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的预防办法是患者比较关注度 ,据了解酒精肝会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成为肝细胞进一步损害的继发性因素,如果任其发展,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且还会引发很多严重并发症。想要规避疾病发生,一定要先把握酒精肝的预防办法,如下就是具体分析。
目录
1酒精肝的认识误区都有哪些
一:不是肝炎,为什么转氨酶会升高。
酒精肝临床上分轻、中、重度三期。轻度主要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大多比较年轻,常无自觉症状,仅感觉腹胀乏力;中期表现为食欲下降、厌油腻,化验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较为突出。轻、中度的酒精肝完全可以治愈,但重度病变可发展为肝硬化,导致腹水和大出血。
二:隔三岔五上酒场,不会得酒精肝。
究竟喝多大量的酒、喝多久会造成酒精肝?有人认为:“我隔三岔五才上次酒场,没事。”真的是这样吗?
酒精肝的形成与酒中含酒精的度数有关。一般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g酒精,女性更少。40g的酒精约相当于白兰地100ml,威士忌120ml,绍兴酒250ml,啤酒1000ml。如果超过这个量持续喝上3~5年,酒精肝、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
三:肝功能正常,为什么不能喝酒。
一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成肝硬化或肝癌,还会加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所以有两类人不能喝酒,一是酒精肝,二是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病患者至少应当每隔半年查一次肝功能。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在病情的隐匿发展中,肝细胞不损伤到一定程度,肝功能检查可以是正常的。此时如继续喝酒,无异于“雪上加霜”。待到“不正常”出现,往往悔之晚矣。
四:有什么药方可以戒酒。
对于早中期酒精肝,戒酒是惟一的治疗方法。一般轻度酒精肝戒酒三四周后就可改善症状,有肝功能异常者可配合用些保肝解毒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诺宁等,半年后转氨酶会慢慢下降。
但喝酒容易戒酒难。有关戒酒方法,主要是心理和行为治疗。首先病人应当坚定戒酒信心,主动采取措施,逐渐递减酒量,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每天少喝一两,由白酒改喝啤酒或葡萄酒,喝酒前吃些东西或喝点无酒饮料,尽量避免与酒友聚会,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以及心理暗示等。
五:患脂肪肝后不能吃肉。
对于酒精肝病人,医生们总是告诫其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瘦肉、鱼肉、牛奶等。可早期酒精肝病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我有脂肪肝,还敢吃肉吗?
2酒精肝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学会正确的自我保护。自身状况不适合喝酒的人要尽量避免喝酒,比如胃溃疡及肠溃疡患者、已患肝病的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在生理周期和孕期。
2、调畅情志。对于酒精肝或者正常人群而言,要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以免因心里压力和精神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影响整个疾病的康复过程和治疗效果。
3、休息。酒精肝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节,劳逸适量。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掌握动静结合的关系,急性期应采取“以静为主,静中有动”的原则,以休息为主,限制过多的活动。稳定期应采取“动静结合,动静适度”的原则,做到生活自理,适当休息。恢复期应采用“以动为主,动中有静”的原则,活动量循序渐进,以无疲乏感为度,避免劳累过度,耗伤气血。
4、其实喝酒并不一定就会导致酒精肝,关键是喝酒要有度,要有节制,同时做好喝酒前后的处理,每个人的酒量都是不同的,所以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引发酒精肝的最主要因素还是饮酒量。因此对于爱喝酒人士来说,要想预防酒精肝,首先就一定要控制饮酒量,根据自身的状况,对自己酒量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不要超过自己的限度,若不得不喝,吐酒也许是个自我保护的方法。此外,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5、预防酒精肝要避免空腹喝酒。酒精进入体内主要由小肠吸收,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与酒精进入血液速度、酒精对肝脏损害的程度以及个人醉酒的程度都呈正相关,在喝酒的同时吃食物,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呈现半固体状态,会延缓小肠对酒精的吸收。喝酒之前可以先吃一些蔬菜或者水果。水果中的糖分可以加速酒精在人体内的消耗,蔬菜和水果还可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这些都可以保护肝脏。
3酒精肝患者的检查
(一)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许多脏器和组织都含有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ast、got)和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gpt)这两种酶,两者分布的次序大致是alt:肝>肾>心>肌肉;ast:心>肝>肌肉>肾。在肝内用alt主要分布于胞浆内,as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
在肝脏等脏器、组织损伤或坏死时,酶从细胞内逸出,进人血液。肝细胞内转氨酶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在肝细胞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肝坏死,细胞内转氨酶也可由于这种浓度梯差而渗漏人血中。又由于整个肝脏内转氨酶活性比循环内总活性高104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1倍,因此转氨酶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的标志,也是乙醇所致肝损伤最敏感的指标。
酒精性肝炎时ast/alt的比值改变产生的原理可能与酒精性肝炎吡哆辛缺乏有关。吡哆辛的缺乏使其代谢物吡哆醛-5-磷酸减少,后者是ast及alt的辅酶,吡哆醛-5-磷酸受到抑制,尤以alt活性受抑程度大,因此ast/alt比值增大。临床研究发现诱导肝细胞坏死无吡哆辛缺乏时血清ast/alt的比值为1,吡哆辛缺乏时为5。给吡哆辛缺乏组补充吡哆辛后alt水平增高而ast不变。由此可部分说明酒精性肝损伤时不同的转氨酶升高机制。
(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gt):酒精性肝损伤时血清ggt增高。ggt主要分布于肾、胰、肝、肠、脑等组织。它是一种膜结合酶,其功能与细胞摄取氨基酸有关,在胆管上皮细胞内活性很高,根据脏器ggt同功酶分析:肝、胆汁及血液ggt具有同一性质,故检测的血清ggt水平增高,可能因酒精损伤肝细胞使肝细胞微粒体ggt酶释出,而致血清中此酶含量增高。
4酒精肝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1、酒精肝对肝脏的危害:长期大量的喝酒可能会引起酒精性肝的出现.,乙醇进入肝脏组织以后,经过肝乙醇脱氢酶、过氧化氢体分解酶和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三条途径氧化为乙醛。乙醛对肝脏组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使其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肝脏组织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严重时可致肝硬化。
2、酒精肝危害人体酸碱平衡:这也是酒精肝的危害具体有哪些中的一点,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都是由于酒精肝造成的,乙醇代谢产生高乳酸血症、酮症,导致AG(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乙醇过度麻醉抑制呼吸可致呼吸性酸中毒,戒酒综合征过度呼吸可致呼吸性碱中毒。同时由于摄入少、排泄多、胃肠道与肾小管吸收不良以及乙醇所致酸碱紊乱,出现电解质紊乱,发生低钾、低镁、低钙、低磷血症等,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3、酒精肝会引起其他并发症: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这一疾病的出现如果没有及时的加以治疗的话,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国外一项研究资料表明,平均每年有10%左右的酒精肝发生肝硬化。同时酒精肝也可以影响其他疾病,比如约有30%左右的酒精肝患者并发心脏、脑血管疾病,如心机梗塞、脑血栓、脑梗塞、动脉硬化等疾病。
5酒精肝的治疗方法
戒酒是首要方法,其疗效与肝病的严重度有关。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治疗酒精性肝胆可减轻酒精性肝炎的严重程度,防止并逆转肝纤维化,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酒精肝由于起病隐匿,很容易被忽视。如何治疗酒精肝?戒酒是治疗的根本,通过戒酒可使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及部分酒精性肝硬化得到改善,酒量宜在1周内递减,以防止发生幻觉、惊厥、谵妄、记忆和认知损害、恶心、呕吐、流涎、出汗、心动过速、发热等酒精肝症状。
专家指出关于药物治疗,近20年来,几种yao物被用于治疗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liver,他们均作用于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 病理生理学的几个关键步骤。一些药物作用于高代谢状态,降低耗氧量,预防缺氧,减少组织损伤;抗炎药物作用于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的白细胞,降低局部巨噬细胞(枯否细胞)的活性以及侵入肝内的炎症细胞的活性;枯否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可以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天生,进而导致肝脏产生炎症和细胞凋亡。是否应用抗氧化剂和抑制枯否细胞功能药物尚在讨论中。氧化应激不仅能刺激产生细胞因子,还能通过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细胞损伤。因此抗氧化剂主要用于慢性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的长期治疗。
科学公道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也非常有效,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 患者饮食上应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当然蛋白质类食品也不可缺少。同时,酒精肝(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适宜的运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