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晚上睡觉中常发出咯咯咯咯的咬牙声,早晨起来问他却不知道,医学上把这种磨牙称为夜磨牙症。磨牙是一种现象,他不是什么病,如同做梦、说梦话一样。但是严重的夜磨牙会加快牙齿的磨耗出现牙齿过度敏感的症状,甚至造成牙周组织损伤、咀嚼肌疲劳及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那么磨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目录
1睡觉磨牙的四大危害
1、对颌面肌的损害:
正常咀嚼运动中的牙接触是间歇性的,时间很短,咀嚼肌发出的作用力适合需要,一般很小,而且紧张和松弛是交替而有节奏的,而磨牙症患者的咀嚼肌收缩是在无意识下活动,比正常功能大的多,持续时间又很长,并且缺乏节奏性(即不是接触→分开→接触······,而是长时间接触);因此,犹如职业性肩痛、颈痛一般,无论是夜磨牙或紧咬牙的人,均可因用力过度而使咀嚼肌过分疲劳而功能异常,常常在晨起时感觉颌面部肌肉紧张或疲乏;紧咬牙时升颌肌为等长收缩,长时间收缩导致肌肉组织内压力增大、血液循环受阻,使液体渗出、组织肿胀,从而刺激组织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肌肉疼痛和触压痛。由于神经肌肉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感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发生相似的症状。磨牙症不但可以引起颌面部肌痛,并常同时伴有其它部位(颈、背)的肌痛。
2、对牙体组织的损害:
磨牙症的直接后果便是牙体组织的丧失。磨牙症患者夜间8小时睡眠中,肌收缩次数从几次到259次,牙与牙直接接触的时间比正常人多出数倍,长期的磨牙导致牙齿硬组织大量丧失,前牙牙冠切缘被磨成尖锐的边缘,牙尖磨平,牙冠变短,从切缘向舌侧形成一个磨损面,切嵴被磨去,切缘尖锐不齐;后牙上牙颊尖斜坡磨成平面,咬合面比正常明显增宽,严重者咬合垂直距离降低;有的患者由于不均匀的牙体组织磨损造成薄壁弱尖的形成和侧向力的增大,导致牙折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牙齿严重磨损则可导致牙齿对冷热酸甜的过敏、穿髓、牙髓炎等。
3、对牙周组织的损害:
磨牙症患者在磨动牙齿或紧咬牙时的合力特点为,合力大、时间长,并且有侧向合力,加之牙齿不均匀磨损形成的锐尖形成创伤合,产生异常咬合力,使在咀嚼过程中牙周组织受到的侧向力量增大,而牙周组织对侧向咬合力量的耐受性最差,导致牙周创伤,牙周膜腔增宽、组织坏死、非特异性龈炎等;另外,咬肌收缩愈强,牙根下沉愈多,牙周受力愈大,如果超越其耐受力,可引发牙周炎症。牙周组织对异常咬合力的另一种反应是牙槽骨的增生,在牙槽骨颊侧可见牙槽结节。
4、磨牙症对颞颌关节的损害
磨牙症对颞颌关节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颌骨肌的功能亢进,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疼痛而出现关节局部痛;2) 颌骨肌功能紊乱继而引起下颌运动及关节运动异常,以至关节结构紊乱;3) 咬肌紧张、强力收缩导致牙体重度磨耗甚至穿髓,咬合垂直距离降低,使关节间隙减小、关节腔压力增大,在下颌运动中组织间的摩擦加大、导致关节组织损伤、颞下颌关节双板区穿孔等;4)全口牙的重度磨损,前牙覆合消失,上下前牙呈对刃合关系,出现平衡合接触,形成Ι类杠杆,对关节造成损害。
2磨牙的原因是这些
白天工作或学习期间过分紧张疲劳,情绪发生紊乱;建议要调理好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建议到牙医那里根据其牙齿形状做一个夜磨牙保护咬合垫儿,晚上睡觉时戴在上颌牙齿上,可以限制口腔的运动,制止磨牙的动作产生,从而保护牙齿的咬合面。
患有寄生虫病,肚子里长有蛔虫,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建议作驱虫治疗,将肚子里的寄生虫或蛔虫用药物杀死,以减少肠道寄生虫蠕动刺激肠壁。
缺少钙质使得神经功能紊乱;建议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
过于兴奋、焦虑、抑郁、愤怒等心理因素;建议睡前尽量放松自己,尤其是在入睡前。可以适当的做些体操、泡泡热水澡、听听轻音乐等。避免兴奋性食品和吸烟、改善睡眠环境。尽量避免含有咖啡因等饮料或食物。像咖啡、巧克力、可乐等尽量避免。
齿畸形错位;建议到牙医那里根据其牙齿形状进行牙齿形态的调整,进行正畸或进行修复。
睡觉时的姿势不正确;建议保持正确姿式,睡觉时弯成一团也会导至磨牙,不要将被子盖到头上。
3宝宝磨牙可以试试这些食物
胡萝卜条
营养提示:适合4~12个月的宝宝。胡萝卜中丰富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对于促进宝宝视力以及上皮组织的发育有重要意义。此外,胡萝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宝宝肠道蠕动,有效防止宝宝便秘。
原料:胡萝卜100克。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成10cm左右的细长条;放入清水中煮熟。
烤馒头
营养提示:适合4—12个月的宝宝。馒头淀粉含量高,宝宝4个月之前的唾液腺分泌功能弱,唾液淀粉酶活力很低,不宜喂食淀粉类食物。到了4个月左右,唾液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渐增加,消化淀粉类食物的能力增强。此时适当添加一些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可以促进宝宝淀粉酶的分泌。
原料:馒头100克。
做法:将馒头切成细长条;放入微波炉中,高火加热2分钟。
地瓜干
营养提示:适合4~12个月的宝宝。地瓜富含膳食纤维、赖氨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钙、铁、钾等多种营养物质,所含黏液蛋白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其碱性特点可促进机体酸碱平衡。
原料:红心地瓜200克。
做法:将地瓜洗净,放入蒸锅蒸熟;待蒸熟的地瓜晾凉后,切成条状,放在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到合适的硬度即可。
宝宝经常磨牙的危害
1、宝宝长期磨牙会影响睡眠,致使睡眠较浅。宝宝只有在深睡眠时,促进身高发育的生长激素才能达到分泌高峰。因此,睡眠较浅会影响宝宝长高。
2、磨牙也会使牙齿受损,长期牙釉质受到损害,会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辣时就会发生牙痛。
3、长期磨牙会使脸部变形。磨牙时咀嚼肌会不停地收缩,久而久之,咀嚼肌就会增粗,引起脸型变方或者两侧脸型大小不一。
4、造成心理阴影。长期磨牙会使面部过度疲劳,吃饭、说话时会引起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酸痛,甚至张口都有困难。最终致使宝宝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4磨牙的三种类型
在口腔门诊中不少患者因磨牙症而就诊,夜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宝宝 磨牙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一般分为3型:
①磨牙型:常在夜间入睡以后磨牙,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磨牙,睡眠时患者做磨牙或紧咬牙动作,由于牙齿磨动时常伴有“咯吱咯吱”的声音,通常也叫 “咬牙”。又因它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又叫“夜磨牙”, 患者本人多不知晓,常为别人所告知,因影响他人,特别是配偶,而比较受到重视。
②紧咬型: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
③混合型: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的现象。
人在6岁至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一种病态。
5磨牙应该如何进行科学治疗
1) 心理治疗:确实有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使颌骨肌肉张力过度。消除紧张情绪,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合理安排工作。必要时口服安定片,每日1-2次,每次一片。有依赖性。
2) 减轻大脑兴奋治疗:睡前休息放松、做适当的体操、避免兴奋性食品和吸烟、改善睡眠环境等有利于减轻大脑的兴奋状态。调动患者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的心理作用来减轻磨牙的发生。作用很小。
3) 肌肉松弛疗法:颌骨肌肉过分紧张是引起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治疗中解除肌肉过度紧张是控制磨牙症的必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肌肉松弛仪的应用;体疗,进行咀嚼肌的生理功能训练;按摩;视听暗示等方法。作用很小。
4) 睡眠中唤醒刺激的治疗:通过生物反馈、使患者在磨牙发生时被声音等电信号惊醒从而暂时停止磨牙。有学者对嘴唇进行暂时性的传入电刺激、结果对控制磨牙症有效。但这种方法干扰了患者和同居人的睡眠、效果不长期。
5) 调整牙合治疗:通过调磨少量牙体组织,去除咬合干扰及牙合早接触,建立咬合平衡关系,以达到牙颌、咀嚼肌、颞下颌关节三者间的生理平衡,消除磨牙症。对于有牙合畸形的病人先进行正畸或进行修复。然后服用蘑芽亭胶囊进行调理神经祛除磨牙症。
6) 肠道驱虫治疗:杀蛔虫治疗,减少肠道寄生虫蠕动刺激肠壁。因为卫生原因而导致蛔虫引发的夜磨牙在儿童时期可能会发生,但是在青春期和成年人中因蛔虫引发的夜磨牙发生的几率几乎不存在。所以,驱虫治疗方法对于青少年和成人来说没有效果。
7) 咬合板治疗:制作一个牙垫,晚上睡前戴在牙颌上,早晨取下,缓解肌肉紧张。目前最容易被医师和患者接受,防止牙磨损效果明显但并不能治疗磨牙症。
8) 纠正牙颌系统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咬铅笔、常嚼口香糖等。
9) 药物治疗:主要着眼点是试图调整牙颌面运动障碍和肌肉张力失常。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磨牙症是指睡眠时有习惯性磨牙或白昼也有无意识磨牙习惯者,随时间一点一点加重,是一种长期的恶性循环疾病。夜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