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多变,感冒患者也明显增多,但患上感冒治疗不及时,或者没有彻底治疗,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让很多人想像不到。病毒性感冒引起面瘫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面瘫的护理
在发病急性期应适当休息,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在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在咽部感染时应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服用强的松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等副副作用。避免在此期行创伤性大、刺激性强的治疗,以减轻对患侧肌及神经的损害。
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病人可对镜自我按摩瘫痪的面肌,每天3—4次,每次3—10分钟,由于此病可使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所以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并用抗生素滴眼,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的清洁。
在疾病康复过程中,饮食宜营养丰富,选择易消化的软食,禁烟戒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病毒性感冒引起面瘫
病毒性感冒竟导致面瘫
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冯先生,上周患上病毒性感冒,几天前,他正兴高采烈地与单位同事一起吃午饭,同事突然发现他的笑容僵硬下来,恢复不到原来的面部表情。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患上了面瘫。
专业人士提醒,患上感冒后要及时治疗,不能感到症状好转后就停止治疗。预防感冒引起的面瘫,要注意保暖,尽可能不要迎风走;要多吃水果蔬菜,季节转换的时候,可以多吃些韭菜、芹菜、春笋等。
轻视感冒治疗 引发中耳炎
30多岁的张先生一个星期前患上感冒,他认为感冒后吃吃药就行了,连续吃了几天药,不仅症状没有好转,而且由于最近他劳累过度,导致感冒症状加重,更让他担心的是,他突然感到听不清了,而且耳朵疼痛。他急忙赶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由于他没有及时治疗感冒,导致病毒扩散,已经引发了中耳炎。
据医生介绍,最近因为感冒导致中耳炎的患者比以往明显增多,感冒后期易引发急性中耳炎,严重时会导致患者鼓膜穿孔、听力下降。
3有面瘫病史患者喝酒要慎重
唐师傅喜欢喝酒,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喝酒会使自己变得像丑八怪---脸斜嘴歪。好在得到医院医生的及时治疗,目前已经恢复原貌,不然的话找对象都成问题。有面瘫病史的患者喝酒一定要慎重。
唐师傅年纪并不大,今年才28岁,因为他在一家饭店当厨师,大家都尊称他唐师傅。唐师傅下班后与几个来自全州的老乡一起喝酒,大家散伙后,唐师傅昏昏沉沉回到宿舍,冲了个冷水澡,头发干,开着空调就呼呼大睡了。第二天早上9点多钟,睡醒后的唐师傅觉得脸部有点不太舒服,他到镜子前整理头发,抬头一看,大吃一惊:只见镜子里的自己脸斜嘴歪、眉下垂,不能闭眼、皱眉、不能吹气、鼓腮等。他赶紧来到医院就诊,一路上怕人笑话,一直用手捂住脸,甚是狼狈。
经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检查,诊断为面瘫,即面神经炎。唐师傅很不理解平时好好的,喝酒、吹了点风就会面瘫。
医生介绍,所谓面瘫,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受风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面部神经在冷风吹袭、病毒感染、颅内肿瘤等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其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面瘫,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面部一侧。现在使用空调、电风扇、摩托车、汽车等电器和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面瘫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工作回来或运动后,总喜欢打开空调、风扇避暑降温,或在快速移动的汽车中打开车窗乘凉,致使一侧面部长时间受凉风吹袭而发生面瘫。为此,要多喝水,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不要过量饮酒。
4临床上治疗面瘫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1、针灸治疗面瘫:
一般患者会采用中医的针灸治疗,此法一般不适合急性期治疗,虽然,针灸在民族历代的治疗史上都光辉的记载,但是,对于面瘫的治疗还需慎重,因为,毕竟面部肌肉扁平,针灸的创伤刺激容易使面部肌肉纤维化,形成后遗症。
2、面部训练治疗面瘫:
对于病人来说,最令他们感到痛苦的就是面部形象的损害,要解除这个病症折磨,在经过内调外治以后,在专家的指导下患者要积极进行面部表情的训练,使修复的面神经,通过科学的锻炼,恢复健康状态。这就属于面瘫的治疗方法之一。
3、药物调理面瘫:
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面瘫病人不要忽视采用药物治疗。通过中医四诊,为患者开出治疗药方,口服中药汤剂,内部调理,达到舒筋活络,营养面神经的作用。这种面瘫的治疗比较常见。
4、手术治疗面瘫:
到面瘫晚期很多医生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此法是认为是“最后的反击”,但是,由于创伤大,如果不成功则没有挽救的余地了。这是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方法。
5、按摩治疗面瘫:
按摩对防止面部肌肉萎缩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针对不同的患者,教给前来就诊的患者一套独特的穴位按摩操,通过穴位按摩,可以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5为什么有些面瘫患者用针灸治疗无效
从中医学角度讲,不论面瘫是因风寒还是风热等邪的侵袭,其根本均为患者自身正气虚弱,脉络空虚而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使面肌失养而诱发。针灸之术就是通过“补虚泻实”来调节、疏通经络,使患者气血得以平衡、正常地运行,以濡养患侧面肌正常活动。电针则是通过输出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穴位、经络或某一特定部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当今使用电针已成为某些医生治疗面瘫(当然还包括许多针灸适应症)的常用技术。然而,我们却在临床中发现,它更是导致面瘫后遗症的“罪魁”。
正常生理状态下,神经膜是呈半渗透性的,神经膜的表面带阳离子,膜的里面带有阴离子。如果在患部使用不当的、频繁的电针刺激,会使神经膜的渗透加快出现脱极现象,导致面神经膜渗透改变,而使阴阳离子重新排列组合,致局部组织出现持续充血状态,降低了神经的兴奋性,而使面神经细胞疲劳,病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导致面瘫部肌肉的水肿,不利于恢复。
当病变的面神经局部经受过重的电刺激或者过频的、过强的震颤,也会促使面神经完全变性,很有可能会出现患侧的口眼联动、挛缩、痉挛等后遗症。
如果患者素来体质就差,常年久病缠身,或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对面瘫的恢复是不利的。还有就是患者在同事、朋友、亲戚的“关心”下多方求医,多管齐下会使病患部肌肉功能得不到恢复,反使紊乱加剧导致后遗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