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尽快的疾病,当孩子得病后首先会常常感觉到自卑,然后总是接受异样阳光,时间长了就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得了矮小症之后需要尽快治疗。专家指出,治疗矮小症之前,首先需要对此病的引发原因进行详细了解,这样才能对症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那么,儿童矮小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都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得了矮小症的患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1.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和代谢异常。
矮身材的分类
①生长缓慢性矮小: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
②体型不匀称性矮小: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③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2.原发病或伴发症状
如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甲状腺激素(TSH)缺乏者除有生长发育落后、基础代谢率低、骨龄明显落后外,还有智能低下;伴有促性腺激素缺乏者性腺发育不全,出现小阴茎(即拉直的阴茎长度小于2.5cm),到青春期仍无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等;颅内肿瘤则多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等颅内压增高和视神经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
查看详情>>2儿童矮小症的发病原因
1、遗传是矮小症中不可避免的原因:家族性身高偏矮: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2、全身性疾病也是矮小症的引发原因之一:如慢性心肝肾疾病,婴儿期慢性腹泻等。这类宝宝矮小并不严重,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也不低,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
3、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也可能会出现矮小症的情况: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又称足月小样儿,无家族矮小史,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骨龄正常或落后。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4、垂体性侏儒:这是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体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约为3∶1,2~4岁时会发现明显的生长落后,生长速度每年小于4厘米以下,不过这样的宝宝肢体还比较匀称,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积,这是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此外,骨龄延迟常与身高龄相符,出牙、换牙延迟,智力正常。
真性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前出现,性功能提前成熟。女孩在8以前就出现乳房增大,腋毛和阴毛丛生,月经来潮,并可能有排卵,具有生育能力。男孩在 10岁以前睾丸增大,有精子产生,阴茎长大,并时常有勃起,少数还有遗精现象。真性性早熟病儿,开始身体比同年龄儿童高一些,但由于骨髓提前闭合,成年后身体矮小。
5、精神、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矮小症发生:家庭环境、心理压力等,对儿童的身高也有影响。
6、性早熟:男孩10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在真性性早熟的同时伴有生长加速、骨龄加速。
7、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从而导致矮小症出现:这是容易引发孩子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因为缺乏良好的休息,将严重抑制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晚上10时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而现在父母则往往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而一再延长夜晚的学习时间、缩短孩子的睡眠时间。此外,缺乏运动也是是导致矮小症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8、营养失衡也是诱发孩子出现矮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元素,可80%以上孩子存在营养摄入严重失衡的情况。一天当中摄入量最多的是油炸食品、汉堡包等糖分丰富或热量高的食物。饮食结构失衡必然导致钙、铁、锌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出现矮胖身材、发育不良等情况。
3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方法
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侏儒症,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m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显着。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青春发育期前的小儿更为重要。生长激素可刺激软骨、长骨生长,使骨骼变宽,而促进骨成形的作用较小。生长激素是治疗不同原因造成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理想药物,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2~3厘米,个别人可增高15厘米以上。
二、非药物治疗方法
1、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此,在儿童饮食的调剂中,要经常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儿童蛋白质的必需量一般为:1岁30克,3岁40克,5岁50克,7岁55~60克,11~18岁 75~90克。
另外,人体长高实质上就是骨骼的生长,而钙是骨骼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儿童的生长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注重从饮食中科学摄取,多给孩子吃富含钙的食物。儿童钙的摄取量为1~10岁800毫克,11~18岁1200毫克。
有的孩子吃饭挑挑拣拣,作为家长就要动脑筋进行调剂,如对不喜欢吃鱼的孩子,就要每天在蛋、牛奶、豆制品上给予补充;对食欲差的孩子,要细心查找原因。运动不足或过量、晚餐过晚、孩子非常困倦不能进食、零食吃得过多、偏食、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也可影响食欲,要注意避免。
2、适量的运动
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因为骨骼的发育需要一定纵向的压力,而过强的压力,如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的纵向生长,孩子要尽量避免。
对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运动是促进发育的手段,但不要过量运动。过量运动会使孩子身心疲惫,导致孩子没有心情吃饭,倒头就睡,不利于健康,对增高也不利。
4矮小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生长激素刺激实验
随意取血测血GH对诊断没有意义,但若任意血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10ug/L),可排除GHD。怀疑GHD儿童必须做GH刺激试验,以判断垂体分泌GH的功能。
生理试验系筛查试验,药物试验为确诊试验。一般认为在试验过程中,GH的峰值<10ug/L即为分泌功能不正常。GH峰值<5ug/L,为 GH完全缺乏;GH峰值5~10ug/L,为GH部分缺乏。由于各种GH刺激试验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两种以上药物刺激试验结果都不正常时,才可确诊为 GHD。
一般多选择胰岛素加可乐定或左旋多巴试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空腹时有低血糖症状者给胰岛素要特别小心,因其易引起低血糖惊厥等严重反应。此外,若需区别病变部位是在下丘脑还是在垂体,须做GHRH刺激试验。
2.血GH的24h分泌谱测定
24h的GH分泌量能比较正确反映体内GH分泌情况,尤其是对GHND患儿,其GH分泌功能在药物刺激试验可为正常,但其24h分泌量则不足,夜晚睡眠时的GH峰值亦低。但该方法繁琐,抽血次数多,不易为病人接受。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F—1)的测定
IGF-1主要以蛋白结合的形式(1GF-BPs)存在于血循环中,其中以IGF-BP3为主(95%以上),IGF—1和IGF-BP3较少日夜波动,甚为稳定,其浓度在5岁以下小儿甚低,目前一般可作为5岁到青春发育期前儿童GHD筛查检测。该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受营养状态、性发育程度和甲状腺功能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判断结果时应注意。
4.其他辅助检查
①X线检查:常用左手腕掌指骨片评定骨龄。GHD患儿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或2岁以上。②CT或MRI检查:已确诊为GHD的患儿,根据需要选择头颅CT或MRI检查,以了解下丘脑—垂体有无器质性病变,尤其对肿瘤有重要意义。
5.其他内分泌检查
GHD一旦确立,必须检查下丘脑—垂体轴的其他功能。根据临床表现可选择测定TSH、丁4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以判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性腺轴的功能。
查看详情>>5认识儿童矮小症切勿走入误区
1、如果发现您的孩子身高偏矮小,一定到正规专业的儿童医院检查,查清病因,对因治疗,以便尽快追赶上生长。
2、不要给孩子吃高营养,高脂肪,大补的食物,不要随便服用增高药物,也不要盲目等待是晚长类型,以免因误诊误治或消极等待而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遗憾终身,影响以后正常生活。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
3、进行骨龄测定,骨龄是反映人体成熟程度最为可靠的指标。骨龄异常提前或落后,可以反映影响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并及时予病因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4、建立生长发育动态观察档案,结合不同时段的骨龄及预测的身高值,可判断发育是否正常,对暴露出来的影响生长的不良因素,及时以予消除,减少去矮小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
正常均衡饮食,少吃零食。
所谓矮小症或矮身材(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以上或处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其中部分属正常生理变异。生长是小儿的基本特征,也是小儿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年生长速率的判定是早起识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