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那么甲亢初期如何治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1甲亢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甲亢的病因主要是免疫失常、内分泌紊乱和神经精神因素所导致的,其中以自身免疫因素最为重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诱发甲亢发病的因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诱发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否发病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部分甲亢患者的发病有可能在避免诱发因素的条件下得到预防。①精神刺激:如精神紧张、忧虑等。②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③外伤:如车祸、创伤等。④过度疲劳:如过度劳累等。⑤怀孕:怀孕早期可能诱发或加重甲亢。⑥碘摄入过多:如大量吃海带等海产品。
精神刺激诱发甲亢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免疫系统而形成的,心理紧张可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变。当人体受到精神创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反馈性使下丘脑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分泌增多,其作用于脑垂体,使脑垂体前叶产生的促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它又作用于肾上腺,使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大量的皮质类固醇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免疫能力下降,从而使B淋巴细胞产生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增多,发生自身免疫性反应,临床上使甲亢发生或者加重。
2甲亢初期如何治疗
治疗
甲亢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重新建立机体正常的代谢状态。目前控制甲亢征群的基本方法有3种:①抗甲状腺药物及辅助药物的治疗;②放射性碘(131Ⅰ)治疗;③手术治疗。三者各有利弊,选择治疗方案前,必须慎重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等多种因素。
1.抗甲状腺药物(ATD)的治疗 ATD治疗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它的优点在于剂量调整比较方便,价格低廉,无需特殊设备,治疗后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低;缺点是疗程较长,停药后复发率高,有时可产生较严重的药物副反应。
(1)药物种类:抗甲状腺药物主要为硫脲类衍生物;它又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两种,前者有甲硫氧嘧啶(MTU)和丙硫氧嘧啶(PTU);后者有甲巯咪唑即他巴唑和卡比马唑即甲亢平。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
(2)药理作用机制: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起到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大致通过以下环节发挥作用:
①抑制甲状腺内碘与酪氨酸的结合,即抑制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的形成。 ②阻止碘化酪氨酸耦联成T3或T4。
③丙硫氧嘧啶(PTU)还能阻止外周组织中的T4向T3转化。这一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性,当剂量大于600mg/d时比较明显。
④此组药物还可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从而使甲状腺中的淋巴细胞减少,血循环中的TRAb下降。
(3)体内过程和作用:硫脲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20~30min即开始出现于血中,2h内浓度达高峰;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但以甲状腺中的浓度最高。此药能通过胎盘,妊娠时慎用;乳汁中的浓度也高,故哺乳期禁用;主要在肝脏代谢,约60%被破坏,部分结合葡萄糖醛酸后排出;代谢较快,作用时间不长。丙硫氧嘧啶(PTU)在体内的半衰期仅为90s,甲巯咪
唑(他巴唑)为6h,但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其作用的持续时间,关系并不密切,因为硫脲类药物是在甲状腺内逐渐累积后发生效应的。
由于硫脲类药物只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不抑制其释放,故用药后只有等甲状腺内原已合成的激素逐渐释放、代谢以后才能发挥效能,所以通常在用药后2~3周症状才开始好转。碘剂能增加甲状腺内激素的储量,故治疗早期用碘剂会延迟硫脲类药物起效的时间。使用硫脲类后由于甲状腺激素减少,血中TSH的浓度会增高,因此有时会加重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如硫脲类过量,可能引起甲减症状。
3甲亢的饮食注意事项
忌吃肥腻食物甲亢患者虽食欲亢进,但消化功能差,营养吸收不良,所以,应忌吃羊肉、母鸡、狗肉,以及油腻、煎炒等食物,以防生痰动火。
忌大量补碘甲亢患者不是缺碘所致,故忌多吃海鱼、海藻等食物,因为甲亢病人吃了富含碘的食物,就可能使甲状腺组织硬化。富含碘的食物虽然可以使症状略轻,却更使甲亢病情迁延难愈,也使已肿大的硬块僵块难消。
应注意补充维生素,甲亢患者极容易引起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加之甲亢本身以及甲亢治疗中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也需要增加维生素与矿物质。
甲亢患者要注意增加热量供应:每日应给予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甲亢病人的饮食在每日能量供给12540~14630千焦(3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忌食物刺激生葱、大蒜、辣椒都是强刺激性的食物,忌给高度兴奋的甲亢病人食用。又因甲亢病人绝大部分心率过速,所以对于各种酒类也应禁饮,这是主要的甲亢
4甲亢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
中医认为人得精神状态与机体的脏腑气血密切相关,人的情绪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若是患者处于亢奋或生气等情绪时,会加速甲状腺素的分泌,因此甲亢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
在临床上常会有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究其原因,乃是患者受到不良刺激,而引发情绪上的波动,如许多患者发病后易动怒,并且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事、家属甚至是其他人进行争吵,并且不能自控,从而加重病情。
因此患者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上的波动,尤其在治疗期间应树立乐观向上的态度,消除悲观、绝望的情绪,不和他人争论,一些“看开”。
同时患者家属及身边的其他人应对患者给予适当的理解,应对其多一些迁就,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使其受到精神刺激。
通过临床对甲亢患者多年的观察研究得知,甲亢治疗过程中,若是患者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向上,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患者及患者家属应共同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5甲亢的危害有那些
1、甲亢会导致男性导致性欲减退、阳痿、精子数量减少、不育及乳房发育。甲亢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闭经及不孕等表现即使怀孕后甲亢的危害也易产生胎儿发育不良、早产、流产、胎儿发育不良及死胎。这也是甲亢严重吗的介绍之一。
2、甲亢对精神、神经系统的损害。甲亢会让人引起幻想、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全身震颤等并发症。轻度甲亢患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的可引起甲状腺危象,全身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3、甲亢患者的眼睛会出现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现象,严重是会雪线角膜溃烂,水肿等现象,病情严重的患者最终会导致失明。
4、甲亢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焦虑烦躁、多猜疑,难以与他人相处,影响与家人的关系,甲亢患者常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动、失眠紧张疲乏无力等导致工作学习效率低或者无法工作学习。
5、患者体温会超过39度且伴随脉搏跳动急促、恶心、腹泻或肝肿大、黄疸、烦躁不安、全身颤抖等现象,若无适当的救护患者将会发生精神错乱、昏迷、心律不整或心衰竭而死亡。
温馨提示:
沿海地区应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议勿用高碘饮食,防止碘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