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具有降血脂功能的水果。会对冠心病的防治起到辅助的作用,那具体那些水果适合冠心病病人吃呢。我们为你做了详细概述。
目录
1更年期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的关系
双侧卵巢切除后,冠心病发病率增高。Robinson对102例在45岁以前做了双侧卵巢切除及子宫切除者进行了观察,以112例仅做子宫切除术者作为对照,术后均观察12年,前组发现冠状血管病变者26例;后组仅有5例。心绞痛:前组为16例,后组为4例。心肌梗塞:前组为5例,后组仅1例。故认为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或停止,冠心病发病率高。
关于子宫切除并发冠心病的危险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手术本身引起生理性或精神压力增加了发病的危险性,也可能是子宫本身有一种尚未为人们所认识的激素功能所致,例如前列腺素的分泌,具有预防绝经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这种激素很可能与卵巢分泌的激素起联合作用,同时按照观察,子宫切除术后所引起的冠心病与求偶素的应用及吸烟无关。这些病人在切除子宫前血浆胆固醇、血压、体重等大多正常。绝经前妇女切除子宫后与发生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仍是一项新的课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但对于绝经期前的妇女,如无特殊的妇科疾病的指征,切除子宫应当慎重。
更年期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45岁患高血压比患高血脂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原因。此外,高血压初动脉粥样硬化有彼此促进的作用,据北京、上海等地的资料调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占62.9%一93.6%,而多数先有高血压。关于高血压致冠心病之作用机理尚未必定,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高血压使血管负荷加深,管壁损伤,通透性增高之故。
胆固醇的增加也是冠心病增加的因素。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已是一个明确的问题,无论是外源性的(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或内源性(脂质合成增加及脂质清除障碍)的脂质代谢异常,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B脂蛋白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一般认为切除双侧卵巢的妇女或绝经后妇女,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这些都是增加冠心病发病率的危险因素。此外,糖尿病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之无糖尿病者高2倍,据临床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与糖尿病三者常常伴随发生,表示绝经后妇女(包括人工绝经)糖及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同时,绝经期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造成了神经---体液平衡失调,影响脂质代谢,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病变。另外,除雌激素对血中脂质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对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起必然作用。如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也增高,至60岁以后就不再增加了。再有,由于年龄的缘故,动脉内膜壁增厚,氧气进入受阻,致使中层缺氧,酶活性降低或消失,影响了脂质的转化及运输,促使沉积增高。此外,动脉壁对血浆脂蛋白的通透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2适合冠心病人吃的水果
1、苹果:苹果是蔷薇科植物的果实,主要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少量的脂肪和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等。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西瓜: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的果瓢,含大量的氨基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维生素C等。西瓜能降低血压,对冠心病的防治大有益处。
3、山楂:山楂是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山楂中含山楂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山楂还有较强的降血脂的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冠心病的发作。
4、香蕉:香蕉是芭蕉科植物的果实,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适于高血压及心脏病病人食用。尤其对大便秘结病人更为适用,可以减少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5、猕猴桃:猕猴桃是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压、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其保健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6、其它水果:如葡萄、鲜枣、柑、橘等被称贷为消灭“体内脂肪”的水果,多吃能帮助减少人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血脂,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3冠心病的误区有哪些
1、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
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经 达到约8%,当然这其中部分是继发于其它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但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还是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 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那么,冠心病怎么样呢?其实,冠心病就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了,这种过程其实早就在青年、甚至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然,由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年龄也不一样,有些人甚至一生也不出现明显症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有明显 的症状。
2、好不容易活动一下,运动量要大一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多人不得已超负荷运转,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偶尔的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 的明言,于是乎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就算是运动了,身体就健康了。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可能更大。
前不久,国内两位企业界的名人相继在健身房运动时发生猝死,令人扼腕!这些人平时长期工作紧张,身体超负荷运转,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势待发,一旦 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常的做法是,每周保持2~3次活动,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佳,比如快走、慢跑、 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则主要指力量训练,如举重、角斗等)。那么运动强度要多大才能够算合适呢?判定运动的强度的公式如下:最大心率=(220─年 龄)×85%;最低心率=(220─年龄)×70%。
如果运动后测得心率介于最大与最低心率之间,那么此次运动强度适当。例如:一位60岁的老年人,运动后的心率应在(220─60)×70%到 (220─60)×85%之间,即112次~136次/分。运动后心跳低于112下则表示运动强度太低,达不到运动效果,心跳超过了136下则表示运动强 度太高,可能会导致各种意外。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微流汗,仍可讲话而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如果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 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时,说明运动量过大了。
3、心绞痛能扛就扛,尽量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药如果经常吃,以后可能就没效了,其实不然,一方面,心绞痛急救用药最常用的 是硝酸甘油,这类药物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频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每天偶尔吃一次,甚至一天吃上3、4次也不会形成耐药性,以后吃药也就不 会不管用;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及早地给药治疗,可以尽快缓解冠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甚至可以减 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如果发作心绞痛且含服硝酸甘油,半小时后症状仍没有缓解,要高度警惕是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应及早去医院救治,以最大程度 地减少心肌坏死,说“时间就是心肌”一点也不为过。
4、急性心肌梗死宁可保守治疗,也不愿意手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它的出现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外又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差的患者外,对急性 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尤佳,血管再通机会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急性期的死亡率由原来的30%下降至5%以内,并且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有些冠心病患者 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仍不愿选择最佳急诊介入手术,造成救治良机错失甚至危及生命。
有资料表明,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后的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人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 守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要尽早就医,在有作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如经济条件许可,采用急诊介 入手术治疗方法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冠心病能治好吗
虽然冠心病不能被彻底治愈,但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
(1)药物治疗:是指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抗凝药物和中药等药物的治疗。
(2)介入性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冠状动脉斑块切吸术、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和溶栓疗法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治疗术就是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
(3)外科手术治疗:是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脉搭桥术。
5冠心病的三大保健措施
1、有氧运动、动静结合
专家表示,如果长期久坐不动的话,那么是如同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以及肥胖一样,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冠心病患者日常应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定期去体育锻炼,通过这种方法来良好地控制体重,增强大脑功能,提高智力,这样对预防冠心病有重要的意义。
2、情绪稳定、心态平和
大量研究表明,情绪不好和身体疾病共存非常常见。人们长时间抑郁、愤怒、焦虑以及过分精神压力等,很容易会激发潜在的致命性心脏病,焦虑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一样,是心血管独立危险因子。
然而,紧张、挫折以及悲伤等急慢性精神压力,会诱发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平和的心态。
3、合理饮食、膳食平衡
我们日常可多吃橄榄油、蔬菜、水果、海产品以及豆制品等。有很多研究证明,这种富含ω-3脂肪酸、a-亚油酸的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可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另外,补充超长链ω-3脂肪酸的话,可大大降低心脏病和猝死的死亡率,就算是小剂量也同样可保护心脏。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