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腿部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腿部静脉血栓有哪些症状?腿部静脉血栓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有关介绍。
目录
1腿部静脉血栓能泡脚吗
泡脚——血栓患者的“灾难”
热水泡脚对于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的病人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尤其表现为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于是,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热水泡脚还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肤上的出血点;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色素沉着,小腿颜色变黑;如果静脉血栓病人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严重。
泡脚——让动脉闭塞缺血“雪上加霜”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虽然是下肢缺血,可惜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当然,通畅动脉的扩张只是增加了正常组织的血流,而缺血组织可能因为“盗血”现象,更加缺血。另外医学上的研究已经定论:周围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这也是对动脉闭塞的患者采取以下治疗原则的原因:
不选择扩血管药物,而是选择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缺血腿虽然冰凉,却必须禁止使用有加热作用的红外线热疗。
2腿部静脉血栓症状
一、患肢肿胀
患肢组织张力高、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呈非凹陷性水肿,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血栓部位的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肿胀大多在发病后第二三天最严重,之后逐渐消退,消退时先表现为组织张力减弱,再表现为患肢周径逐步缩小,但是难以恢复原状。
二、疼痛和压痛
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如股静脉行径或小腿处。小腿腓肠肌压痛又称Homans征阳性。
三、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在急性期一般不明显,多表现为后遗症。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
四、股白肿
当下肢深静脉急性栓塞时,腿部血栓症状表现为肿胀呈可凹性及高张力,下肢水肿在数小时内达到最高程度,阻塞主要发生在股静脉系统内。当合并感染时,出现疼痛性白肿,表现为刺激动脉持续痉挛,可见皮肤苍白、全肢体的肿胀及皮下网状的小静脉扩张。
五、股青肿
致使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甚至坏死,患肢皮肤发亮,伴有水疱或血疱,疼痛剧烈,皮色呈青紫色,称为疼痛性股青肿。腿部血栓症状常伴有动脉痉挛,皮温降低,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进而发生高度循环障碍。高热、神萎,易出现休克表现及下肢湿性坏疽。
3腿部静脉血栓的护理
1、休息与活动:血栓形成的早期,一定要卧床休息,防止血栓脱落。进行血栓溶栓治疗后的稳定期可以适当活动。
2、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肢周径,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及患者有无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咳痰带血等症状发生,一旦发生这些症状马上就医。
3、体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4、溶栓药物使用:血栓形成的三天内应立即给予抗凝及溶栓药物,溶栓期间应检测凝血时间,避免用量过大而出血。
5、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纤维、低脂饮食,禁用肥肉、蛋黄,禁食肥腻的食物,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入睡前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7、皮肤护理:对于溶栓期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发生率更高,我们应加强皮肤的观察及护理,避免压疮的发生。
8、心理护理:患者常常很焦虑,担心栓子脱离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时应该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4腿部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
1、对年老、肥胖及既往有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尤应注意加强预防。鼓励骨折、外伤及术后患者主动活动肢体,行深呼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
2、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盆腔及下肢手术时,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血管,术后穿着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3、对手术的患者,为对抗术后可能发生的血液高凝状态,可使用肝素或右旋糖酐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动。
4、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减轻疼痛,促使局部炎症消退。
5、为防止血栓蔓延,应用肝素及香豆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6、为防止血栓引起静脉功能不会,在发病早期就应开始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链激酶和尿激酶。
5腿部静脉血栓的饮食
1、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2、多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鸭(最好是野生的柴鸡)、鱼类、蛋类(蛋黄应少吃)、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
4、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
5、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
6、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7、适宜喝热牛奶或听轻音乐,使大脑放松,促进睡眠。
8、低脂(禁用肥肉、蛋黄、脑)饮食,忌食辛甘肥腻之品。
9、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
10、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因为吃得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
11、避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12、肥胖的病人应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标准体重。一般控制在每天三百克左右的主食量。如病人吃不饱可用蔬菜、豆制品补充,尽量养成吃八成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