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下饭菜——西红柿烧茄子。这是个吃茄子的好季节。秋天的茄子格外香,这道菜是大白馒头的无敌伴侣,也可以当手擀面的卤子哈,非常下饭,极力推荐。
目录
1吃油炸茄子的危害
茄子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其中脂肪和热量极低,每100克紫色长茄子只含脂肪0.1克,热量还不到苹果的一半。其中含蛋白质1克,碳水化合物3.5~4克,膳食纤维1.2~1.9克,抗坏血酸5~7毫克,在蔬菜当中算是平均水平。此外,其中还有微量的胡萝卜素,少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巴西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吃茄子后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能下降10%。美国营养学家在介绍降低胆固醇的蔬菜时,也总是把茄子排在首位。日本科学家研究证实,茄子有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还具有预防癌症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茄子中还有大量的钾,缺钾的人脑血管破裂风险增大。同时,丰富的钾还能帮助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避免体质偏酸,减轻水肿。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及广大中老年人来说,茄子是一种理想的保健蔬菜。然而,要发挥茄子的优点,除了选择茄子的品种之外,还要注意茄子的烹调方法。
在做烧茄子的时候,如果用油炸切好的茄子,也就是“过油”,这时候油温很高,一般会达到180℃左右,这么高的温度造成了类黄酮的严重损失,茄子的保健作用也就去其大半了。
维生素C与类黄酮一起食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因为类黄酮可以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破坏,而维生素C能促进类黄酮的防病作用。然而,在制作烧茄子的时候,茄子里怕热的维生素C,更是在热油中损失殆尽。实际上,油炸茄子不仅仅会造成维生素C的降解,还会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损失惨重,导致总体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烧茄子的另一个问题是,把茄子变成了一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众所周知,茄子在烹调的过程中非常“吃油”,经常食用这样的菜肴会让人发胖,而发胖就会增加患各种慢性病的危险。对肥胖者来说,这种油汪汪的菜肴应当尽量避免。
2西红柿烧茄子用料和做法
锅热油,爆香葱段后下茄块翻炒至变色后倒入西红柿块
依次放入盐、糖、醋、酱油,大火翻炒至西红柿融化
烹入少许沸水,倒入蒜片后加盖一分钟,勾芡起锅即可
小贴士
1.茄子加盐静置再料理,可以很好的决吸油问题,并且容易入味。
2.蒜片一定不可省略,并且要最后加入,加盖一分钟后等蒜香味出来时再勾芡。
3.大圆茄比长茄更香,适合做此道下饭菜。
3孕妇吃茄子的注意事项
1、烹调茄子菜肴时,应选择新采收的嫩果。在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接的地方,有一圈浅色环带,这条带越宽、越明显,就说明茄子果实正快速生长,没有老化。如果环带不明显,说明茄子采收时已停止生长,此时果肉已开始粗糙,种子变硬,影响食用。
2、在烹调茄子菜肴时,应除去茄锈。用刀切开茄子后,茄肉表面容易氧化变黑,影响茄子的色泽。可将切好的茄块放入淡盐水中,洗几下,挤去黑水,再用清水略冲一下。
3、茄子性凉,体弱胃寒的人不宜多吃。
4、老茄子,特别是秋后的老茄子含有较多茄碱,对人体有害,不宜多吃,食用后可能会造成茄碱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肠绞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
5、茄子烹调时尽量不去皮,否则会损失很多维生素。
6、油炸茄子会造成维生素P大量损失,挂糊上浆后炸制能减少这种损失。
7、茄子在烧或炒的过程中很容易吸油,造成人体摄人过多的油脂。有两个小窍门可以避免茄子“吃”油过多。一是在烧茄子前,先将茄子在蒸锅内蒸一下,然后再烧;二是炒茄子时先不放油,用小火干炒一下,等到其中的水分被炒掉、茄肉变软之后,再用油烧制。
8、手术前食用茄子,麻醉剂可能无法被正常地分解,会拖延病人苏醒的时问,进而影响到病人的康复。
4茄子的功效
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
1.治胃癌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样作用的蔬菜的好几倍,是抗癌强手。能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值针对胃癌、盲肠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抗衰老
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
3.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
经常吃茄子有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紫斑症、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4.清热解暑
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
5茄子的营养价值
1.茄子的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2.茄子中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维生素P750毫克。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
3.茄子还含磷、钙、钾等微量元素和胆碱、胡芦巴碱、水苏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维生素含量更高。可以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值。
4.茄子纤维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国外学者提出“降低胆固醇12法”,食用茄子即是其中方法之一。
5.茄子所含的B族维生素对痛经、慢性胃炎及肾炎水肿等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