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友都有过痛风反复发作的经历,只是发作间隔的时间不一。有的几年发作一次,有的几个月发作一次,有的每个月发作几次。下面医生就来讲讲,能让痛风少发作甚至不再发作的 7 个要点。
目录
1痛风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痛风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发生的呢,痛风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性。患有痛风病的家族里,如果不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就很容易患上痛风。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酶,就不能把蛋白质分解。最后结晶成小晶体堆积在关节内,诱发疾病。
痛风与肥胖有关: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这是痛风病因之一。有人发现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7。8%,而且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减轻体重后,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这说明长期摄入过多和体重超重与血尿酸水平的持续升高有关。
痛风与高血压有关:痛风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大约25%-50%的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
痛风与高血脂症有关:痛风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有高胆固醇血症。
痛风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患者中约有0.1%-0.9%伴有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者则占2%-50%。
性别因素: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风,男女发病比例为20:1。并且,女性患痛风几乎都是在绝经以后,这可能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性激素分泌的改变有必然的关系。这是引起痛风的原因之一。
2关键的七要素能让你的痛风不再发作
1. 坚持降尿酸
痛风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坚持使血尿酸维持在低水平,没痛风石的低于 360 μmol/L,有痛风石的低于 300 μmol/L,这样就能使痛风少发作甚至不再发作。
当然,每个人达到这目标的方式会不同:极少的人能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达到;而绝大多数需要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服用降尿酸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才能达到目标。
而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2. 注意饮食
高嘌呤、高果糖食物的过量摄入会影响尿酸水平,诱发痛风,所以控制高嘌呤、高果糖摄入是必不可少的。
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应尽量避免,猪牛羊等常吃的畜禽肉要适量,新鲜蔬菜、低脂低糖牛奶则可适量多吃。
3. 多喝水,多排尿
多饮水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特别是炎热、干燥季节,更需要补充水分。
痛风的朋友适合饮用白开水、含碳酸氢钠的苏打水、淡茶水。一般成人每天饮水量应在 2 000 mL 以上 ,足够的尿液才能帮助尿酸排出。
4. 控制体重,别太胖
人体的体表面积、肥胖程度与血尿酸的含量呈正比,肥胖也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控制体重有助于尿酸控制,预防痛风发作。
体重控制关键在于运动和饮食控制,通俗讲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但是要减肥不能只靠口号,行动最重要。
5. 限制食盐摄入
一些学者认为,食盐中的钠离子有使尿酸沉淀的作用,诱发、加重痛风。
痛风的朋友,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的话,则更需要严格限盐了,每天最好控制在 2~5 g 内,也就是一啤酒盖的量。
6. 忌烟酒
戒酒大家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酒精会升高血尿酸甚至诱发痛风,尤其是啤酒。
虽然吸烟和痛风没有直接关系,但吸烟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存在联系。
除此之外,吸烟的人还容易发生癌症、阳痿等,所以有痛风的朋友还是尽量把烟也戒了吧。
7. 远离各种「刺激」
受寒、过度劳累都有可能使人体的神经调节紊乱、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
痛风朋友,在夏季应避免将室内的空调温度调的太低,特别注意不要将风口直接对着吹。由于痛风发作部位常在大脚趾等足部关节,痛风患者在空调房间尽量不光脚,最好穿上袜子。
此外,饥饿也会可使尿酸水平增高,所以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3痛风吃什么最不好
痛风的患者一定都听说过一个词,就是嘌呤。嘌呤高会导致人们出现痛风,所以要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痛风性关节炎无论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浓肉汤、菌藻类、扁豆、黄豆及豆制品等。这些都是痛风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痛风患者不能吃什么呢?除了上面的一些食物以外,还有下面马上要说的一些,比如胰脏、肝、肾、骨髓、大肠(含嘌呤高)。蔬菜:菠菜、芹菜、小萝卜等。因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导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长,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肾脏负担。这些食物都会给痛风提供发展空间,所以要少吃。
4痛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关节炎 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结晶的来源有二:①过饱和的尿酸释放到关节液中,正常情况下pH7.4,温度37。C时尿酸钠的溶解度为380umoI,L(6.4mg/d1)。血尿酸过高与血浆白蛋白、al、a2球蛋白结合减少,加之关节局部pH、温度降低等,尿酸盐结晶析离。②关节滑膜上的痛风微小结节崩落(结晶脱落)。析出的结晶激活了 Hageman因子、5一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缓激肽、花生四烯酸及补体系统;又可趋化白细胞,使之释放自细胞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单核细胞也可在刺激后释放白细胞介素l(IL,1)等引发了关节炎发作。
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部位是跖趾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90%为单一,偶尔双侧或多关节同时或先后受累,呈红肿热痛,可有关节腔积液,也可伴发热、白细咆增多等全身症状。发作常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可出现本病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缓解期可数月、年乃至终生。但多数反复发怍,甚至到慢性关节炎阶段。个别者无缓解期直至延续到慢性关节炎期。一般疼痛明显,少数症状轻微。多于春秋季发病,饮酒、高蛋白饮食、脚扭伤是重要诱因,还有穿紧鞋、多走路、受寒、劳累、感染、手术等。
二、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 是痛风特征性损害。是由于尿酸单钠细针状结晶沉淀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异物样反应,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大细胞所围绕,形成异物结节,引起轻度慢性炎症反应。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呈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初起质软,随着纤维增生渐硬如石。关节附近因易磨损,加之结节隆起使表皮菲薄,易破溃成瘘管,有白色糊状物排出,瘘管周围组织呈慢性肉芽肿不易愈合,但很少继发感染,可恢复性差。进而伤害皮下组织、滑膜囊、软骨、骨,造成组织断裂和纤维变性,软骨、骨破坏最显著,累及关节增多,甚至到脊柱、下颌等各关节,软骨呈现退行性变,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骨质侵蚀缺损乃至骨折,加之痛风石增大,招致关节僵硬、破溃、畸形。
5痛风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1.一般护理
痛风患者的护理在患者发病时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使患部休息,也可依病情冷敷患处,使用支架避免患部受压,一般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72 h后才可回复活动。生活上给予照顾,协助病人翻身,应穿宽松柔软鞋,鞋袜切勿过小过紧过硬,防止足部损伤。床铺、被褥、衣服要整洁无皱折。在治疗及护理中动作要轻,尽可能减少病人疼痛。为防止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好转后,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并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医疗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
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作好疾病的解释工作,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本组均为老年病人,由于发病急,同时伴有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多数患者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不安。因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加注意服务态度,对病人服务态度和蔼,主动询问患者疼痛部位及程度,及时解决病人的躯体不适,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有计划安排护理活动,合理安排给药时间。针对本病特点把有关本病知识及治疗效果介绍给病人,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8例首发病人由于不了解病情,思想顾虑多,担心能否治好,经耐心解释及初步治疗后,关节红肿消退,病人情绪好转,主动询问有关预防措施。
3.饮食护理
痛风病人的饮食有三大原则:不饮酒;不吃内脏;少吃海产品,并且摄取充足的水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反复向病人说明饮食限制的重要性并严格控制饮食,告知病人平时不暴饮暴食,不饮酒,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少食盐,每日2 g~5 g之间,多饮水(不宜饮用纯净水),每日大于2000 ml~3000 ml,以促进尿酸排泄。多食蔬菜水果,少吃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如牛肉、骨髓、海产品、动物内脏、花生等高蛋白食品及发酵食物。可饮用水果汁、矿泉水、牛奶、豆浆等。通过与病人交谈,我们了解到部分病人反复发作都与上述饮食不当有关。经饮食指导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