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由于细菌、不良习惯所导致的,所以龋齿疾病都见于儿童。儿童龋齿的常见症状有牙齿会变黑,在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齿会有疼痛感。当孩子得了龋齿疾病时不要着急,首先家长要选好治疗儿童龋齿的方法。那么治疗蛀牙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蛀牙吃什么好
1.奶与奶制品
众所周知,这类食物富含钙和磷,它既可以促进牙体硬组织的康复,又可抑制细菌性酸化,从而有效地保护牙齿。此外,奶中所含有的其他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维生素、蛋白质和酶等物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并且抑制口腔中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这类食品有利于抗龋。
2.葱、姜、蒜
因为这类食物有特殊的辣味,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能抗龋。如葱(大葱、小葱、洋葱)、大蒜含有天然物质“硫化丙烯辣素即大蒜辣素”,生姜含有“姜辣素”等。如能在膳食中适当使用这类食物,在抗龋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茶叶
茶叶中富含氟,氟是牙齿和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能与牙质中的钙、磷作用形成不溶性氟磷灰石,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抗力,防止龋齿。另外,还能抑制细菌中的酶而阻碍细菌生长。因此,常喝茶有利于牙齿的健康。氟还来源于海鲜类食物(雪鱼、鲑鱼、沙丁鱼等)、苹果、牛奶、蛋等食物。
2治疗蛀牙的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龋齿:窝沟封闭
这是一种主要以预防为主的治疗龋齿方法,但是,对于一定程度上的龋齿还是有治疗效果的。因为,窝沟封闭技术就是将高分子树脂材料填充在牙齿的龋坏窝沟处,让树脂渗入龋洞中,然后凝固封闭。这样就可以断绝了龋齿中细菌的营养物质来源,直到细菌死亡;而且,窝沟封闭方法还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细菌的再次侵蚀。
2、补牙治疗龋齿:玻璃离子或是树脂补牙
这种方法也能够较好的治疗儿童龋齿,玻璃离子与树脂材料粘性好,对牙髓刺激小,不溶于唾液,色泽近似天然牙。只需去除龋坏组织,将玻璃离子或是树脂填充进清理好的龋洞内,光固化后修形抛光即可。尤其是树脂具有可塑性,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充填、重建牙体的外形。
3、充填治疗龋齿:根管治疗
填充治疗是指去除龋坏的病变组织,制备成有一定固位力的洞形,然后用牙科材料充填,恢复牙齿原来的外形。这是一种治疗龋齿最好的方法了,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根管治疗方法就是医生通过根管治疗器械通过彻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质和毒性分解产物,经过根管冲洗、消毒,最后再进行填充空洞,隔绝细菌进入根管和空洞内再感染,有效的治疗了龋齿感染,并且还可以减少根尖周炎等炎症的发病率。
3预防蛀牙的饮食护理方法
1、多吃含氟或其他矿物质的食物。氟进入组织后,能增强釉质(牙冠最外一层,俗称珐琅质)的抗酸性能,起到防龋作用。含有氟化物的食物有牛奶、胡萝卜、鸡肉、蛋、鲭鱼、莴苣、薯类、茶叶、麦粉等,但补氟不宜过量,因为氟过量可引起氟斑牙,危及牙齿、骨关节和全身的健康。
2、要进行营养防治。在胎儿时期,就须注意孕妇的营养,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这些成分是胎儿发育阶段中所必需的,也能为他日后长出健康的牙齿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少食糖类。蔗糖与龋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对龋病的发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儿童起,应注意控制进食糖量,不允许临睡前再吃糖果点心,甚至养成口中含着糖果睡觉的不良习惯。
4、注意饮食平衡。婴幼儿以及患各种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儿童,更应注意补充足够的高蛋白、高脂肪、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b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特别是新鲜水果、瓜果要多吃,以提高抗龋病的能力。因高蛋白饮食阻龋,脂肪护齿,可减少龋病的发生。
5、多食粗糙性食物。这是因为食用粗糙食物需要较大的咀嚼力,磨掉牙面上的裂沟,容易将牙面洗刷清洁,使细菌和食物残渣不易停留或依附在牙面上,减少了龋齿的发生。因此,提倡多食粗糙食物和纤维丰富的耐磨食物,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
6、不要饮用碳酸饮料。因为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可减少牙釉质的钙含量。另外,也不要使用维生素c含量高的咀嚼营养品,以防腐蚀牙釉质。
4学龄前儿童的龋齿的保健方法
1、营养和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基础,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不挑食,鼓励孩子多吃纤维性食物,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不仅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同时要注意限制那些多盐、多脂肪的食物和黏性大、清除慢、容易产酸的食物,如糖果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营养需要不仅要从影响口腔健康出发,还要结合全身健康考虑,才能为家庭所接受,具有可行性。
2、家长帮助和监督孩子刷牙
家庭保健对儿童口腔健康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儿童年纪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父母应教会和帮助儿童刷牙。可选用软毛小头的尼龙牙刷,易于清洁牙和按摩牙龈。2岁以后的儿童趋向于要自己刷牙,但这时儿童手的灵活性较差,需要父母时常帮助和指导。从3-4岁开始,儿童动手能力和四肢协调性明显增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以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舌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均应刷到。家长应每日帮孩子刷牙一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学,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6岁左右儿童的乳牙开始脱落,恒牙逐渐萌出,此时可能发生疼痛、牙龈水肿、不舒服等症状,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处理。父母应继续帮助儿童维持早期建立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护好新萌出的恒牙。
3、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3-6岁是儿童龋病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换牙做准备,因此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邻面龋。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医生将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口腔健康指导,从而增强家长和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识。
5龋齿患者的诊断依据
患者自我检查龋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其症状表现进行初步判断,比如可以通过病变部位的颜色,自我感觉的牙齿异常等方面,一般来说,在龋齿的初期,患者的病变部位颜色一般都是以灰黑色的龋斑为主。
当然,针对龋齿的诊断还是应该以专业的临床检查数据为主,比如确诊是浅龋,中龋,以及深龋等,下面就龋齿的自我检查方式进行介绍。
自觉症状:在遇到冷热刺激或吃酸甜食物时,有酸痛不适的感觉。
牙齿颜色:仔细观察牙齿有无颜色的异常改变,主要注意后牙咬合面及唇舌面的窝沟处,前牙两牙之间的牙缝,牙齿唇颊面的牙劲部等颜色的改变。如果咬合面的窝沟处颜色呈墨浸状,有可能牙齿已经龋坏。
牙齿形态:发生龋坏的牙齿的表面会变得不完整,有的形成洞,有的形成小碎块脱落。
牙齿质地:被细菌侵蚀后的牙齿硬组织会脱钙、变软,在承受嚼压力时可能断裂,形成较大的龋洞。
牙面清洁度:牙面经常粘有食物、软垢等,有刷牙去除不了的色素沉着。在遇到冷热刺激或吃酸甜食物时有酸痛不适的感觉。有以上异常改变或症状时,建议及时去牙医处做进一步检查及必要的治疗。
龋齿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此,口腔方面的检查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项目,如果确定龋坏部位有难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比较先进的检查技术,比如拍摄X线牙片,或者是更为专业的光纤维透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