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人数在不断的增长。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伤害,患者要及时的治疗,而在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诊断是很关键的一步,那么临床上常见的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请专业医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下。
目录
1酒精肝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几种
1、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肝的最主要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征(包括酒精依赖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与戒酒有关,多呈急性发作过程,常有四肢抖动及出汗等症状,严重者有戒酒性抽烟或癫痫样痉挛发作)的发生。
2、供给足够的能量、维生素、蛋白质
酒精肝患者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要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一日给蛋白质100g左右,脂肪提供的热量以总热量的15%~20%为宜,同时补充维生素B1、B2、B6和B12、。酒精肝同时伴有叶酸缺乏时,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缺乏也可引起肝脏DNA合成障碍,使肝细胞再生能力降低,可肌注叶酸1mg/d。可有用蛋白同化激素120mg/g,可使脂肪肝消失。研究发现辅酶A8mg/d,治疗酒精肝3~6月,促进脂肪的β氧化,收到一定的疗效。
3、药物治疗
(1)糖皮质类固醇可改善重症酒精肝患者的生存率。
(2)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3)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肝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甘草酸制剂、水飞蓟宾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4)酒精肝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应重视抗纤维化治疗。
2酒精肝诊断方法有哪些
1、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选用CT平扫,正常人肝CT值因个体差异可有较大差异,但总是高于脾脏的CT值,且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诊断标准一般参照脾脏的CT值。如果肝、脾密度比值小于1或肝脏的CT值低于脾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二者的比值可作为衡量酒精性脂肪肝的参考标准或随访疗效的依据。
2、根据肝脂肪侵润的范围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类,以弥漫型多见。弥漫型酒精肝的密度多均匀一致,但有些病例在密度普遍降低肝内可存在相对正常的岛屿形肝组织,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可导致误诊。相反,如果肝占位性病变与脂肪肝密度相似,使病灶显示不清楚而漏诊。
3、CT平扫对酒精肝的分级标准:轻度——肝脏密度降低,CT值稍低或等于脾脏;中度——肝脏CT值比脾脏低,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或肝血管密度等于肝密度;重度——肝密度显着降低,肝血管密度明显高于肝密度,形成鲜明对比。
4、有饮酒史,较重的肝硬化可呈大细胞性贫血。
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增高,前者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大于2有诊断意义。ALT不灵敏是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辅因子B6下降。肝组织内ALT比AST活性受抑制更显著。
6、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分布在肝细胞细胞质和毛细胆管内皮中。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氨基酸谱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升高。
7、靛氰绿滞留试验异常为早期指标。血清内特异性,酒精性透明小体抗原抗体阳性。重症时抗原抗体均阳性;恢复期抗原阴性,抗体仍短时间阳性。若抗原抗体持续阳性表明病情进展。血清IgA升高,并有低锌血症,高锌尿症。故肝病时肾锌清除率,有助病因诊断。
8、间接免疫荧光法 可测酒精性肝病血中肝细胞膜抗体阳性,其阳性率为74%。酒精口服法负荷试验 测糖蛋白,前白蛋白,d2HS糖蛋白、触珠蛋白的变化。酒精性脂肪肝时均减低,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时均增高。酒精肝病再饮酒时,血中前胶原Ⅲ肽(PⅢP)明显增加。肝脏活组织检查 可见肝组织内酒精性透明蛋白小体(Mallorys alcoholic hyalin),巨线粒体。
3酒精肝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首先、轻症酒精肝患者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这些症状,只要经过科学有效的治疗,症状会很快的得到改善,同时病情也会得到好转。
其次、中、重度脂肪肝除以上症状外,少数患者来会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有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由此可见,酒精肝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需要积极的进行抗病毒治疗。
最后、酒精性肝炎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会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跟细菌性感染等症状很相似,同时伴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症状。
4酒精肝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长期大量饮酒,极有可能形成酒精肝,那酒精肝的危害性大吗?
目前,酒精性肝病患者,在我们周围很常见。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酒精对身心的伤害作用,是由它在血液中的浓度来决定。
那酒精肝的危害性大吗?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首先是终身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果酒以及药酒等。摒弃有害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保肝治疗。消化道症状严重的病人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摄入高热量食物及多种维生素,同时还要注意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形成酒精性肝硬化。
5酒精肝患者如何进行预防
(1)、避免熬夜
酒精肝要注意生活有规律,避免熬夜看书、熬夜卡拉OK、通宵上网等,因为23点左右凌晨1至3点钟是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如果熬夜,肝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开始自我修复被打破,另外静卧可增加肝脏25%的血流量,减轻肝脏的功能血损,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因此注意适当休息,晚上加班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B群,C,E,若有不足,会增加疲劳的感觉,并增加健康的磨损。
(2)、 饮食
饮食上结构要合理,预防酒精肝的方法是什么?营养药充分,避免高脂肪、高糖、油腻食物,饮食应该清淡,食用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食物,多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饮食营养药搭配,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肝脏负担。
(3)、减少饮酒
调查发现,持续过量饮酒时造成酒精肝的罪魁祸首,酒精肝细胞内的代谢异物,破坏肝脏的细胞膜,导致肝细胞肿胀,坏死,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大量的肝细胞内长期脂肪堆积,使其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自身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大量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形成肝炎。应该减少饮酒或者戒酒,减少对肝细胞的损害。
(4)、心情开朗
每天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开朗乐观,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和心态,过分忧郁,感情脆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造成其它器官机能调节的障碍,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调,直接或间接影响肝脏功能的康复肝病患者要树立对病情康复的信息,这样将有利于治疗和病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