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其发病率在女性为23/10万人口。乳腺癌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或绝经前后的妇女,尤其是以45~49岁和60~64岁间发病率最高。虽说乳腺癌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最近国外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以下四种乳房易患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乳腺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对早期乳腺癌采用缩小手术范围,保留乳腺,加强综合治疗。通过长期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以往的根治性手术疗效相仿。这一治疗方法已为西方国家妇女所接受,并已在较大范围内开展。国内也有许多医院开展这方面的治疗。
(2)对中晚期患者广泛地采用综合治疗,提高疗效。特别是在手术前采用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甚至消退,再进行手术,手术后再应用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使中晚期患者也能获得长期生存。
(3)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高质量的生存期。对激素受体阳性和病变发展较慢的病人,内分泌治疗显示了其优势;而对激素受体阴性、肿瘤发展较快的病人,化疗成为首选。
2这4种乳房易患上乳腺癌
1、乳房致密而较坚实者最近发现,发生乳癌的危险随乳房之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因此,乳房过于坚实尤其是有某种硬块的妇女,应尽早求助于医生或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乳头溢液的乳房非乳汁性乳头溢液,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年龄较大(40岁以上)的妇女乳房发生溢液,尤其是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男性乳头溢液不论何种性质,都应警惕乳癌。
3、多次人工流产者的乳房孕妇人工流产后,妊娠突然中止,体内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迫使刚刚发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甚至消失,乳腺复原。然而这种复原通常是并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并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又可成为乳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4、很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乳房妇女分娩后正确的哺乳能保持乳腺的畅通,有预防乳癌的作用。相反,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3如何避免乳腺癌疾病的发生
1、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乳腺癌是这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和患者的饮食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所以预防乳腺癌,就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饮食,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奶油等,少食油煎、油炸食品。此外过量的咖啡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抽烟。平时应多食绿色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2、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疾病的发生和我们的情绪也是有直接的联系的,为了预防乳腺癌,希望女性朋友可以学会自我调节,应当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和娱乐。经常放松自己,多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可以调整生活节奏,减轻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
3、乳房自我检查:预防乳腺癌女性就要学会自我检查工作,尤其是成年女性,更应该经常进行乳房自我检查,一般每月一次较好,一乳腺癌旦发现不同于平时的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排除乳腺癌。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格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以便发现早期病变。
4、防止过度肥胖:肥胖也是导致乳腺癌疾病的常见因素,如果女性体内存在大量的脂肪,就会使人们体能及免疫系统下降,这使乳腺癌的发生有了空子,因此,平时生活中,女性朋友一定要控制脂肪的摄入,尽量避免肥胖的发生。努力提高自身的体能,从而有效的防治乳腺癌的发生。
4乳腺癌晚期症状有什么临床表现
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的晚期症状,乳腺癌皮肤改变与肿块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肿块小,部位深,皮肤多无变化,肿块大,部位浅,较早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呈现凹陷。若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肤水肿,形成橘皮样变, 属晚期表现。
乳头溢液,我们知道乳头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头溢液发生率约为3%~8%,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亦不一样,一般晚期患者溢液比较严重,这时可以对乳 头溢液应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这就是乳腺癌的晚期症状。
肿块,乳内肿块是乳腺癌的晚期症状最主要的表现,一般发生在乳腺的外上部。尤其对成年妇女乳内肿块应引起高度重视。肿块形态差异较大,一般认为形态不规则,边缘 不清晰,质地偏硬。癌性肿块在早期限于乳 腺实质内,尚可推动,但又不似良性肿瘤那样有较大活动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病期亦属较晚。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结数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推动,最后相互融合,固定。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使患侧上肢尽量放松,这样才可扪及腋顶。
5乳腺癌患者日常如何自我诊断
1、检查时间:月经结束后第五天。 月经前乳房会有水肿与胀痛,不利于触摸到肿块,并且本人有疼痛的感觉。所以检查时间应选在月经结束后,并建议每月固定这一天进行检查。
2、 检查方法:先润滑再“敲击”。乳房或者手掌抹上肥皂或润肤油沐浴露之后的,皮肤表面更润滑,便于滑动,更利于发现肿块。不要两手去抓整个乳房,而是用手的 中指食指指腹以“敲击”方式顺时针移动检查,注意有无硬结、肿块、疼痛点。尤其注意上外侧部分。这个部位发病率高一些,这是身体构造造成的,外上部位受挤 压、碰撞的可能性高,所以患病可能性更大。
3、最后确诊:乳腺B超。经过自我检查,大部分患者都会觉得自己有肿块(通常还是自检方法不对, 用手抓捏而非用指腹触摸),实际上,乳腺增生常表现为团片状、条索状、棉絮状、颗粒状,手感觉起来象肿块,但并非乳腺癌的肿块。40岁以上的女性处于乳腺 癌高危人群,乳腺X光检查比做B超更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