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红眼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红眼病的治疗方法 红眼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立秋已到小心红眼病爆发 小儿患红眼病如何护理 小儿红眼病的预防方法

1红眼病的治疗方法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2红眼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那红眼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呢?

  红眼病患者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健康人通过接触污染的毛巾、脸盆、眼药水、公共汽车的扶手、门把手、水龙头、电话、卡拉OK、书籍及与病人握手、跳舞、拥抱、接吻而被感染,还可通过游泳池而感染。因此,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管住你的手和使用的水。管住“手”,即勤洗手,常剪指甲;不用脏手擦眼睛;如手需接触眼睛,应先用肥皂将手洗净;不搞集体性预防性点眼药水,更不能使用病人用过的眼药水。管住“用水”,即不让被污染的水有接触眼睛的机会,如洗手洗脸不用公用毛巾和脸盆,在一段时间内不去游泳池游泳。家中如有红眼病人,脸盆和毛巾都应严格分开,并经常煮沸消毒。一旦有人患病,应立即就医。

3立秋已到小心红眼病爆发

  立秋已到小心“红眼病”爆发——今天是立秋第一天,随着8月份“秋老虎”的到来,天气将仍保持高温、炎热和干燥的特点,这一季节,除了常规的肠道、乙脑等传染病外,还要特别注意“红眼病”、登革热等传染病病,对此,传染科疾病专家为您介绍:立秋如何预防“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至2天,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传染,如游泳池水等,引起暴发。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那么立秋如何预防“红眼病”呢?传染病医院专家提醒,“红眼病”主要在夏秋季流行,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会加速该病传播。为此,预防“红眼病”,市民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泳池则要加强对游泳人员的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劝阻,并敦促其就诊。

  由于暑期是旅游高峰期,而缅甸、马来西亚和越南等热带国家是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区,因此外出旅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防这种“红眼病”的传染病。一旦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痛和骨骼痛,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皮肤出现皮疹等症状,应马上去医院治疗,如果在旅游、工作或返沪后出现类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此外,本月也是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不洁食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立秋如何预防“红眼病”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日常生活卫生,避免接触受感染物品;

  二、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传染扩散;

  三、保持眼部清洁;

  四、“红眼病”初期会出现红肿热痛感,可采用冷敷方法减轻症状; >>>>常见夏季肠道传染病种类有哪些?

  五、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闭眼休息,尽量减少眼球刺激。

  以上就是对立秋如何预防“红眼病”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祝大家身体健康。

4小儿患红眼病如何护理

  小儿红眼病如何护理

  红眼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双眼先后发病,发病后眼部明显红赤、眼睑肿胀、发痒、怕光、流泪、眼屎多,一般不影响视力。由病毒感染的红眼病,症状更明显:结膜大出血、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还会侵犯角膜而发生眼痛,视力稍有模糊,病情恢复较慢。加强预防是防治小儿红眼病的根本途径,尽量不要带或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若小儿已感染上红眼病,护理方面主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应进行适当隔离,不要让患儿串门,暂时不要去幼儿园,不要到理发店、浴池,以免疾病蔓延。

  2.患儿使用过的毛巾、手帕和脸盆要煮沸消毒,晒干后再用,并为患儿准备专用的洗脸用具。

  3.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做到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眼屎多时,要用干净手帕或纱布擦。

  4.饮食清淡,多食蔬菜、新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5.患眼不能遮盖,否则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

  温馨提示:健康的眼睛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或门把手、钱币等,就会受到传染,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小儿生性好动,如不注意预防,往往一个孩子得病很快蔓延全家或整个幼儿园。

5小儿红眼病的预防方法

  秋季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一般的红眼病都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引发疾病。儿童红眼病症状多为眼皮浮肿、眼结膜充血发红、流眼泪,孩子常因眼睛痒而揉眼睛,该病发病速度比较快,短短几个小时就会有明显症状。通常由一只患病眼睛传染给另外一只眼睛。

  红眼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传播的途径顺序为:由眼-手-眼的方式传播。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红眼病的预防方法

  1.红眼病人的毛巾、衣物要及时消毒。如:阳光下暴晒、热水烫和用消毒液浸泡等,以便彻底杀灭病原体,以防重复感染或传染他人。

  2.红眼病人在治疗的同时,要少吃些辛辣、上火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在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一周,防止复发。

  3.用流水冲洗眼睛。由于结膜囊内分泌物聚集,容易磨损眼角膜,积聚病原微生物,而用流水冲洗眼睛能够减少病菌的传染途径。

  4.此外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

标签:五官科,眼科,红眼病,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华北工控主机技术百科问题1:想买工控机,哪个厂家比较好答:看你选择什么样的工控机了,还有就是价格目前进口的是德国控创、日本康泰克、美国CSI、台湾研华、恒研、凌华、国内华北、研祥;每家都各有所长,根据你需要,我可以给你推荐。问题2:我国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5)

    一:东莞塑料模具厂技术百科问题1:东莞比较大的模具厂有那几家答:东莞市天成塑胶模具厂是一间集塑胶产品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于一身的中型模具制造厂。属东莞市个人独资企业,并在香港注册为辉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本厂采用国际先进CADCAMCAE等电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5)

    一:蜂窝取暖炉技术百科问题1:农村新型取暖方式有什么?蜂窝取暖炉答:3、地暖:地暖通过地面铺设管道的方式,实现有些而上的家庭采暖效果,是目前公认的最舒适的的家庭采暖方式,既不占用室内空间,散热也均匀恒定,特别是通过安装壁挂炉,实现家中的水地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30)

    一:泡沫塑料厂技术百科问题1:6100m2的员工宿舍楼,四层,消防需要做喷淋吗?答:1、大于等于50000纱锭的棉纺厂的开包、清花车间;大于等于5000锭的麻纺厂的分级、梳麻车间;火柴厂的烤梗、筛选部位;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2)

    一:钢板立柱技术百科问题1:方钢立柱与地面预埋铁怎么加固?答:大型钢构件常用第一种,地脚螺栓预埋后,安装钢板可以调节水平,不平可以用垫铁调整;第二种常用小型构件,钢板在预埋时需要调平,浇筑混泥土后就无法调整。无论那种情况,与方管立柱一般采用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6)

    一:简单的混合设备技术百科问题1:混合机是什么意思答: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常用的混合机分为气体和低粘度液体混合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