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在患病的时候都喜欢采取中医疗法,因为中医疗法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中艾灸穴位疗法就较为常见,而且适宜治疗多种疾病,比如当患者发现膝盖部位疼痛的时候就可采取此方法,一起看看膝盖痛艾灸穴位疗法是怎么进行的吧!
目录
1五大艾灸禁忌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2膝盖痛艾灸的治疗方法
一 犊鼻 “犊”指小牛,穴如同牛犊的鼻子,故名犊鼻。 位置:在髌骨与胫骨之间,髌韧带的外侧取之。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膝关节扭伤。
二 三阴交 交指交会,该穴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故名之。 位置: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即四指宽的地方,胫骨后缘。 主治:、下肢酸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腹胀腹痛、睾丸肿胀、崩漏、尿潴留、难 产、水肿、阳萎等。
三 梁丘 “梁”指在膝盖上,如在山梁之上;“丘”指丘陵,故名梁丘。 位置:用力伸直腿,膝盖外侧会形成凹陷,由此处向大腿方向约三指宽的地方。 主治:膝关节肿痛、下肢瘫痪、乳痈、胃痉挛性疼痛。
四 足三里 该穴是胃气的居会之所,是胃经的“合穴”,故名足三里。 位置:位于犊鼻穴直下三寸(四横指),距胫骨约一横指处。 主治:下肢瘫痪、胃痛、消化不良、呕吐、便秘、高血压、肠鸣、失眠、头晕、头痛、腹胀、泄泻等。 其它比如:血海穴、涌泉穴、尺泽穴,也可以很有效地消除膝盖的疼痛,这里给大家指出来,希望大家慎重选用。
膝盖痛艾灸穴位疗法是怎么进行的,上面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在治疗的时候不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任何损伤,而且还能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对人的健康极有益处。如果患者经常出现膝盖疼痛,除了可采取穴位疗法之外,还要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3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在艾灸的过程中我们也多加注意,在艾灸后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哦。艾灸后的注意事项有:
1、施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
以助疗效。
2、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3、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
4、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5、一般艾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出去后,再出门。春夏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6、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灸后排毒。
4孕妇可以艾灸吗
不可以。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就是拿艾条熏穴位以起到防病治病的养生功效,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强身健体的作用。但艾灸的禁忌里有一条明显说明孕妇不可以艾灸。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当然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孕妇不可以用艾灸,因为灸有舒经通络的作用,容易导致流产。
产后艾灸也应等身体稍微复原后再做,身体太虚弱时也不适宜做艾灸,虚不受补嘛,产后艾灸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酌情进行,一次不要时间太长。哺乳期最好别让孩子闻到太多烟,此外,做艾灸也应有度,做10次后应休息几天再灸。
所以,为了宝宝,孕妇们还是忍着不去艾灸吧!
5艾灸有6好处如何正确艾灸
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艾灸的五大原则: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上述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