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种危险性非常高的疾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失去生命,因此脑出血患者们一定要多加注意,要合理安排饮食,做到起居有常。专家表示:脑出血在吃对正确的食物的时候,也要避免食用哪些不利于病情的食物。那么,脑出血患者一般有哪些饮食禁忌? 脑出血的急救需注意哪些要点?下面就一起来跟随专家了解一下。
目录
1脑出血形成原因有哪些因素
1. 高血压 病: 高血压 是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脑出血的发生是在 高血压 和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内穿通动脉上可形成许多微动脉瘤,主要分布在大脑基底节的豆纹动脉、桥脑、大脑白质和小脑。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出血。或由于长期 高血压 对脑实质内穿通动脉管壁中的内膜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样坏死,在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2. 脑血管淀粉样变(CAA 又称“嗜刚果红血管病变”,异常的淀粉样物质选择性地沉积于脑皮质及软脑膜的中小动静脉的中膜和外膜,年龄愈大愈好发。由于脑皮质和软脑膜易发生脑血管淀粉样变,故该病变所致的脑出血总发生于脑叶,大脑半球深部组织、脑干和小脑很少受累。CT片上表现为不规则斑点状高密度阴影为其特点。
3.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它们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但也有出血后破入脑实质内形成脑内血肿。
4.颅内恶性肿瘤: 如胶质瘤、转移瘤、黑色素瘤等,发生肿瘤卒中时可形成脑内出血。
5.血液疾病: 如 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 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等。
6.抗凝剂和纤溶剂: 如用肝素或阿斯匹林治疗亦可引起脑出血。其他病因有:动脉硬化、各种脑动脉炎、出血性脑梗死等。
2脑出血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
1、忌过量食用脂肪。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容易引起人体脂质代谢紊乱,而中风患者多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肪可以形成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2、忌多食高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心、肾等内脏)可使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
3、忌食过咸食物。盐中钠可使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增强,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诱发脑血管意外。
4、忌长期食用过低胆固醇食物。长期低胆固醇饮食,使体内胆固醇含量过低,致动脉血管变脆,脑细胞脆性增加,也会诱发脑血管意外。
5、忌饱餐。饱餐可使大脑中酸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增加,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6、忌过于精细的食物。食物过于精细,粗纤维含量少,可引起便秘,而便秘时排便过度用力,使腹内压升高,导致血压骤升,引起脑出血或加重病情。
7、忌食过量高纤维食品。高纤维食品可防治便秘,预防大肠癌及中风,控制体重。但是如果过多食用高纤维食品,可影响机体对钙、镁、铁、锌的利用,造成这些元素的缺乏,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还可以使智力减退,导致过早老化。
8、忌饮浓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可兴奋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如过度饮用浓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9、口服抗凝药前忌过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因为维生素K有促进止血的功能,可降低抗凝药的功效。因此,应用抗凝止血药物期间应少食绿叶蔬菜、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10、忌吸烟。因烟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尼古丁。一氧化碳可以促进动脉壁合成脂肪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尼古丁能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小动脉痉挛,还可能使血小板易于聚集形成血栓。
11、忌饮酒。因酒中的乙醇在体内达到一定量时可使大脑神经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可出现血管破裂或损害大脑细胞,还可以促进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据报道,酗酒患者脑出血的几率是不饮酒者的4倍以上。
3脑出血的急救需注意哪些要点
1、立即将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上衣扣、开窗通风,切记不要给任何药物。
2、迅速拨打120电话。
3、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必须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给病人松解衣领,有假牙的取下假牙,将病人侧卧位,头后仰,这样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避免误吸并利于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4、病人昏迷并发出强烈的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5、可用冷毛巾或冰水覆盖病人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6、在送病人去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荡;同时将病人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4脑出血后头痛处置办法
1、调整血压:血压高者,可用利血平0.25毫克~l毫克肌注,或25%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注,使血压维持在2o千帕~22.7千帕/12千帕~14.7千帕之间。原则上降压不宜过快、过低。
2、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取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及痰液,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术。同时给予低流量的混合氧气。
3、治疗脑水肿,防低颅内压:临床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以及呋噻米、激素等。一般是20%甘露醇125毫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平均6~8个小时重复1次。急性脑出血一般须脱水治疗 l~2周,具体根据病情而决定。但脱水时必须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也应注意心、肾功能的变化。
4、保持电解质平衡:清醒、吞咽无障碍者可试进流质,每日总液体人量在2000毫升~2500毫升左右。明显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经静脉补充营养和维持水电解平衡。
5、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一般要求患者就近治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的变化,定期检查瞳孔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6、应用止血药:目前临床上对脑出血后是否应用止血药仍存在不同看法,但大部分意见认为,急性期(头2~3天)可给予止血药,可以防止继续出血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常用立止血1单位静脉推注, l单位肌注 l安络血5毫克~10毫克肌注;止血环酸0.2克~0.4克加人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4克~6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但止血药用量不宜太大,种类也不宜过多。
5脑出血的各种不同分类的治疗方法
1.保持安静
尽量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原则上就地抢救,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应轻巧,以免加重出血。对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但吗啡、杜冷丁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应禁用。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以肪窒息,有呼吸道梗塞症状者及早做气管切开。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每分钟2—4L。
3.调控血压
脑出血时血压增高是克服颅内高压,维持有效脑渔流所必需的。过分降低血压会减少脑血流,加重脑水肿。应保持血压在2D。21.3/12—13.3KPA左右,如收缩压大于26KPA时,可肌肉注射利血平0.5—1.0MG或25%硫酸镁10ML,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如患者合并躁动可用氮丙曝12.5—25MG肌肉注射。
4.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
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因脑出血后脑水肿加重,常在2—4天内达高螃,由此引起的脑洒是思考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高渗脱水剂20%甘露薄250—500ML快速洒注,4—6小时一次,或配合19%甘油盐水每1G/KG滴注,每日一次。皮质激素如氟美松可减少脑省液的生成,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稳定溶酶体,消除自由基,在脑出血发病—周内应用,每日15—30MG,连用5—7天,最好与甘露酵、速尿合用。
若合并肾衰竭者,则用映塞米静脉注射降压。注意钾盐的补充.输液量为1500—2500ML/日。
5.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防治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等。预防并发症,如心电图改变、上消化道出血等。还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那L充足够的营养。
6.手术疗法
对经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颅内压逐渐升高,生命体征元紊乱,无严重心肾功能损害者,可行手术治疗,如脑室体位引流、CT定位钻颅血肿消除术、立体定向手术及开颅消除血肿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