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鼻炎哮喘怎么治疗好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医学诊断名称,是指同时发生的临床或亚临床的上呼吸道过敏(过敏性鼻炎)和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症状(哮喘),两者往往同时并存。过敏性鼻炎-哮喘征的上、下呼吸道的免疫学和病理学改变分别是发生在鼻黏膜和支气管黏膜的过敏性炎症。鼻黏膜和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在发病诱因、遗传学改变、局部的病理学改变、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和发病机制等方面均非常相似。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鼻炎哮喘怎么治疗好 鼻炎哮喘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鼻炎哮喘的发病机制 过敏性鼻炎为何能引发哮喘 为啥有鼻炎的哮喘患者需同时治疗鼻炎

1鼻炎哮喘怎么治疗好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爸爸的哮喘很有可能是鼻炎引起的哮喘,建议在治疗哮喘的同时,要关注自己的鼻炎,因为鼻炎的话,鼻腔中的分泌会向咽喉部位滴流,就会导致咳嗽,如果反复的话还会一起肺功能的不好,所以你带你爸爸去医院积极的治疗鼻炎,这样对你爸爸的哮喘也会有帮助的

  2其次的话,建议你爸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服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服用一些上,下呼吸道的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抗变态反应药物等,不要乱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监督下用药,平时养成随时饮水的习惯,缺水会致使气道内分泌物变得稠粘,难以顺利喷出,呼吸道受阻,加重了缺氧并使排痰困难.所以每天要多喝水。

  3最后,加强锻炼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坚持散步及慢跑锻炼通过散步及慢跑的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强肺部呼吸功能,使肺泡能有足够的活动,有效地增强肺组织弹性,保持乐观的情绪,因为心情过于紧张,会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氧的消耗量增加,容易加重缺氧,所以要加强锻炼保持放松的心情,也是治疗哮喘的有效的方法。

查看详情>>

2鼻炎哮喘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无论从解剖学还是生理学来看,鼻腔与支气管及肺的关系非常密切。呼吸道是指从鼻孔开始至呼吸性细支气管,其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组织。上、下呼吸道在功能上是相互关联的,刺激鼻黏膜(如鼻黏膜激发试验)可引起气道反应性的改变。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内炎性分泌物可以经鼻后孔和咽部流入或吸入肺内,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特别是仰卧位睡眠时鼻内炎性分泌物不知觉地流入气道,极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病(特别是夜间哮喘)的重要原因。呼吸方式的改变也是导致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关系密切的因素之一,由于鼻粘膜肿胀、鼻甲肥大和分泌物的潴留可导致鼻塞,使患者被迫从以鼻呼吸为主转变为以口呼吸为主,这样过敏原可以避开鼻黏膜屏障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而引发哮喘。

  然而,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是有差异的。在上呼吸道,鼻腔的阻塞是由鼻黏膜的血管充血或鼻息肉导致的;而在下呼吸道,支气管通气功能障碍则主要是由支气管的环状平滑肌收缩和气道黏膜炎症水肿共同引起。在气流吸入的物理机制方面,上呼吸道的物理过滤功能,共鸣作用,散热和湿润功能,可使大于5-6微米的吸入颗粒阻挡在鼻腔,并使吸入支气管的空气保持湿润且接近37℃。上呼吸道物理功能的失调可导致下呼吸道稳态变化。在哮喘病人因用口过度换气,吸入高流量的冷空气,可降低FEV1并增加气道通气阻力。

3鼻炎哮喘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如鼻黏膜过敏性炎症和哮喘的支气管炎症通常由相同过敏原引起,其发病机制均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病理学均是以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特征的过敏性炎症。 过敏性鼻炎-哮喘征患者对过敏原的易感性,即特应征(atopy)是哮喘病发病的主要因素,而体现哮喘病患者特应征的主要指标是体内的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增高。过敏性鼻炎-哮喘征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过敏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与过敏性体质患者接触特异性过敏原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季节性过敏原,如草或树木花粉可引起间歇性症状,即间歇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结膜炎和/或哮喘。而常年存在的过敏原,如屋尘螨、霉菌和动物皮毛则更易引起哮喘和/或鼻炎的持续症状。在某种程度上,过敏原的致敏性与过敏原的颗粒大小有关,因为花粉通常直径约5微米大小,非常容易被上呼吸道的屏障所过滤,所以花粉过敏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当患者出现鼻塞而改用口腔呼吸时,由于避开了上呼吸道的滤过功能,因此就可导致下呼吸道的症状。由于屋尘螨、霉菌孢子和宠物过敏原较小(直径约1微米)因此容易进入下呼吸道而诱发哮喘。

  鼻和支气管粘膜的炎症在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在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存在着不同的炎症指标,但免疫病理学已经证实在上、下呼吸道的慢性过敏性炎症是相似的,有着相似种类的炎症细胞渗出如嗜酸性粒细胞、Th2细胞、肥大/嗜碱细胞以及IgE的参与,参与的细胞因子也是相似的,如IL-4、 IL-5、IL-13、RANTES、GM-CSF和多种炎性介质等。

  对吸入过敏原后的全身免疫学反应,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一致的:①过敏原可促进T淋巴细胞向Th2细胞转化,T淋巴细胞在启动和调节气道炎症反应中起主导作用,T细胞通过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导致炎症细胞聚集到气道并活化,从而发挥其效应功能;②细胞因子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如IL-4、IL-5、IL-13产生增多和γ-干扰素合成减少;③可使体内IgE 水平增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体内总IgE水平和特异性IgE水平增高是过敏性鼻炎-哮喘征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诊断指标,IgE水平的高低和特应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④可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组织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增多。

4过敏性鼻炎为何能引发哮喘

  天气变化多端,夏季雨水多,时冷时热,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在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的,然后不注意严重就会形成哮喘的

  首先:个人卫生很重要,一个不注意卫生的鼻炎患者,引起过敏性鼻炎复发的机会是很大的,灰尘和螨虫近入鼻腔内,对导致鼻子酸,鼻塞,有鼻涕用手直接擦,细菌繁衍,这些都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

  另外,现在家族患有鼻炎的人越来越多,一些长辈有过敏性鼻炎遗传给我小辈,小辈又不知道这过敏性鼻炎是遗传的,从而导致治疗的方向错误,病情加重。

  其次:过敏性鼻炎患者也有的是鼻粘膜感染造成的鼻炎,一些花花草草在空气中飘,环境的污染,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使空气中酸度变异,变异空气经过呼吸道吸入体内都能对鼻腔产生病变。

  那么最后我们可以洗干净鼻腔喷入鼻诺棠娼安液一天两到三次,一般4个星期左右过敏性鼻炎就会有好转的。

5为啥有鼻炎的哮喘患者需同时治疗鼻炎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哮喘和鼻炎常发生于同一患者,哮喘患者中有60%-80%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中10%-40%伴有哮喘。为此,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发布了《过敏性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一书,指出哮喘与鼻炎实际上是“同一气道的同一疾病”,从而开启了共病共治的新篇章。

  在临床表现上,过敏性鼻炎与哮喘都具有反复发作、经常治疗或自行缓解性的特点。许多患者反映在哮喘发作前有“感冒”症状(打喷嚏,流清鼻涕),而所谓的“感冒”,实际上就是过敏性鼻炎发作。

  无论是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还是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上,鼻炎与哮喘均有很大的相关性。很多哮喘患者症状控制不理想,常因鼻炎所致,因此,伴有鼻炎的哮喘患者可通过治疗鼻炎消除哮喘的症状,减少哮喘的发作。同时,采取联合治疗策略来治疗上、下气道的过敏反应,可以优化疗效,达到理想控制。因此,需将鼻炎、哮喘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管理。

标签:内科,呼吸内科,哮喘,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进口衬衫面料品牌技术百科问题1:面料知识:几种高档衬衫面料简介答:2功能优异的环保型衬衫面料若在纯棉面料中加入3%-5%的陶氏XLA弹性纤维,就能使衬衫面料具有舒适的弹性和免烫的效果,目前我国山东鲁泰、浙江雅戈尔、上海天虹、江苏联发等企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4)

    一:石家庄erp制作技术百科问题1:ERP自定义单据的如何制作?石家庄erp制作答:在内容里新增,确定菜单的放置的位置。9进入权限设置,修改权限。10重载自定义表11进入ERP前台,在管理自定义授权里面,对做好的该自定义表授权12刷新系统,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8)

    一:公司文件模板技术百科问题1:企业公司简介范文_企业公司简介模板答:2010年,三建公司被中国建筑业协会确定为实施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试点单位,制定了“1+1”管理文件;率先获得ISO901和GBT50430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76)

    一:触摸一体机生产商技术百科问题1:深圳教学触摸一体机厂家哪个牌子好?答:方便、实用、高效是智能多媒体教室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核心的设计理念。只有操作简单、功能实用、效果良好才能提升教与学的效率。雅迅达教学触摸一体机方案施工量少,施工周期短。采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77)

    一:出口型盐雾试验箱销售技术百科问题1:盐雾试验箱有什么用途答:盐雾试验箱能在试验工作空间内达到从常温到50℃之间的任何一个温度点,并保持恒定。在规定容积的箱体内,温度、相对湿度恒定的情况下对材料或产品进行盐雾腐蚀试验。用于制造本设备的材料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5)

    一:截止换向阀技术百科问题1:电磁阀和电磁换向阀是一个意思吗?答:电磁换向阀是电磁阀的一种类型。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阀门,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