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榨橄榄油、茶籽油凉拌菜有助调脂。橄榄油和茶籽油是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对调节血脂、保护血管有益,但要注意初榨橄榄油和茶籽油不耐高温,最好用来做凉拌菜,不宜用来煎炸食物。油吃错了导致血脂高,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这四种吃油的方法对人体有害
一、用高温油炒菜:很多人在炒菜时喜欢等到锅里的油冒烟时(高温时)才开始炒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用高温油炒菜不但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会在热炒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人吃了这样的菜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在炒菜时应先把锅烧热,然后再倒入食用油并马上开始炒菜,这样炒出来的菜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二、只吃植物性食用油(豆油、花生油等)而不吃动物性食用油(猪油、牛油等):许多素食者只吃植物性食用油而不吃动物性食用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动物性食用油中的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要明显高于植物性食用油,若一个人只吃植物性食用油,就会使其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大大减少,从而影响其身体健康。
三、长期食用单一品种的植物性食用油或动物性食用油: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长年使用单一品种的食用油。不过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正确的用油方法是炒不同的菜时应选用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如炒猪肉时应尽量使用植物性食用油中的色拉油,而炒牛肉时则应使用植物性食用油中的豆油),以便使菜中的营养能够更好的被人体吸收。虽然现在一般的家庭还很难做到这一点,但专家还是建议我们,平时应交替地使用几种食用油,或是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种食用油,这样才能使人体所吸收的营养更为均衡。
四、血脂过高的人(或肥胖症患者)与健康人一样使用食用油: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血脂过高的人(或肥胖症患者)和正常人一样吃食用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血脂过高的人(或肥胖症患者)每天所摄入的食用油量不应超过25克,且应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性食用油,否则会加大其血脂的浓度(或肥胖程度),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2油吃错了导致血脂高
油吃错了导致血脂高-少吃动物油
油吃错了导致血脂高
血脂高不仅影响血管通畅,还会对心脑造成伤害。在影响血脂的多种因素中,吃油的种类、方法和量不对是其中一个。
“油”由脂肪酸和类脂成分组成。脂肪酸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脂包括磷脂、胆固醇等,是人体的组成成分,或者成为激素、维生素的前体,参与人体细胞代谢,不能缺乏。每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食用油,大约为两三勺白瓷勺的量。高血脂人群则要控制的更严些。
动物油、椰子油易升脂,应少吃。饱和脂肪酸容易升高血脂,增加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肥肉、动物油、奶油中饱和脂肪酸较多,很多人因此认为植物油一定比动物油健康。其实,植物油中也有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如椰子油、棕榈油等,一些加工食品可能含这些油,高血脂人群应尽量少吃。
用初榨橄榄油、茶籽油凉拌菜有助调脂。橄榄油和茶籽油是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对调节血脂、保护血管有益,但要注意初榨橄榄油和茶籽油不耐高温,最好用来做凉拌菜,不宜用来煎炸食物。
血脂高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遇热较为稳定,可以用来煎炸,但建议高血脂人群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炒菜时,最好选择多种混合在一起的食用油,用“热锅凉油”(即将锅充分烧热再放油)、急火快炒的方式,利于菜中营养素的保护。
3正确吃油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油和动物油搭配食用
植物油、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动植物油混吃还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所以用动物油1份、植物油2份制成混合油食用,可以取长补短。
油品种多样化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正确的用油方法是炒不同的菜时应选用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如炒猪肉时应尽量使用植物性食用油中的色拉油,而炒牛肉时则应使用植物性食用油中的豆油),以便使菜中的营养能够更好的被人体吸收。所以,平时应交替地使用几种食用油,或是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种食用油,这样才能使人体所吸收的营养更为均衡。
控制吃油量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吃油的标准是25—30克。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没人每天的用油量要更低,需降到20克。可以使用带刻度的油壶,控制每餐的用油量。
4中国人吃油的几个常见误区
一、是不是所有有油的东西里都有反式脂肪?
不是。反式脂肪的产生主要有下面三个来源:1、由液态油固化形成植物油。2、高温加热过程中,光、热和催化剂作用使植物油脂肪异构化成反式脂肪。3、在自然界中,产生于牛等反刍动物的胃内,如牛奶、牛肉等都含有微量反式脂肪。所以,未经加热的植物油中,是没有反式脂肪的。
二、不含反式脂肪的油加热后会产生反式脂肪吗?
会。当高温或长时间烹饪时,越是富含单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豆油﹑红花油等)越容易产生反式脂肪—— 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很“活跃”,易被氧化。这些油适合凉拌、炖煮或者不冒油烟的快炒菜。 在家里做饭时,油烧七分热就好﹐不要等到冒烟才烹调食物。煎炸食品时﹐可考虑用猪油﹑棕榈油等饱和度更高的油脂。此外,油脂反复加热会产生更多的反式脂肪,所以炸过的油不能重复使用,要扔掉。
三、可以做到完全不摄取反式脂肪酸吗?
是可以的。因为天然食物当中的反式脂肪微乎其微。乳制品和牛羊肉的反式脂肪只占其脂肪含量的百分之零点几,正常情况下达不到一天吃2克以上的水平。如果用油烹调的温度低、时间短,所产生的反式脂肪也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一个人过健康的生活,用新鲜的油脂,很少高温煎炸,多吃凉拌炖煮菜,自己在家做新鲜的饭菜,不吃各种加工食品,就能做到远离反式脂肪。
5吃油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植物油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植物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不一样的。比如,豆油含亚油酸比较高,花生油含有一定的花生四烯酸。因此,有些人喜欢吃单一的植物油,这样实际上对人体健康无益。我们提倡吃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这样会对身体更有好处。
烹调用油的标准是每人每天25克
有些人认为,既然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植物油吃多了,同样会造成血脂升高、肥胖,并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
控制好食用油的油温
炒菜时不见油烟不下锅,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我们现在吃的油,特别是色拉油,在油温过高时会产生醛类、酮类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混合物,所以,炒菜的时候,油的温度一般在150℃就可以了。
掌握好油温有两个小窍门:第一就是热锅凉油,当锅烧热之后,把油倒进去,见到油面起波纹时,就说明油温合适了。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往油里放葱花,当葱花微微发黄时就说明温度可以了,葱花焦了的话,说明油的温度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