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虽然知道自己早晚都要面对更年期的到来,可是她们依然想的是更年期越晚越来是最好的,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多保持自己的美丽的容颜,所以更年期之前的保健措施越来越受到中年女性的欢迎,这时关于自己的更年期年龄成为了讨论的话题。
目录
1 女性更年期经血少的病因
1、子宫内膜病变因素:如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粗暴刮宫损伤了内膜、内膜结核,可导致经血量少。
2、流产因素:多次人工流产或者手术粗暴,损伤到子宫基底层内膜或宫腔黏连,都会引起经血量少,或是手术后有大出血,有时先表现为经血量少,继而出现闭经。
3、巢疾病因素:如果患有卵巢早衰、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等疾病,卵巢分泌雌激素不足,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内膜较薄,则会出现经血量少的这种现象。
4、药物因素:一部分女士经血量少很有可能是患者服用了一些避孕药、抗肿瘤药、治疗精神病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类药物。
5、其它因素:如个性差异,有些女士自月经初潮后,经血量就比较少;另外,经血量少与精神心理、环境因素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2了解女性更年期的年龄
据统计,我国女性的绝经年龄是比较早的,这跟人口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像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然而美国妇女为51.4岁。当然这只是平均数,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实际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确定。不过,现在医学界比较认同的是月经初潮的年龄有提早的趋势,而绝经年龄也同样有提前的迹象,生活环境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其中还有更严重的情况,约1%妇女在40岁前即绝经,可诊断为“过早绝经”或“卵巢早衰”。
绝经的年龄相对还是用以推算的,可是更年期年龄就不行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影响更年期到来的因素很多,包括地域、气候、种族、遗传、生育情况、营养等。并且女性性腺的功能从成熟到衰退的转变是逐渐发生的,这就加大了判断更年期年龄的困难程度,只能从一个人的绝经年龄来估算她的更年期开始时间。
现在我们来总结下影响绝经期的因素,
生育:首次怀孕和生育的年龄越大,绝经越早;妊娠次数越多,绝经越晚。
哺乳:哺乳期越长,排卵就越少,绝经则越晚。医生建议,断奶最好在宝宝1岁以后。
口服避孕药:调查显示,1/3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的女性绝经期较晚;服药时间越长,绝经越晚。
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和安纳息松会抑制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活性,影响体内雌激素的生成,甚至使许多依赖雌激素的代谢活动异常。女性应戒烟并远离吸烟环境。
掌握了绝经期年龄,相对的更年期年龄也就方便判断了,不过这不是绝对的,中年女性想让更年期晚点找到自己,根本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平常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对于即将更年期,还是已经更年期的女性都有帮助。
3更年期女性的性福生活
1、女性更年期后的性生活可增强对生活的信心,精神愉快;
2、更年期夫妇通过拥抱、抚摸等皮肤密切接触,可满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需求,能促进情感,使夫妻恩爱,彼此和谐、尊重;
3、女性更年期后的性生活能反射性地作用于垂体的应激功能,使卵泡成熟并排出正常,分泌雌激素,让卵巢衰退的速度减退,推迟或减轻更年期症状;
4、性压抑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虑、抑郁,而女性更年期后的性生活则能松弛紧张,缓解抑郁情绪;
5、女性更年期适度的性生活还可避免生殖器官废用性萎缩。
更年期妇女的性生活常见问题:
1、更年期期间的性生活要根据双方的体质和习惯适当的控制时间和频率。
2、夫妻双方要保持心理上的健康,正视更年期性生活,报以积极地态度面对,要对性生活的质量充满信心,防止产生“衰败心理”。
3、更年期女性身体变得虚弱,不能像以前保持高强度的性生活了,不过坚持适度的性生活对身体还是有益无害的,但对于身体确实有病的老年妇女,还是建议杜绝性生活,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
4、更年期女性在性交过程中的体位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各种姿势要根据身体状况去选择,不过凤凰中医的专家还是建议采用女上位、侧位、床边位等。
5、更年期妇女在开始性生活之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准备,由于阴道的干涩,最好准备润滑油类的东西涂抹到阴道内,另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达到充分性兴奋后再开始,不能急躁,否则阴道干涩会使女方产生疼痛、阴道皲裂、出血等意外情况。
4女性更年期的保健知识
1、悲观心理反应
一些妇女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更年期症状,出现悲观的想法,常感到目前的情景似乎不如以前,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失去了信心,情绪消沉,容易激动、烦恼。
2、焦虑心理反应
主要表现为由于更年期出现的一些生理性改变,使妇女顾虑重重,表现为紧张、情绪波动大、精神难以集中。
3、个性与行为的改变
一些妇女的某些更年期症状比较明显,这些症状改变他们的个性及行为,出现了感情的不稳定:多疑、唠叨、急躁,甚至不近人情;无端的心烦意乱;有时过度兴奋,有时则伤感绝望,常有孤独及抑郁倾向。
4、其他不良心理状态
如兴趣变得有限,对社会上的一些活动失去兴趣,又不想建立新的兴趣。有的人总提不起精神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以往那种灵活性,自感记忆力下降力不从心。
5更年期饮食调理要
一、平衡饮食
根据中国居民膳示指南共有8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食水果、蔬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膳食;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饮食。以上8条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人到更年期,新陈代谢需求降低,饮食更要低热能、低脂肪、低盐、低糖。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二、特殊饮食需求
1.补充钙剂
妇女绝经早期,随着雌激素分泌减少,骨密度迅速下降、尿钙排出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率比同龄男子高出数倍,故应注意补钙。含钙的最佳食物来源是奶类,每半斤牛奶可以提供大约250mg钙,其次,海带、深绿色叶菜、豆类、虾皮等含钙量也很高。对于不能接受或不能得到乳品的人,可采用钙强化食品或补充钙剂。服用碳酸钙时可以随餐补充,以提高吸收率。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经常有户外活动者,不致有维生素D缺乏,但老年人的转化能力降低,或户外活动少的人可在补钙同时补充适量维生素D。
2.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人体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加之中年以后体力活动减少,若仍然保持过去的进食量,摄入的能量超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在体内,超重或肥胖。肥胖的人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病。反之,能量摄入不足或运动量过大则会引起消瘦。过于消瘦不仅使劳动能力下降,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减低。肥胖或消瘦都不是健康体型。中、老年人吃的不算多,但体重已经超重了,这是活动量太少的缘故。适当的体力活动对健康十分有益,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和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要提倡适当的运动来保持理想体重,而不是单纯依靠减少进食量来达到减肥目的。
3.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可提高免疫力,预防肿瘤及动脉硬化,防止眼花及视力模糊;蔬菜水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有通便和降血脂作用;蔬菜水果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多吃蔬菜水果对更年期女性的健康和预防疾病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医学证明了植物雌激素可平衡体内激素,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同时具有抗氧化、抗类风湿,抑制细胞的异常生长等作用。含有雌激素样作用的植物有300多种,如苹果、胡萝卜、燕麦、橄榄、土豆、茶、咖啡,草药当归、葛根、补骨脂、蔓荆子、升麻、甘草等。其中大豆富含植物激素,作用最为显著。据经验介绍,每天若能摄入100mg~160mg的大豆食品或大豆异黄酮,就会减轻一些更年期症状,如潮热、阴道干涩,并能加强心脏和骨骼的保护。但更年期症状严重者,植物激素不能代替激素替代疗法。
三、其他健康食品
健脑:松子、瓜子、核桃、大豆;
乌发:核桃、黑芝麻、首乌;
通便:芹菜、菠菜、扁豆、萝卜、蜂蜜、香蕉;
安神:牛奶、蜂蜜、小米粥;
清火凉血:藕水、绿豆、荸荠;
补钙:黑芝麻、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虾皮;
尿频:白果、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