儿童,青春期之后会出现危险的举动,做事经常不顾及后果,事后不会吸取经验教训,很容易发展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
3多动症的六大误区
一、不在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倾向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学龄前儿童表现出来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只是所谓的“多动症倾向”,那就不必过分关注。事实上,如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了这种“倾向”又未能得到及时纠正,那么在进入学龄期后便很可能发展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显示,对“多动症倾向”纠正得越早、方法越科学,恢复正常的时间往往越短,康复的可能就越大。
二、多动症是顽皮所致
家长应明白:多动症患者表现出来的行为异常是心理异常导致的,孩子的“多动”并非出于顽皮,而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三、孩子只不过是好动
活泼好动而已,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孩子的“多动”与正常孩子的“活泼好动”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多动”完全是盲目的,时时、处处都在胡闹捣乱,不分场合;后者的“活泼好动”却可能是有目的性的,换在另一些场合就会安静下来。
四、多动症孩子是坏孩子
由于多动症孩子往往“劣迹斑斑”,常常会被成人社会视作“问题少年”。而实际上,这些孩子的本质并不坏,只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所作所为罢了。
五、多动症与食物无关
研究已显示,某些食物确实会诱发或加重多动症症状,包括含水杨酸盐类丰富的食物(如苹果、西红柿、橘子等),含铅较多的食物(如贝类、甘蓝、皮蛋、爆米花、葵花子、虾类等),以及胡椒等调味晶。因此,如果孩子已出现多动症症状,就应少吃或不吃这类食物。
六、多动症的儿童的症状最终会在长大后消失
70%的童年时有多动症的人在青少年时代继续有多动症的症状,而超过一半的人在成年后仍然有多动症。虽然据估计有6%的成年人患多动症,但是大多数的成年人没有接受专业的训练,每四人当中只有一人接受训练。如果不接受专业训练,患多动症的成年人很容易变得忧郁、焦虑,喜欢糟蹋东西,他们经常在职业上碰到困难,法律问题、财务问题麻烦不断。此外,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4多动症的预防措施
1、要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选择配偶时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的影响。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多动症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
1、多动症的残留症状,反社会的人格障碍,酒精依赖,癔病、焦虑症和一些类精神分裂症。很多有人格障碍的成人有儿童多动症史,有难以控制的冲动行为障碍,忍受应激的阈值低,情绪不稳和长期的不满的情绪。追踪未经治疗或很少治疗的多动症儿童,给我们提供了多动症儿童的一个自然病程。有人报告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儿童,随年龄增大无目的的性的过度活动水平降低。但有20%的人在青春期有犯罪行为、物质滥用、学业低下、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仍然存在。
2、老师在教育方法上要避免过度疲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课程,改变教育方法,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使多动症儿童提高注意力持续时间,对学习产生兴趣。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