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较少发病。怎么在手指关节炎的预防上多注意?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目录
1怎么在手指关节炎的预防上多注意
怎么在手指关节炎的预防上多提出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呢,如何知道自己患有手指关节炎,而对于手指关节炎具体是属于哪种具体的类型是不是容易判断呢,如果说判断不明确,那么对于治疗可能就会带去一些困难,要慎用。
1、首先呢,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手指有炎症的情况,且会像关节炎那样的症状的话,建议最好先去医院做个检查和观察。明确是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都较为复杂,不建议患者自行治疗。
2、如果确定自己患了手指的关节炎的话,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太过于冷的东西,比如冰块或者冰水。不然这样会使手指关节神经受伤,受凉会加重关节炎,使人疼痛难忍。多用热水泡手。
3、再有手指关节的炎症由于手指比较常的暴露在外面,所以一定要在你患有炎症的地方涂上一些药膏来防御细菌的侵蚀。同时如果发现效果不好的话要及时的治疗。因此贴膏药往往不能当做治疗手段,相反还容易延误治疗时机。
手指关节炎的预防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应该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特别是要知道手指关节炎具体是什么样的关节炎,是类风湿还是风湿疾病,或者是骨性关节炎,都应该做好了解,这样不管是在哪个方面都会有十足的治疗措施。
2手指关节疼痛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大到美术家的手画出了维妙维肖的图;刺绣家的手绣出了栩栩如生的绣品,小到人们吃饭、玩手机、敲键盘也都离不开手指的灵活运用,用的多了,手关节疼痛也就出现了。
1、经常用手指导致的疲劳
这种问题是手指出现关节疼痛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常见的。一般来说,长期使用电脑或者绣花等手工劳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解决方法很简单,稍作休息,不要持续高强度劳动即可。
2、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或变态反应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代谢障碍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外伤所致的外伤性关节炎等。
3、骨关节炎
这种是最常见的手指关节痛的原因,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
4、关节骨性关节炎
这也是手指关节疼痛的原因,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肿胀,关节内有骨性增长物-骨刺。
多发生在手指末端指关节,也可发生在手指之间的关节。增生性关节炎一般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首先出现在一个或几个手指,随之,累及其他手指。患病的关节可红肿,疼痛。晨起关节僵直比较常见,可以比较重,但持续时间短,少于20分钟。
5、类风湿关节炎
常为手指的近端指关节受累,有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手指发僵、握拳困难,往往持续1个小时以上,活动后可减轻,一般为多个关节痛、具有对称性、游走性的特点。做化验和X线检查显示有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女性较为多见。
关节现象反复发作,长期下去会导致手关节变形,致残。
6、寒湿或劳伤
手关节疼痛也可能是由寒湿或劳伤(如腱鞘炎等)引起的一般性关节疼痛。长时间从事手指工作的人较常罹患的腱鞘炎,由于肌腱摩擦而造成腱鞘发炎,产生疼痛。
3手指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按摩疗法
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后用摇、滚、揉手法,作善后处理。每次30~50分钟,2~3天1次。
2、蜡疗
将蜡袋加温软化后,置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3、红外线照射
肿痛部位照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4、离子导入
干姜、桂枝、赤芍、当归各2g,羌活、葛根、川芎、海桐皮、姜黄、乳香各 1g,装入25cm×15cm的袋中,缝合置蒸锅内加热至气透出布袋,取出稍降温至40℃~42℃ ,热敷患处加直流电导入。
4手指关节痛的偏方治疗
1、活经活络汤
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活经活络。
主治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2、乳香制没汤
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化淤通络,利湿除痹。
主治关节炎。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薢、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5桃仁鸡蛋治关节疼痛
《本草纲目》:“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畜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谵语者,亦以此汤主之。”糖尿病后期手足不温及便秘者,用之良效。
外敷桃仁鸡蛋糊对关节疼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桃仁、白芥子各6克,鸡蛋1个。将桃仁、白芥子研成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痛处,3~4小时即能止痛。但应注意不要久敷。
关节疼痛多因风、寒、湿邪侵入,导致肌肉、骨节气滞痰凝、经络痞塞、血脉运行不畅而引起。
白芥子性温,味辛,具有利气祛痰、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功效,治疗因痰饮(编者注:指留在胸腹部的液体,其中浓者为痰,清者为饮)流注经络,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桃仁性平,味苦,有活血化淤、润肠通便之功,可用于各种淤血证、肠燥便秘、肠痈等,外用对跌打损伤、新旧软组织挫伤、炎性包块等有较佳疗效。
药理研究表明,白芥子外用能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对风湿性关节疼痛有效;桃仁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软组织肿胀,也有较强止痛作用;白芥子刺激性较强,以蛋清调合能减轻其对皮肤的刺激,而蛋清生用可解毒,遇热则能“拔寒”。3味合用共同发挥除寒去湿、破淤散结、通经活络作用。故此方对类风关节炎、骨质增生、扭伤等引起的关节疼痛,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消肿作用。但皮肤过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