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一种,它的发病率不算太高,一般发生在甲亢之后,由于用药不当引起的,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如果发生在孩子的话,就会导致身高、智力受影响,引起呆小症,所以我们要了解甲减的症状,及早的发现和治疗。关于甲减是不是传染病也是甲减患者关注的问题,那么甲减到底是不是传染病呢?下面就请专家来为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目录
1怎么避免甲减复发
1、青春期出现甲状腺肿大,大部分是甲状腺炎,积极治疗可避免甲减。
2、避免寒凉,注意保暖,多用热水洗脚。
3、少吃辛辣、腥膻之味。甲状腺炎早期比较隐匿,过食辛辣、腥膻的食物会使炎症加剧,轻则使颈部变粗,重则会出现或轻或重的甲亢症状。
4、适度运动,不要盲目减肥。有早期甲炎的人,不管用什么方式减肥,都会诱发甲状腺炎的加重或爆发。
5、不熬夜、保持心态平和。做到这两点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减少诱发因素。
6、慎做手术和放射碘治疗。因为甲炎早期表现为早亢症状为主,此时受损的甲状腺组织不多,而手术是切除了大部分甲状腺组织,放射碘会使很多甲状腺组织死亡,结果使患者提早成为甲减而受累终生。
2甲减是否会传染吗
1、甲状腺炎引起:以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为主要原因,产生甲状腺抗体,引起甲状腺滤泡破坏,最后机化萎缩所致,称之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2、下丘脑病变:甲减的病因还包括下丘脑病变,某种原因所致下丘脑功能减退而引起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减少,最后导致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减少。
3、结节病:约有10%累及甲状腺,也可致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亢中的自发甲减,可能系合并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所致。
4、饮食不当:甲减可由于饮食不当,损伤脾胃,中气不足,运化失常,饮食水谷不得运化,痰饮内生;痰湿壅盛,阻碍气机,损伤脾阳。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弱,日久则肾火滋养,以致脾肾双亏,则见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懒动、全身浮肿等症状。
5、情志刺激:清楚认识诱发甲减的各种原因很重要,对此相关专家表示,甲减的病因可由于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肝郁致脾虚,则运化失常,内生湿痰。
6、先天性的缺陷:造成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一些酶的缺乏,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发生障碍。全身很多组织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有这种受体甲状腺激素才能发挥作用。当先天性原因引起组织的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缺陷,尽管甲状腺激素的量不少,也会由于受体的缺陷,使甲状腺激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出现甲减表现。
3对于甲减病人饮食护理该怎样做
甲减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
1、因为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而发病的,所以甲减病人的饮食调理中,首先要补充甲状腺激素,然后多吃含碘食物。因为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缺碘可加重甲减。
2、甲减时血脂肪代谢缓慢,血脂增高,故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甲状腺素不足还可其他营养失衡,如贫血、月经过多等,应该进食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3、后天下甲减不同程度上跟人的免疫状态有关,所以多做运动,有良好积极向上心态,改善免疫力也至关重要。
甲减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饮食清淡为主,多吃青菜、水果。是否要多食高碘食品,如海产品(海带、紫菜、瑶柱等)。这一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咨询医生。
2、摄入足量的肉类,有效是鱼类,不仅提供蛋白质,而且还可以提供磷脂营养大脑。
3、少食高脂肪、富含胆固醇、辛辣刺激及油炸食物。
温馨提醒: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固然重要,然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科医院接受有效治疗,在此推荐中医定向渗透疗法,该疗法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是患者公认的治疗甲减的有效疗法。
4甲减有什么典型症状
1.皮肤:皮肤干燥、真皮粘多糖浸润,体液储留。重者可出现粘液性水肿。
2.消化系统:代谢减低,体重增加。味觉差,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三分之一胃壁细胞抗体阳性,恶性贫血约占10%。胃肠蠕动减弱,便秘。
3.心血管系统: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下降,活动耐量减低。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包积液。
4.呼吸系统: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
5.血液系统: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球压积下降。
6.神经系统:表情淡漠,反射时延长。
7.生殖系统:生育力、性欲下降。妇女月经紊乱或月经量多。
8.其他内分泌系统:甲减-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低下(Schmidt综合征)。垂体性甲减。
9.其他表现:各种中间代谢低下,酶清除减少,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肌酶等浓度增高。如合并糖尿病,则糖尿病病情相对减轻,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用量减少。
5甲减有什么类型
甲减的类型,按病理划分:
一、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患者血清tsh均升高。
主要见于:
①先天性甲状腺缺如;
②甲状腺萎缩;
③弥漫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④亚急性甲状腺炎;
⑤甲状腺破坏性治疗(放射性碘,手术)后;
⑥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先天性酶缺陷,缺碘或碘过量);
⑦药物抑制;
⑧浸润性损害(淋巴性癌,淀粉样变性等)。
二、继发性甲减:患者血清tsh降低。主要见于垂体病、垂体瘤、孤立性tsh缺乏;下丘脑综合征、下丘脑肿瘤、孤立性trh缺乏、炎症或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等原因。
三、周围性甲减:比较少见,为家庭遗传性疾病,外周靶组织摄取激素的功能良好,但细胞核内受体功能障碍或缺乏,故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效应减弱。
四、促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是由于甲状腺对tsh有抵抗而引起的一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类型,按性状划分:
幼年型:幼年发病者智力障碍、痴呆、身材矮小、眼距宽、鼻梁塌陷、唇厚、舌大外伸,表情呆滞、聋哑等较多。
呆小病:出生后不活泼,一般不主动吸奶,哭声低哑,颜面苍白,眼距增宽,鼻梁扁平,舌大流涎,四肢粗短,行走晚,性器官发育延迟。
成年型:起病缓慢、隐袭,早期轻微者由于垂体代偿性分泌tsh增加,尚能维持甲状腺激素在正常范围。病情进一步发展,早期表现为出汗减少、乏力、怕冷、嗜睡、智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性欲减退,男性患者可出现阳痿,女性患者可出现溢乳。严重者呈黏液性水肿面容,面颊及眼睑浮肿、眼裂变窄,鼻翼及唇变厚,舌大而发音不清,声音嘶哑,毛发稀疏干脆,睫毛和眉毛外1/3脱落。皮肤呈蜡黄色,粗糙而少光泽、干而厚、冷而鳞屑多,以手、臂、股部明显,有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