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得了灰指甲的疾病后对患者的影响是特别严重的,不但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和健康,而且灰指甲的疾病也是会进行传染的,得病后,我们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调理,而且生活当中好多偏方也特别管用,那么,醋泡蒜治疗灰指甲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灰指甲是怎么得的
手指甲或脚趾甲变成灰白色,人们通常称之为灰指甲。这其实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甲病,现代医学称为甲癣。
真菌引起的甲病可以出现多种颜色,最常见的是灰白色,还可见到褐色、灰褐色或深褐色。同时可见到甲板增厚、变脆,或甲板中层蛀空,或甲缘参差不齐,或甲板残缺不全等。有的还可伴有甲沟发炎,局部红肿疼痛。
能够引起甲癣的真菌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其他如许兰氏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及同心性毛癣菌也可致甲癣。此外,还有几种真菌常在甲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引起甲的病变,如白色念珠菌、黄曲霉菌、熏烟色曲菌等。
我们知道指甲或趾甲都是很坚硬的,完好的甲板完全可以抵御任何微生物的侵袭。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患甲癣呢?甲癣患者往往是先患有手癣或脚癣,真菌首先侵入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甲板内,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甲板。如果真菌侵入甲根部,影响了甲的生长,就会引起甲发育不良或甲畸形。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而更多的情况下甲癣的发生是由于指(趾)甲因外伤或经常搔抓而导致破损后感染真菌而引起的。例如患者有脚癣或股癣,由于瘙痒难忍常用手指甲搔抓,这样手指甲上会沾上许多病损中的真菌。长期反复搔抓摩擦,指甲很容易有破损,从而使真菌乘虚而入引起甲病。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容易患甲癣,即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下时。前者主要是指先天免疫功能缺陷而对真菌特别易感者;后者见于甲营养不良或甲发育异常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指甲改变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认为指甲有病都是甲癣。这里我们不做具体论述,但有一点应掌握,即甲癣的发病往往从一个指(趾)甲开始,而后逐渐波及其他(趾)甲。如果十个手指甲或脚趾甲同时发病,则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当然确诊甲癣的最根本的证据是真菌检查,即从病甲上刮取少量碎屑,或显微镜直接检查,或在培养基上培养,只要能找到致病的真菌就不必作更多的解释了。
2醋泡蒜治疗灰指甲吗
1、每天先以热水泡脚10分钟以上,再以小刀或剪刀将软化的患甲削薄,将患处放入花椒蒜醋液浸泡15分钟。最后用棉花蘸花椒蒜醋液包裹患处,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2、制作方法:取100克大蒜瓣,剥皮捣烂,与20克花椒一并放入玻璃瓶中,加入500毫升陈醋,浸泡3~4天即成花椒蒜醋液。每天先以热水泡脚10分钟以上,再以小刀或剪刀将软化的患甲削薄,将患处放入花椒蒜醋液浸泡15分钟。最后用棉花蘸花椒蒜醋液包裹患处,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3、花椒性温,古籍记载它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则发现它有较强的抗真菌之效。大蒜内含有可以抑制和杀灭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的物质,一直以来都有“植物中的抗生素”的美誉。至于醋,本身它也有抗真菌之效。
4、过去因真菌感染而患了香港脚的话,家里的老人往往会教导我们用醋来泡脚,几天就能够见效。这三样法宝既然各自都有极强的抗真菌作用,配合起来制成花椒大蒜醋液后效果自然不弱。而且它们还可以“互相帮助”,如大蒜里的有效成分叫做“大蒜素”,这种成分遇高温、碱性环境时,抗菌性能都会明显下降,但经过醋的酸性环境浸泡后,大蒜素就会变得稳定,能够一直保持抗菌水平了。
3灰指甲不治有多大害处
灰指甲常见的症状是指甲(趾甲)变灰、甲厚翘起或甲变空,与甲床分离:甲的前缘如虫蛀状,残缺不齐,久而久之,甲板全部被破坏。灰指甲为中医名称,西医则称甲癣,是由皮肤癣菌所致。广义的甲癣还指由念珠菌或曲菌引起者。
灰指甲常给我们日常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就连日常的接待亲朋好友、端茶递水、握手,甚至折叠衣服、被褥也会带来麻烦。如刚启封的尼龙丝袜穿上脚,用手向上一拉,因指甲的残缺不齐,即把崭新的袜子划破一条长长的丝线,真令人心痛。还不止这些,若工作是打字、弹琴、画图、车衣、刺绣,那更是不便。
还影响一个人的仪态,不然,为什么古代及现代欧美国家的女士要修甲、涂指甲油?因为一双漂亮的手,没有健康的指甲衬托也减少了手的美感。其实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灰指甲还是人体其他部位患癣的主要传染源,又因有些甲癣可能是念珠菌所致,因为手的触及可以引起自身如腋下、乳房下、阴部的念珠菌感染。
若我们接触婴幼孩,甲癣也可以传染给小孩。小孩皮肤较细嫩,出汗较多,这种传染很易发生。若是襁褓中的婴孩,因经常换洗尿布或纸尿巾更容易造成接触传染的机会。当然甲癣患者也会影响患者免疫状态,会造成患者的敏感性增高,易发生敏疹。
甲癣常由甲板两侧或末端开始,多先有甲沟炎,进而引起甲面的凹点和沟纹,开始为小而清楚的黄或带白色的斑点,进一步甲失去光泽,变混浊,不透明,并逐渐形成裂纹、变厚、变脆,呈完全的灰白或褐色。一般常发生于40-50岁人,偶见于小孩。
甲癣治疗比较麻烦,而且收效较慢。这主要是因为甲板组织结构致密,外用药物不易渗入,因此很难有治疗效果。有些人患灰指甲10至20年,涂了多次药都不见好。的确,灰指甲不像危害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疾病那么重要,甚至也没有某些皮肤病,如牛皮癣、湿疹、癣病、疱病、结缔组织病那么重要。但在当今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要求治疗、延年益寿,美容也提到议事日程上,看法就不一样了。
灰指甲一般仅发生1-2指(趾)甲,当然无碍大局,并不严重,但需知可由1-2个病甲变成4-5个甚至10-20个,就会影响外观。在重交往的今天,就不是不足挂齿的事了。再说它可以作为传染源传染身体其他部位,甚至别人。记得某日门诊,一位神色非常紧张的青年妇女来到诊室,她不是自己看病,而是咨询她的两岁小女孩为什么会患念珠菌阴道炎。
当我问及其父母或保姆有无患念珠菌的阴道炎或龟头炎时都被一一否定,小孩有无可能被外人用手或物接触过阴部也被否定,而且还非常强调家里很干净,其小孩的衣服也是由保姆专门洗的。最后我还是要求患孩子的保姆来医疗检查,结果发现保姆患有指甲癣,经实验室镜检及培养证实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我向病孩的母亲解释:孩子的病可能就是保姆传染的。这位年青母亲才恍然大悟。
灰指甲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在用药前(不一定每次都是)用小刀刮削松脆的病甲,或将病甲削薄,然后涂5%碘酊或10%-30%冰醋酸溶液。用药时切勿涂擦到甲周的健康皮肤上,否则会有刺激。这种方法起码要坚持数月乃至一年才能见效。
很多病人往往由于碘的颜色,冰醋酸的气味以及疗程的太长而中断治疗。手术拔甲方法虽然简单,但手术有时很难彻底清除病甲,因此复发特别快,而且术后的感染令生活工作都不便,近年极少采用。那么灰指甲可否吃药治愈?我们说早在60年代已开始用口服厌黄霉素治疗甲癣,但遗憾的是治愈率低,而且疗程长,起码要每天吃药,连服4-6个月,副作用也多,故不作常规治疗首选。80年代开始用酮康唑治疗甲癣,尽管每日只服一次药,但须服6-7个月,治愈率也只有66%-68%。
而且酮康唑引起肝脏损害的报告还是相当多的。近年来,有两种口服广谱抗真菌药在治疗甲癣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两种药物均具有亲脂亲角质性特点。毒性低,安全性大,副作用小,价格也能被多数人承受。一是伊曲康唑,要求饭后或吃饭中服,每天两次,每次0.2,每月吃一周药,停三周。然后继续再服一周期。
一般甲癣连续吃两个周期,足趾甲癣连服三个周期。二是三并萘芬,每日服一次,每次0.25。指甲癣需服4-6周,趾甲癣需服12周。两种药物的有效率均可达85%-90%,并具有停服药后还可以保留药物在甲内作用四周左右的治疗后效应作用。
4灰指甲有哪些早期症状
一、混浊、肥厚并变色
患病后,病患区的甲板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并且甲板的增厚也会更加加重了甲床的混浊程度。由于甲板被破坏,因此在灰指甲的常见症状表现中,病患部位的碎屑脱落后,会使甲板呈现出污灰色、褐色、白色等异常的颜色。
二、甲面凹凸不平或分离
由于患病,导致甲板的表面变得粗糙,凹凸不平且失去光泽,这种凹凸不平可以是纵向,也可为横向。同时,由于甲板被破坏,是的病患位置由于缺乏弹性及韧性而变的脆弱,其角质颗粒会呈粉末状的形态,变得易于脱落、松散。
三、甲板翘起、萎缩、脱落
在灰指甲的症状表现中,由于真菌以及增生的角质物在患病的甲板下大量的堆积,导致甲板呈现出翘起状,同时由于甲板被真菌破坏,增生的角质变得脆弱,进而出现甲板萎缩的现象,随病情的发展,导致甲板完全脱落,功能也丧失殆尽。
5哪些人特别爱得灰指甲
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比较低,或指甲有外伤、容易出汗、长时间穿着紧密鞋袜的人,都是甲真菌病的潜在易发人群。
中老年人甲真菌病患者最多甲真菌病在老年人中最多,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甲真菌病发病率极高,有的老人患甲真菌病长达50-60年。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多见,趾甲比指甲的真菌病多见。
怀孕的女性容易患甲真菌病怀孕的女性因为腹内有胎儿,生活各个方面不太方便,足部出汗较多,弯腰洗脚比较困难,生活又比较懒散,也容易发生甲真菌病,而且发展较快。脚趾甲真菌病比手指甲更常见。妊娠时或者哺乳期发现甲真菌病不宜采用口服抗真菌药治疗,否则会给胎儿或婴儿带来不良反应,应该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为好。
糖尿病患者的甲真菌病是正常人的3倍国外对糖尿病患者调查发现,他们的甲真菌病发病率为26.2%,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无糖尿病的患者比较,甲真菌病发病率高出2.77倍,而且还发现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发生在脚趾甲,多数是大拇趾,而且它最容易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温馨提示:
不要共用生活用品,勤洗手和脚。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甲真菌常见二型:①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 此型病损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②甲下真菌病 又分远端侧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浅表白色型,此型病变从甲的两侧或远端开始,继而甲板下发生感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