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多种因素都可导致小儿多动症,但是目前为止它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很多人认为多动症是有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单独或协同作用造成的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的一种综合征。那么,小儿多动症的病因是什么?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1饮食调养可防治小儿多动症
1、日常应多摄入健脑食品,如瘦肉、鸡蛋、牛奶、大豆及豆制品。
2、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应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肉类和动物肝。若饮食中铁缺乏,会引起大脑酶功能的紊乱,影响患儿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禽血、瘦肉等。
4、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缺乏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5、要少吃糖果、糕点及各式饮料、冷饮等含糖量高的食品,若摄入过多,能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小儿则可能出现多动症,故应少吃。
6、忌多食含铝量高的食物: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能使人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金属元素,多动症小儿应避免使用铝制品及含铝食品,如铝餐具、铝锅、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油条、油饼等油炸食物,粉条、粉丝、凉皮等,因其会影响人的大脑细胞和神经系统。
7、忌食含铅量高的食物,避免使用含铅食具,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因此,应避免使用含铅食具,不吃受铅污染的食物,如贝类、大虾、皮蛋等,以及在冶炼厂周围种植的蔬菜和爆米花。
8、忌偏食,小儿大脑细胞的发育生长和智力开发,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如高蛋白、高卵磷脂、高维生素B、含锌量高的食物和鱼类食品,以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提高判断力,减少失误。因此,小儿多动症患儿切忌偏食。
2小儿多动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
在多动症的病因当中,遗传因素是大家最熟悉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约有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由此可见,遗传因素与多动症的原因关系密切。
2、多动症是儿童发育行为障碍,和孩子的大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脑组织器质性损害也会导致多动症。临床研究发现,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是常见的引起多动症的原因,包括:。
①、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
②、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
③、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3如何判断小儿多动症呢
1、症状的检查
对于任何疾病,症状是首先的检查方式,一旦出现抽动症,患者会有以下一些症状表现,比如:舌边尖红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询问患儿的脑外伤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脑缺氧、缺血或窒息。
2、翻手试验
翻手试验对于检查此病有重要的意义,专家指出:让患儿坐于桌前,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下,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时,出现动作笨拙,甚至乱翻一气;如果翻手时不让摆动肘部,则两小指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
3、运动持久试验
运动持久试验是检查小儿抽动症的常见方式,主要是通过查自我控制能力来判断,一般来说,患儿因为真阴不足,肝火上炎,内热过盛而致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
4小儿多动症的具体表现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5.常难以组织工作和学习;
6.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
7.常常丢失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
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5.经常忙个不停或常像“装上了发动机”似地不停地动;
6.经常说话过多;
7.常常别人间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8.经常难以安静等待或按顺序排队;
9.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如插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5小儿多动症的诸多危害
1、对学校的危害:
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2、对社会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3、对个人的危害:
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因无法自控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对家庭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温馨提示:
在出现小儿多动症时要很快确诊,并且要有正确的护理措施,使孩子的自控能力得以增强。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